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傳 | 上頁 下頁 |
五四 |
|
在返回德國的那一天清早,愛因斯坦訪問了法國東部備遭戰爭破壞的城鎮和鄉村。面對頹垣殘壁,他再次流露出對戰爭的無比憎惡,表示應不惜一切代價消滅戰爭。並極力譴責威脅人類文化基礎的法西斯主義。愛因斯坦對陪同他的郎之萬和索洛文沉痛地說:「每一個德國學生,不,全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到這裡來看看。他們會看到,戰爭有多麼醜惡、可怕。」 「空談和平是沒有用的。應該為和平事業切實工作,為和平而鬥爭……」 在法國,這位相對論創始人雖然沒有受到一年前他在美國和英國那樣隆重的歡迎。但是,這位德國物理學家的訪問在學術上卻取得了巨大成功。另外,他的訪問在當時還有著重大的政治和道德意義。愛因斯坦自己說,他是一個「和平使者」。他把訪問巴黎看作是德、法人民間的進一步諒解,也是在重新開闢被帝國戰爭摧毀的德法兩國自然科學家間的交往的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愛因斯坦離開巴黎返回柏林,可是沒呆多久,從日本寄來了一封封堅決的請帖。日本人民準備好了聽他演講,等候他的光臨。1922年秋,愛因斯坦和艾爾莎來到馬賽,乘日本輪船出發去東方。他們穿過地中海和印度洋,在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作短暫停留。所到之處,愛因斯坦受到東方人民最誠摯的歡迎和禮遇。 在旅行日記中,愛因斯坦寫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及感受。他記述了錫蘭的人力車夫,認為坐在軟綿綿的車墊上,就像坐在針氈上一樣受罪。讓自己的同類像畜牲一樣拉自己,真是罪孽啊!「具有國王風度的乞丐」、擁擠不堪的貧民窟,都令愛因斯坦感觸很深。在歐洲之外,貧窮的事實讓愛因斯坦的心靈震顫了。 在上海,愛因斯坦雖受到知識文化界的熱烈歡迎,但租界的高樓大廈與上海老城的破破爛爛的木房子的對比太強烈,反差太大了!愛因斯坦記下了自己對上海的印象:「在外表上,中國人受人注意的是他們的勤勞,是他們對生活方式和兒童福利的要求的低微。他們比印度人更樂觀,也更認真。但他們大多數是負擔沉重的:男男女女為每日5分錢的工資天天在敲石子。他們似乎魯鈍得不理解他們命運的可怕。但這對於一個想在全世界各處看到社會幸福、經濟公平、國際和平和階級和平的人,實在是一幅悲慘的圖像。 「這個城市表明歐洲人同中國人的社會地位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得近年來的革命事件①部分地可以理解了。在上海,歐洲人形成一個統治階級,而中國人則是他們的奴僕。他們好像是受折磨的、魯鈍的、不開化的民族,而同他們國家的偉大文明的過去好像毫無關係。他們是淳樸的勞動者,歐洲人所以欣賞他們的也正是這一點。」 ①指1919年爆發的中國「五·四」運動。 愛因斯坦看到這個在勞動著,在呻吟著,並且是頑強的民族,他的社會同情心再度被喚醒了。他認為,這是地球上最貧困的民族,他們被殘酷地虐待著,他們所受的待遇比牛馬還不如。 11月底,愛因斯坦到達神戶。歡迎他的市民人山人海。接連不斷的講演、會晤、接見和訪問開始了,最令人難受的是每句話都要翻譯。講演會上,千萬人端坐恭聽他們不懂的德語,然後更注意地聽日本學者翻譯愛因斯坦的話。第一次講演連翻譯持續了4個多小時。愛因斯坦決定饒了自己恭順的聽眾,所以在第二個城市裡講演帶翻譯只延續了2個小時。可是他錯了。愛因斯坦的日本同行有點不好意思地對他說,這種壓縮使聽眾感到不快。 到日本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愛因斯坦科學論文集》日文版在日本出版。這是第一部愛因斯坦文集。不用愛因斯坦母邦的德文,也不用其他歐洲文字,用的是一種陌生的東方文字出版,這使愛因斯坦對勤勞好學的日本人民產生了敬意。 在每一個新的城市,伴以複雜儀式的接見、會晤、饋贈接連不斷。人們贈送給愛因斯坦一套《茶道百科全書》,在四卷巨著中詳載各式各樣喝茶的儀式。 日本給愛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給索洛文的信中,愛因斯坦說:「日本是奇妙的。人們溫文爾雅,對一切都感興趣,有藝術鑒賞力,智力上的天真與健全的思維融合在一起。他們是景色如畫的國度裡的優秀民族。」 愛因斯坦在日本還會見了兒童,他對孩子們說:「你們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這是先輩們的遺產,你們自己也應對它有所增添並傳給自己的孩子們,因為這樣即使我們死去,也將在我們身後遺留下來的、我們共同創造的事物中達到不朽。」 在日本呆了幾個星期後,愛因斯坦和艾爾莎帶著東方人民的深情厚誼,滿載禮物啟程回國。回國途中,2月2日,愛因斯坦到巴勒斯坦訪問,逗留了12天。2月8日,他成為特拉維夫市的第一個榮譽公民。 在巴勒斯坦,愛因斯坦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不列顛高級專員薩繆爾請愛因斯坦夫婦住進自己的官邸,並親自擔任嚮導。在這裡,一向不拘禮節的愛因斯坦也不得不遵守禮儀。每次外出,府邸裡都要鳴響禮炮。每到一處,都有一隊戎裝的騎兵跟隨愛因斯坦。在隆重的接見、宴會和早餐時,都要一絲不苟地遵守全套的英國禮儀。 愛因斯坦以譏諷、寬容的態度客隨主便,艾爾莎這次卻不滿了。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我對所有的這些荒唐的禮儀不感興趣。」她對丈夫發起了牢騷。 「忍耐點,親愛的。我們正在回家的路上,很快就結束了。」 愛因斯坦這次變得寬容和有耐心了。 艾爾莎不顧這些,說:「你倒是容易忍耐。你是名人嘛。當你搞錯了禮儀或者自行其事,人們裝作看不見。而報紙上卻常常有意戲弄我。他們知道我近視,就寫什麼我把放在自己碟子中的花朵的綠葉當成沙拉吃掉了。」 艾爾莎不想參加某些活動,就隨便找藉口竭力回避。辭別巴勒斯坦之後,愛因斯坦和艾爾莎於1923年3月到達馬賽,從馬賽前往西班牙,然後立即返回柏林。在西班牙,愛因斯坦在馬德裡大學作了學術報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