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探索與收穫

  早在少年時代,愛因斯坦就想擺脫純屬個人日常生活的興趣。可是,他很久都不知道究竟該把精神上的力量貢獻給哪一種崇高的、超出個人興趣範圍的思想,因而沉湎於宗教。愛因斯坦脫離宗教之後,轉向了積極的自由思想,積極的獻身給「超個人的」而又是合乎理性的、現實的思想。它不只是激發起了對宗教教條的敵對情緒,因為宗教教條同科學的世界圖像相比是站不住腳的。愛因斯坦還走向社會抗議,並且永遠脫離了自己環境圈子的傳統觀點。他在自述中曾寫道,《聖經》中的神話在科學的打擊下垮臺了,他意識中的國家權威也被推翻了。國家用宗教精神教育青年,是在欺騙青年,「這是一個使人震驚的結論。」

  愛因斯坦沒有轉而冷淡宗教和社會,雖然冷淡主義同樣是他在很年輕時就與之斷絕了關係的傳統之一。

  愛因斯坦在拋棄了宗教之後,接受了這樣一種思想,這種思想成了他全部生活和全部創作的核心。渴望認識客觀的、」個人以外的「和「超個人的」世界,成為他基本的、支配一切的意向。

  世界的客觀性思想是愛因斯坦世界觀的深刻、牢固的基礎,同他年輕時追求「超個人的東西」相聯繫,並具有某種感情的和道德的因素。當後來愛因斯坦碰到關於世界是感覺——主觀經驗的要素複合的觀念時,他嚴厲地否定了這種觀念。

  愛因斯坦另一個基本思想是:世界作為這「一個偉大而永恆的謎」,既不同人們的感覺,也不同人們的邏輯構造相符合。它作為獨立的實在而同它們相對立。因此,認識世界是一個接近真理的過程。科學的反教條主義傾向是同承認它的對象的獨立性相聯繫的。

  愛因斯坦清晰地論述他的認識論思想是在物理學的基本發現之後,但是,它們不是從已經完成了的步驟中得到的結論。相對論超出了物理學中的統一性和可知性所能包括的範圍。愛因斯坦對世界的統一性和可知性的信念,早在青年時代就具有了愈來愈徹底和自覺的性質,在這方面,可以說愛因斯坦在閱讀過的哲學和自然科學著作中受到了「影響」。他在年輕時早已不是一名學生,他的觀點也不能納入任何一個哲學學派的框框。

  愛因斯坦對自己本身的思想發展的態度,同他對所有其他事物的態度是一樣的,他在這裡也力圖進入「超個人的」領域。在這種場合,「超個人的」哲學概念和思想,紮根在科學家的意識中並在某種程度上成了新的科學觀念的基礎。

  一方面,愛因斯坦研究感覺;另一方面,也研究那些遵照邏輯學確定的嚴格規則,及邏輯地一個個推導出來的概念。但是,初始的概念可以是任意的。邏輯思維只保證一點: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根據公認的邏輯規則推導出來的。在這個意義上,邏輯地推導出來的命題將是正確的。

  愛因斯坦寫道:「命題如果是在某一邏輯體系裡按照公認的規則推導出來的,它就是正確的。體系所具有的真理內容取決於它同感覺總和相一致的可靠性和完備性。」

  如果估計到宇宙的無限複雜性,那末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任何邏輯上無矛盾,並且同一系列觀察一致的理論保證不了今後不產生「驚訝的行動」和不向另一種理論過渡。

  愛因斯坦關於數學和實在的相互關係的觀念,是把他引向相對論的最重要的認識論前提之一。這一觀念是在相對論出現之後完全形成的,但它早就存在了,並且是狹義相對論、特別是廣義相對論出現的一個條件。

  在蘇黎世工大時,愛因斯坦勤奮地光顧物理實驗室。對愛因斯坦青年時代來說,這種對實驗的迷戀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形成相對論思想的途徑之一。問題不在於熟悉那些後來成為相對論的出發點的實驗。

  愛因斯坦對實驗著迷還表明問題的另一方面,這是同他的物理思維和數學思維的性質緊密聯繫著的。

  愛因斯坦的天才就表現在善於把各種彼此相去遙遠的概念聯繫起來,組合起來,有時是等同起來。在思想家的頭腦中,每一個概念的周圍都存在著潛在的聯繫雲或力場,它們抓住了其他的概念,有時改造這些概念,把這些概念和該概念聯繫在一起,引起新概念的產生和某些舊概念的湮滅。這種雲的巨大力量,這種場的強度,這些力的作用半徑的大小——就是天才的標誌。

  最後,愛因斯坦的實驗直覺成了數學直覺。在他的著作中,有許多令人驚異、優美和強有力的方法。

  其中查明能夠進行實驗檢驗的規律性,是選定這些數學方法的基礎。不過,這一點出現得較晚,這時物理直覺早已使愛因斯坦分成兩種,一種是形式上的,另一種是物理學上有內容的,即原則上能夠同觀察相比較的,這種劃分比古典物理學前進了一大步。此前在蘇黎世時,愛因斯坦還沒有選擇這種或那種科目或課題的標準。

  從愛因斯坦的觀點看來,重要的是哪些東西可以作為建立圖像的材料或工具。在數學上,他還沒有找到這類標準。可是,把宇宙秩序反映在嚴密的幾何定理體系中的觀念早就有了。起初,這種觀念是初步的,愛因斯坦認為,幾何客體是實在物體的假名,它們就其本性說與後者沒有不同。對愛因斯坦來說,使人驚訝的是能夠純邏輯地得到關於觀察對象的可靠知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