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傳 | 上頁 下頁
一三


  別了,慕尼黑!別了,德意志!愛因斯坦心裡突然發覺,他沒有些許離別的傷感,有的倒是一種沖出牢籠的暢快,一種打開鐐銬的自由。

  別了,惆悵的過去!你好,應該美好的未來!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懷著解放的心情投入到意大利的懷抱。青山綠水,白雲飄飄,牧場上慢悠悠走著的乳牛,都讓愛因斯坦感到自在、清新、美麗。

  當心煩意亂的父母告訴愛因斯坦,他不能在米蘭上學,因為米蘭的德語學校只收13歲以下的學生,愛因斯坦根本不想分擔父母的憂慮,他只想盡情享受成功逃離路易波爾德中學的自由與暢快。

  一個酷愛書籍的孩子現在成了游離在學校大門之外的「浪子」。他一會兒躺在草地上,靜靜閱讀歌德和席勒的詩歌,一會兒又在米蘭城裡東轉西遊,一會兒又到博物館去欣賞米開蘭基羅的繪畫和雕塑。米蘭遊玩膩了,愛因斯坦就獨自徒步漫遊,越過亞平寧山脈,來到瀕臨地中海的熱那亞。一路上,他盡情地享受著南方的陽光和絢麗的色彩,精神自由的感覺讓愛因斯坦變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皮球,充滿生命的彈性。

  意大利確是一個迷人的地方。古希臘、羅馬的廟堂、博物館和繪畫陳列館、宮殿和風景如畫的農舍……人們愉快好客,舉止無拘無束,他們幹活和閒逛,他們高興和吵架,都同樣的感情奔放和手舞足蹈。到處都可以聽到音樂、歌聲和生氣勃勃的悅耳的談吐。這同在德國包圍著他的嚴肅死板、同一切按命令、規章、次序和表格行事,是多麼鮮明的對比!

  可是,閒散在家終究是不行的。父親的事業每況愈下。在米蘭和巴維亞開辦電器工廠耗盡了全部儲蓄,而未獲收益。父親預先告訴阿爾貝特,拿出錢給他將越來越困難,他應當儘快找到職業。愛因斯坦的志願已定:數學和理論物理吸引了他。但是,如何使這種志願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呢?父親和叔叔堅持要他從事技師的職業。

  愛因斯坦又陷入苦惱之中,耳朵裡整天只響著父親的嘮叨:「把你哲學上的胡思亂想統統扔掉!想辦法學一點實實在在的東西,將來當個電機工程師吧!」

  愛因斯坦不得不接受了家人的忠告,沒有中學文憑很難進入大學。不過,有一個辦法。越過阿爾卑斯山,在瑞士的蘇黎世有一所聯邦工業大學。這個大學在中歐享有很高的聲譽。18歲以上的同等學力的學生也能報考,而且這所學校也是用德語進行教學。但是,當時愛因斯坦只有16歲,怎麼辦呢?父母親對兒子抱有充分的信心。熱愛數學的雅各布叔叔常常為一些數學題苦思冥想,幾天也想不出解答的方式,可小愛因斯坦幾分鐘就得出了正確答案。這樣的事太多了。這樣聰明的孩子怎麼會進不了大學之門呢?

  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登上了開往蘇黎世的列車。通過母親的關係,愛因斯坦獲准參加聯邦工業大學的入學考試。考試科目有政治史、文學史、德文、法文、生物學、數學、圖形幾何學、化學、物理學、圖畫,還加一篇文章。結果他落選了。那些需要記憶的課程,他都考得不好,加之沒有中學文憑。好在他的數學和物理學考得十分出色,引起了學校教授和校長的關注。

  著名的韋伯教授派人通知他,如果他留在蘇黎世,可以破例特許他來旁聽自己的物理課。校長也十分欣賞愛因斯坦非凡的數學能力和淵博的數學知識,他給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善意的忠告:應當在瑞士的一所中學畢業後,過一年再來投考。校長還親自推薦了阿勞小鎮上的州立中學,這所學校無論在教學方法上還是教師的組成上都是最先進的。

  愛因斯坦自己雖不想再進中學,因為慕尼黑中學生活在他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但怎麼辦呢?繼續待在家裡無所事事肯定是不行的,愛因斯坦也不想再傷父母的心了。

  愛因斯坦懷著懊喪的心情來到離蘇黎世不遠的阿勞鎮上。這依山傍水的小鎮,美麗如畫的景色,一點也引不起他的興致。踏進州立阿勞中學大門的愛因斯坦,心上仿佛壓著一塊大石頭。他寄住在溫特勒先生家裡。溫特勒先生是州立阿勞中學的教師,不僅知識淵博,而且深知教育心理學。他帶著愛因斯坦在學校裡到處散步參觀,並讓自己的妻子和七個孩子都與愛因斯坦交上了朋友。很快,愛因斯坦就在溫特勒先生家裡找到了溫暖,抑鬱的心情過去了,一個新愛因斯坦誕生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