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因斯坦 | 上頁 下頁
三三


  帶小提琴的巡迴大使

  愛因斯坦與埃倫菲斯特一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埃倫菲斯特一家人都忘不了愛因斯坦每次進門的歡快聲,也總記得愛因斯坦的話:

  「一個人除了提琴、床、桌子和椅子之外,還需要什麼呢!」

  1919年11月7日後,世界各地的請帖潮水般地向愛因斯坦湧來。出訪荷蘭後,愛因斯坦風塵僕僕,從一個首都趕到另一個首都。他到處作關於相對論的演講,也到處呼籲和平、寬容與理解。他像一位巡迴大使,執行著民族和解的神聖使命。為了恢復戰敗國德意志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他把德國科學的威望帶到世界各地,又把自信心帶回德國。德國統治者也想通過愛因斯坦的巨大名聲使德國重新獲得世界各國的承認。所以,對愛因斯坦的頻繁出訪,他們給予默認,並密切注視著世界各地的反響。

  萊頓之行後,布拉格「烏蘭尼亞」科學協會邀請愛因斯坦演講。愛因斯坦來到布拉格,這也是舊地重遊。他成了菲力普·弗朗克的客人。

  到達布拉格的當天晚上,在擠滿了人的「烏蘭尼亞」協會大廳裡舉行了愛因斯坦的演講會,而後是該協會的會員們同愛因斯坦見面。在一連串的歡迎辭後,總算輪到愛因斯坦講話了。愛因斯坦出人意料地在臺上拿起小提琴,不無幽默地說:

  「女士們,先生們,這兒氣氛太嚴肅了。讓我先為大家演奏小提琴吧,那將更愉快,更容易理解。」

  莫紮特的奏鳴曲響起來了。音樂為人們進入物理學奧秘的天地奏響了前奏曲。

  1921年3月底,愛因斯坦踏上了訪美的旅途。

  在紐約港口,迎候愛因斯坦的人群人山人海。當「鹿特丹號」郵輪靠岸時,採訪記者爭先恐後蜂擁而上,把愛因斯坦圍在甲板上。從船碼頭到下榻的地方,街上湧動著目睹愛因斯坦風采的紐約人。美國人把愛因斯坦擁到一輛敞篷汽車上,讓他接受紐約人的歡迎。愛因斯坦不知所措,在車上一會兒拿煙斗,一會兒拿小提琴,弄得艾爾莎不斷提醒他:

  「你該向大家致意。」

  愛因斯坦這才明白了自己坐敞篷車的意義是什麼,真誠的孩子般的笑容浮上了臉龐。這富有詩意的笑容,一下就抓住了美國人民的心。

  愛因斯坦訪美期間,美國正處於「相對論熱」之中。在歐洲,儘管他極力回避種種公開場合,但對他的個人崇拜已使他無法再呆下去。然而,到了美國,熱浪更高。而且,美國人對愛因斯坦的興趣更濃厚,他們似乎更關心相對論之外的東西。美國報刊上津津樂道的是愛因斯坦的小提琴,如:

  「這位教授胳膊下挾著提琴盒,小心翼翼地走下扶梯。他看上去更像是歐洲著名琴師;比起許多著名的『藝術大師』來說,就是他的頭髮太少了。」

  「愛因斯坦和提琴形影不離,是一位醉心的提琴迷!」

  心靈的避難所

  對愛因斯坦來說,音樂是另一種逃避方式,而且是一種永不會犯錯誤的方式。他對社會習俗不屑一顧,他對自己留給別人的印象漠不關心,從而使他能夠盡情地嘗試他的逃避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愛因斯坦應邀參加了知識合作委員會。這是一個專門技術性團體,隸屬國際勞工局,活動範圍適度,目的在於為恢復戰爭中所中斷的相互聯繫做準備,促進學術活動。當愛因斯坦擔任知識合作委員會委員時,德國仍然被劃在文明國家之外,甚至科學會議也把敵對國家的代表從他們的組織中排斥出去。因而知識合作委員會作為一面鏡子,在一定範圍內它反映出了國際聯盟的各種缺陷。

  有一天晚上,委員會在活水街的一個餐館中聚餐。談話圍繞著當天的一些事情,大家都想使自己避免捲入爭吵。在雜亂的談話聲和碗碟碰撞的鏗鏘聲中,樂隊演奏著輕音樂。愛因斯坦默默地聽著,他完全忘卻了別人在談論什麼。音樂是他的最高級的庇護所。突然,他站起來,與小提琴獨奏者說了幾句話,從那人手裡拿過小提琴並開始演奏。笑容又浮現在他臉上,他表情放鬆,就像沉入夢中一樣。他一點都沒有想到他站在一個時髦餐館的演奏臺上時所產生的景象,這時所有的眼睛都轉向他。他孤獨地演奏著,像是要把所有積壓的痛苦一掃而光。

  成雙成對的年輕人到來了,匆忙地搶佔座位,他們是來跳舞的;他們不耐煩地盯著那位獨自在臺上徘徊、充滿老派音樂家氣質的小提琴演奏者。他們開始表示這個人比那些討厭鬼強不了多少,而愛因斯坦仍在繼續著他的演奏,對於周圍的一切都無動於衷。當有人壯著膽子去告訴他時間太晚了,我們該回去了時,他才把小提琴歸還給主人,微笑著向人家道歉;就在離去時,他還像在夢遊一樣。

  第一小提琴手

  有一天,愛因斯坦接到了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

  親愛的教授:

  有一件急事,第二小提琴手的丈夫想和你談一談。

  這封信沒有寫地址,第二小提琴手又是誰呢?原來她就是比利時王后伊莉莎白,她在未出嫁之前是巴伐利亞公主,是愛因斯坦的老鄉和好友。更確切地說她是愛因斯坦的音樂之友。愛因斯坦每次到比利時來都要拜訪這位王后。王后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她愛好科學、文學,更喜歡小提琴。她的生活樸素,思想開通,不擺架子,平易近人,比利時人都很愛戴她。不少人叫她為「紅色的王后」。

  有一次,比利時皇家的汽車奉命去火車站接愛因斯坦教授。司機在頭等車廂門口等著愛因斯坦下車,可是等旅客都走光了也沒有見到愛因斯坦的影子。汽車司機只好空車回宮,向王后報告說教授並沒有來。

  可是,過了半個小時,愛因斯坦身穿一件舊雨衣,手拎著那把他最心愛的小提琴,來到了王后避暑的夏宮。原來愛因斯坦沒有坐一等車,他坐的是三等車。教授從來最喜歡坐三等車,因為這樣可以混在三等車的乘客中,避免被人認出來造成麻煩。

  他從三等車廂下車之後,自由自在地走出了車站,邊走邊問路。等走到王宮大廳的時候,裡面已經坐著三個人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第一小提琴手了。只要愛因斯坦一到,四重奏就立刻開始。愛因斯坦擔當首席小提琴手。王后陛下是第二小提琴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