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愛迪生 | 上頁 下頁


  從1879年起,這些工作就有系統地在進行著。而從80年代初起,無論是城市的電車路線,還是最初的電氣鐵路運輸線,都投入了運行。各種類型的電焊,首先是電弧焊接,被發明了出來,並成功地運用於實踐中。電爐、電氣升降機和運輸裝置製造出來了。電開始廣泛深入到電化學工藝學(電解裝置和其他裝置)中去。電工技術的各項成就很快在國際的和各國的博覽會上展示出來。

  1851年在倫敦,1878年在巴黎,1880年在彼得堡、1881年又在巴黎舉辦了博覽會。而在1878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展出了巴維爾·尼古拉耶維奇·亞布羅齊柯夫卓有成效的發明「俄羅斯之光」,這是這次展覽會上的「明珠」。1881年的巴黎博覽會上愛迪生最卓越的發明之一——白熾燈和照明系統作了出色的演示。其他展品也普遍得到好評。因為這些展品證明了在電機製造中,在有線電通訊和其他用電的電氣儀錶和機械製造中有了突飛猛進。在1881年巴黎博覽會之後,又於1882年、1883年、1884年、1889年先後在慕尼黑和倫敦、維也納、費拉德爾菲亞舉辦了博覽會。在費拉德爾菲亞博覽會上展出了電機、照明、電力傳動、電力牽引、電熱學等方面的成果。

  愛迪生在這裡又大顯身手,展出了他的許多新發明或對原結構作了改進的東西(如留聲機)。這次博覽會舉辦的同時還召開了電學家代表大會,把制定電單位和電標準的工作又推進了一步。在這一時期中,學術領域也獲得了巨大成果。麥克斯韋根據法拉第所得到的豐富的試驗資料,創立了電學和磁學的概括性理論(1873年)。赫茲根據麥克斯韋理論的結論,發現了一種新現象即電波,指出它的特性,從而為無線電報學奠定了基礎。斯托列托夫、霍普金森和容格的著作研究了鋼的磁性和磁化過程。休斯、普裡斯和湯姆生開創了電話傳話理論。費拉裡斯通過試驗(1885年)發現了旋轉磁場;多相電流方面的工作也開始了。

  電工技術發展的第三時期,在電工技術已獲得成就的情況下,特別明顯地突出了一個當時尚未解決的問題,儘管以前進行過大量的試驗。這個問題就是在把電能輸送(當然是以最小的損耗)到遠方後,要保證大多數主要的用電機器能夠有電用。不能變壓的直流電,在當時的技術發展水平上,是不能把電流輸送到相當遠的距離的。當時,即使直流電能實現這樣的電力輸送,那麼在利用輸送來的高壓電能過程中也會產生困難。因此,解決把電站集中生產的電能輸送到遠方去這一任務,是無成功希望的。單相電流能被變壓,結果就無必要生產高壓電流,因為變壓器能夠履行這種職能。

  單相交流電是不適宜於所有用電器的,但它完全能夠用來作為白熾燈和某些類型的弧光燈的電源,而由於單相電動機不能直接啟動,所以工業上的電傳動就不能靠單相電流來實現。因此,困難就產生了。為滿足對電能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就需要建起功率越來越強大的電站,而且這些電站應當為廣大地區服務,至少應當為兩類基本用戶(即照明用戶和電力傳動用戶)服務。這場危機之所以能得到解決,是由於發現了旋轉磁場現象(費拉裡斯,1885年),以及在這一現象基礎上創造了多相電流制:兩相制(尼古拉·特斯拉)和三相制(多裡沃—多勃羅沃爾斯基)。第三時期末,即在1891年以前,詳細研究和部分試驗了三相制的基本元件: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絕緣器、相位計、測量儀器。從勞芬到法蘭克福這一距離為175公里的電力輸送表明,三相電流明顯勝於直流電和單相交流電。三相電流能變壓,三相電流電動機具有易啟動的性能,而且負荷很大,完全能保證電力傳動的需用量。

  仲馬院士在1881年巴黎博覽會和電學家代表大會閉幕時曾預言道:「電的時代開始了。」對三相電流的深入研究使動力學中的這一新階段的發展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四

  電工技術發展的第四時期,是1891年把電力從勞芬輸送到法蘭克福時開始的,現在這一時期仍在繼續著。第四時期的特點是功率最大的熱電站和水電站以及後來的原子能電站的發電量的巨大增長;工業、運輸、日常生活和農業的廣泛電氣化;以及以電作為重要中間媒介把一種能轉變為另一種能的所有方法的改進。在這一時期,無線電技術和電子學產生了,並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電闖入了工藝學,並成了重要的生產要素。我們創建了自動學、遙控力學的精良裝置和制出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儀器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是人所共知的,因此就沒有必要再來描述電工技術的現代成就。托·阿·愛迪生在電工技術史上應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正如大家從他的傳記中所知道的那樣,愛迪生早在青年時代就接觸了電報機。

  開始,他使用電報機是為他所編輯和印刷的列車報接收消息。愛迪生16歲就開始在芒特—克勒門斯車站(1862年)學習報務。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名技術精湛的報務員,一位在拍發和接收電報方面創造記錄的人。愛迪生有些年(1863年—1868年)是「流浪報務員」。大陸的電報通信網非常稠密。創建洲際電報通信,首先是歐美間的電報通信的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當時,這是技術長足發展的開端,這種長足發展是有其獲得巨大成就的先決條件。電成了一種具有神奇魔力的力量,它吸引著在尋求新的、尚未為人知曉的、神秘的和將能造福人類的東西的那些先進青年。愛迪生當時只有20歲,而在當時年輕人中間所普遍風行的對電極感興趣的那種心理也把他迷住了。

  如果分析一下那些獻身於電學領域,並以自己的發現和發明在19世紀最後30年出名的人物的出生年代資料,那麼就會發現,他們所有的人幾乎全都是愛迪生的同齡人,其中大部分都出生於上個世紀40年代。所以,對電工技術使青年愛迪生入了迷、終於使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興趣都貢獻給電學一事,就不應感到驚奇了。我們現在觀察到一種類似的現象。我們這個時代先進的技術方法是建立在廣泛應用電學、電子學、無線電工程、計算機、計算機控制裝置、新的合成材料等等的基礎上。目前那部分最有才能的青年正向何方奔去?他們正奔向這樣的學校,在那裡他們可以研究這些新技術,可以獲得他們為了成為一批新技術部門專家所需要的物理的、化學的以及數學的知識。因為這些新技術部門正在以革命的手段改變著生產的許多方面,並大大地促進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