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 上頁 下頁
八五


  §改善關係的障礙

  (1982年5月~9月)

  1982年3月13日至21日,蘇聯外交部遠東司司長米哈伊爾·賈丕才(1982年12月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訪問北京。這是繼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後,中蘇兩國外交部的第一次接觸。儘管官方把賈丕才的北京之行說成是應蘇聯駐華大使的邀請而進行的私人訪問,但是,賈丕才同外交部副部長錢其琛、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于洪亮舉行了會談。根據非官方報道的消息透露,1982年8月,于洪亮訪問了莫斯科,商談重新恢復中蘇邊界爭端的談判事項。9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出,一旦一切安排就緒,中蘇即恢復中蘇邊界談判。

  1982年春夏兩季,中蘇兩國的接觸增多。4月份,兩名中國科學家參加了在杜尚別(蘇聯塔吉克斯坦的首府)舉行的國際專題討論會。6月份和9月份,蘇聯運動員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體育比賽。7月份,兩名蘇聯經濟學家訪問北京,這是自1966年以來,蘇聯經濟學家第一次訪問北京。

  然而,雙方都未能採用更為靈活多變的立場,中蘇重新舉行雙邊談判的步驟未能實現,談判一開始就陷入了僵局。中國發言人重申,改善中蘇關係存在著三大障礙:(1)蘇聯在蒙古和中蘇邊界部署了大量的蘇聯軍隊。(2)蘇聯武裝干涉阿富汗。(3)蘇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中國發言人聲明,蘇聯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然而,據日本的軍事信息透露,據估計,中蘇兩國在邊境地區都集結著大量的軍隊,其中,蘇聯軍隊有45萬人,中國軍隊有150萬人。蘇聯談判代表指出,中蘇談判應局限於討論雙方懸而未決的問題,不應該涉及到影響第三國的問題。在這一時期,雙方在各自的政策聲明中,都反復強調了上述的立場。

  當賈丕才訪問北京時,1982年5月20日《真理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蘇聯對中國沒有領土或其他要求。蘇聯任何時候都準備繼續舉行邊界談判。但是,文章批評中國「拒絕支持和援助蒙古人民共和國,拒絕支持和援助印度支那各國和阿富汗。中國單方面要求蘇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邊境地區撤走武裝部隊,承認自己「有權」向蘇聯領土擴張。文章評論道:「中國羅列了解決中蘇邊界爭端的各種各樣的先決條件,這表明,從中國方面來說,中國並不希望找出一條走出中蘇關係在此時已進入死胡同的路子」文章署名為伊戈爾
·亞曆山德羅夫(這是蘇聯發表半官方政策聲明的常用筆名)。

  1982年9月12日,胡耀邦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主席一職已被廢除)。他在講話中多次要求蘇聯:減少部署在中國邊境地區的蘇聯軍隊,停止支持越南佔領柬埔寨,從阿富汗撤軍。1982年9月1日,在胡耀邦為中共黨的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所作的報告中,胡譴責蘇聯和美國是「霸權主義。」在代表大會通過的新黨章中,去掉了「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蘇聯現代修正主義」的提法,而在前一部黨章裡,曾包含有這些內容。

  在此之前,即1982年8月8日,《北京週報》曾發表文章指出,「在蘇美兩國的競爭中,因為蘇聯處於攻勢而美國處於守勢,因此,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來自蘇聯。」

  1982年9月26日,勃列日涅夫在巴庫發表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認為,在我多次講到的平等、互相尊重和互利的基礎上,逐步改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直至實現兩國關係的正常化,這是非常重要的。」9月27日,中國政府總理趙紫陽在同正在中國訪問的大平正方(當時任日本首相)的會談中說,同蘇聯建立關係是有困難的,需要時間,蘇聯必須採取措施排除威脅中國安全的障礙。這些障礙是:蘇聯在中蘇邊境地區和蒙古部署了大量的軍隊;蘇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蘇聯侵佔阿富汗。最後他又說,中國並不希望「打蘇聯牌反對美國,打美國牌反對蘇聯」。當然,「也決不允許任何人打中國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