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 | 上頁 下頁


  根據美國自動電報公司的建議,愛迪生致力於改進英國人約翰·利特爾的自動裝置,這種裝置可以充分利用電報傳送能力和提高電報線路利用率。愛迪生徹底改造了這一裝置,使它達到了能夠用字母記錄電文的水平,使它適於在商業上使用。試驗得到成功,但在美國沒有得到推廣。愛迪生因而沒有從這次發明中得到物質利益。所以愛迪生就到英國(1873年)去演示經過改進的這種裝置,試驗很成功,但愛迪生還是沒有從中得到物質利益。在研究改進利特爾裝置過程中,愛迪生需要為記錄機弄到比較結實的紙張,以便拍發電文和接收電文。這一裝置中的紙帶應該快速移動。愛迪生對各種紙作了各種各樣的試驗,其結果是石蠟紙最適合使用。有幾名助手其中包括他的未婚妻斯季爾韋爾·梅麗,都參加了這些試驗。

  1871年4月,愛迪生的母親逝世了,這使他不得不推遲結婚;婚禮是在1871年的聖誕節舉行的。愛迪生一家搬到了一個單獨的房子裡;梅麗的妹妹阿利薩和他們住在一起。1873年,他們生了一個女兒,為表示對托·阿·愛迪生姐姐的尊敬,給女兒起名埃斯捷拉·梅麗,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小托馬斯·阿爾伐(1876年—1936年)和列斯利·威廉(1878年—1941年)。愛迪生對電報術的眷戀,表現在當時對兩個大孩子在家裡的稱呼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外號:女兒叫點(·),而小托馬斯·阿爾伐叫劃(—)。①

  ①這裡的「點」和「劃」是指收報機所打出的「·」和「—」符號。最先的電文是由不同排列的「·」「—」組成的。

  結婚沒有使愛迪生的生活規律發生明顯的變化。他的大量時間仍然是在工廠度過的:有時他只要埋頭於工作,就在那裡住上幾天幾夜,吃睡都在那裡。誠然,愛迪生睡覺的時間一般是很短的,在晚年他回憶說,在工作最緊張的時期,他每晝夜睡眠都不超過4個半小時,和衣宿在工廠或實驗室裡。愛迪生所發明的石蠟紙,後來推廣而用來包裝糖果;愛迪生為生產這種紙發明了專門的機器。在製造石蠟紙的生產過程中,愛迪生發現有可能用它製造出一種刻印文件、通告等的方法。

  為此,就需要製造出一種能在石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的孔洞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張石蠟刷字紙板。在石蠟刷字紙板下面放上一張普通的紙,用一蘸有專門墨水的滾子從刷字紙板上滾一遍,那麼紙上就會出現字跡。愛迪生還為刻寫發明了一個「電筆尖」,製造了專門墨水。於是就產生出了油印機,即「愛迪生複印機」,這種複印機被愛迪生賣給了芝加哥的季克,供在商業上使用(1875年)。這一方法後來經過改進,在各國得到了推廣。愛迪生在這些年也從事於改進打字機,他給打字機增加了一個很實用的裝置,這個裝置備有他所發明的自由活動的鉛字。就在愛迪生活動的這一時期,設計出了電動記錄機。這是一種利用某些鹽類在電流影響下能改變自己屬性的原理而工作的機器。用這種裝置(參見第三章),創造出了一種完全用不著電磁繼電器的電報通訊系統。

  用電動記錄機(普通的或極化了的),可以自動地把電報很快地重拍或轉拍到另一個線路。在這個電動記錄機上可以接上一個自動記錄機,由它把電文用墨水轉到紙帶上。電動記錄機設計的最後收尾工作是在門羅園完成的,在那裡設有相應的供演示用的裝置。電動記錄機中有一種叫做「機動記錄機」的裝置,在電話技術中得到應用。1874年,愛迪生收到了巴克教授的電報,請求他在費拉德爾菲亞召開的國家科學院大會上表演電動記錄機。9月8日,愛迪生在大會上作了關於這一裝置的報告,並演示了這一裝置的性能。這一發明賣出去了,愛迪生得到10萬美元,然而這10萬美元是在17年中分批領取的。後來他賣了一套把電動記錄機同電話送話器聯結起來的發明裝置,得到了同樣數目的一筆款項。電動記錄機曾在1874年夏季的費拉德爾菲亞博覽會上展出,受到參觀者特別注目。

  研究電話和複式同步電報,是愛迪生在搬到門羅園以前的重要工作。1874年,伊萊沙·格雷製造了一部諧波電話,這就使愛迪生產生了研究電話的念頭;這一念頭被他在門羅園裡實現了。愛迪生早在1873年就研究了複式電報即雙工電報和四工電報系統,並在搬到門羅園之前就順利地完成了這些系統。這些系統在經濟上是很有利的,因此很快就得到實際使用。用雙工電報系統可以在一根電線上對拍兩封電報,用四工電報系統可以在兩根電線上對拍四封電報。最初,愛迪生研究雙工電報,改進了斯特恩斯的差動雙工,但後來他發展了這些裝置的性能,獲得了「複式雙工」(即四工電報系統)。為此,他同「西部聯合電話電報公司」總工程師約翰·普雷斯科特一起,得到了在美國的專利特許證,號碼是第480567號,申請書日期是1874年3月19日。

  愛迪生確實是在經過很大的周折後,才把這一發明賣給了「西部聯合電話電報公司」的。從這個公司的報告書中可以看出,使用愛迪生的雙工系統所獲得年利潤共計將近50萬美元。公司總裁諾爾溫·格林本人後來也承認,之所以推遲好幾個月才購買和採用愛迪生的四工系統,都是由於他的過失。他怎麼也不能相信,如此年輕的發明家能製造出什麼好的東西。愛迪生的同時代人指出,四工電報是托·阿·愛迪生創造活動初期的主要成果。這是他在移居門羅園前的年代裡最卓越的發明。

  這時,愛迪生的名字愈來愈經常出現在技術性的、科普性的和一般性的刊物上。他顯示出多方面的創造才能,但他還沒有成為電工技術方面的著名的發明家和「魔術師」。愛迪生在致力於有線通信的同時,也沒有停止對遠距離效應的關心。這種效應,可以從電路尚未處於接觸時獲得,產生感應,彼此影響。早在1875年他就預言,將來電力通訊是不會用像電線這樣的「重累」的。愛迪生認為這種在感應方面的相互作用,可以用於正在運行的列車和火車站間的聯絡。愛迪生後來(在1885年)實現了這一想法。

  到1875年末,愛迪生已開辦了5個工廠,他開展了大量發明和生產活動。工廠分散在紐瓦克各條街道。工人人數和定貨量已大大增加了。愛迪生經常遭到報社記者的襲擊,因為他們希望儘早獲得有關他最近工作的消息。限制記者們對他的採訪活動是不可能的,所以愛迪生的工作總受到打攪。愛迪生要求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建立新的工廠和擴建現有的工廠,但是,現有的房舍已不能提供他在新階段的活動所需要的那種按照計劃合理佈局的實驗室和工廠的有機綜合體。基於這一想法,他就決定要在新的地方建造一座具有實驗室、工廠、住房和輔助建築物的發明中心。1875年11月1日,愛迪生把他的父親請到紐瓦克來,參加他那順利發展起來的事務。

  愛迪生讓父親參加工作,使他成為受託人,委託他組織和管理經濟業務。第一件委託他父親辦理的事項是為修建發明中心和生產工廠找一個地點。小山墨爾·愛迪生坐著馬車走遍了紐約四郊,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地段。這塊地段處在賓夕法尼亞鐵路線上,離紐約不過25英里左右的路程。這塊完全荒蕪的地方叫門羅園。1876年初春,開始為工廠和試驗室興建木質倉庫式的建築物。整個綜合體的設計,都是愛迪生親自擬定的。為節省資金,除了機器車間建造了一座石結構建築物外,所有的建築物都是木質的。主要的建築物是兩層樓房,長100英尺,寬30英尺,外面是塗成了白色的木板牆,窗戶矮矮的,門前有臺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