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中蘇關係內幕紀實 | 上頁 下頁
六四


  §中國的調解行動和反蘇攻擊的恢復

  (1977年7月~11月)

  中國的反蘇宣傳一直延續到1977年年底。1977年10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了新的蘇聯憲法。中國的《人民日報》譴責該憲法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卑鄙背叛。」中國攻擊的矛頭主要是直接對著蘇聯擴張主義的對外政策,尤其是蘇聯對非洲的政策。中國把蘇聯說成是當前世界和平的最大危險。這些觀點,在華國鋒所作的中共十一大報告中尤為突出(中共十一大在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華的報告著重強調了「三個世界」的理論(見下一節),並重申了中國對蘇聯的修正主義政權的攻擊。

  華說:「蘇聯領導集團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對內復辟資本主義,實行法西斯專政,對外推行霸權主義,到處侵略擴張,使蘇聯蛻變為社會帝國主義國家。我們同它的原則爭論要長期進行下去。我們堅持同它的霸權主義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同時,我們一貫主張,中蘇兩國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保持正常的國家關係。蘇聯領導集團對改善中蘇國家關係根本沒有誠意,不但使拖延八年之久的中蘇邊界談判毫無結果,而且為了擺脫內外困境,轉移視線,聲東擊西,不斷掀起反華浪潮。他們用種種手段妄圖迫使我們改變毛主席制訂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這完全是癡心妄想。使中蘇國家關係『走進死胡同』的,不是別人,正是蘇聯領導集團。如果蘇聯領導集團真要改善中蘇國家關係,就應當拿出實際行動來。」

  在這個報告的前幾章裡,華譴責蘇聯「加緊推行全球『進攻性戰略』,要把整個歐洲、亞洲控制起來。雖然蘇美爭奪遍及世界各個角落,但爭奪的重點仍然是歐洲。蘇聯陳重兵於歐洲東部,同時又加緊在非洲和中東掠奪戰略資源和搶佔戰略基地,企圖東取波斯灣,南下好望角,西斷大西洋交通要道,從側翼迂回和包圍歐洲。」華說,任何緩和政策都「會助長蘇聯的擴張野心。」他聲稱目前的世界形勢促使戰爭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

  1977年8月26日,塔斯社對華的報告作了評述:「這次大會確立了把人民引向繼續實行國家軍事化的目標。……首先,這足以證明,中國存在著來自蘇聯的『威脅』是虛構的和根本不存在的,……緩和政策應受到尖銳的攻擊。然而,『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論點應得到確認。換言之,實行戰爭政策和讚美戰爭的事繼續進行著,……將世界發生的事件用這樣的方式作出解釋,以符合毛澤東主義的『三個世界』的理論。眾所周知,根據這個報告,這個理論是被用來為北京與世界上最反動的勢力結成聯盟作辯護的,這樣做,為的是與蘇聯和世界社會主義團體相對立。」

  然而,1977年年底中國所採取的行動,顯露出與中國官方聲明所唱的敵對調子的不相一致。1977年6月,王幼平被任命為中國駐莫斯科大使,而自1976年3月以來,中國駐蘇大使的職位一直空缺著。1977年11月7日,中國政府在給蘇聯政府慶祝十月革命60周年的賀電中表示:「中蘇之間的原則分歧不應妨礙兩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保持和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同時,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到蘇聯駐華大使館參加了紀念活動。可以肯定,這是自1969年以來,中國高級領導人首次到蘇聯大使館參加如此盛大的紀念活動。

  然而,同年11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誌和《解放軍報》兩報一刊社論指出:「蘇聯修正主義叛徒集團背叛了十月革命的道路,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改變了蘇聯的社會主義的航向。他們把列寧締造的無產階級政黨變為官僚壟斷資產階級法西斯的黨,把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變為資產階級專政的社會帝國主義國家……他們背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竭力推行霸權主義,把蘇聯變成一個帝國主義超級大國,變成當代一個最大的國際剝削者和壓迫者,變成新的戰爭的最危險的策源地……」

  §中國的「三個世界」理論

  (1977年~1978年)

  1977年至1978年,「三個世界」的理論支配著中國的對外政策。這種「三個世界」的理論對整個世界是這樣分析的:

  蘇聯和美國是第一世界,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包括中國)是第三世界,第二世界包括日本、加拿大和歐洲各國。這一理論與把世界劃分為帝國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陣營(包括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劃分方法完全不同。中國的這種與傳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國際階級鬥爭理論的「背離」,導致了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決裂(見第十三章)。根據中國的資料記載,這一理論是1974年2月毛澤東在同第三世界國家領導人談話中闡述的。

  1974年10月,在聯合國大會第六次特別會議上,鄧小平在發言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論,從而使這一理論公開化。1975年1月,周恩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中,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高度概括。在以後的兩年裡,中共的注意力集中在黨內鬥爭上,因而很少宣傳這一理論。但是,這一理論與中國的穩健派領導集團有著密切的關係。1977年11月1日,《人民日報》刊登的文章指出:「四人幫」曾瘋狂地反對這一理論。此外,在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捕,1977年鄧小平恢復職務以後,這一理論突出地出現在黨的宣傳刊物上。1977年夏,中共突出地宣傳了這一理論。在同年8月召開的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1978年1月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華國鋒在他的報告中再次肯定了這一理論。

  這一理論在意識形態上提供了制定政策的依據,成了中國穩健派領導集團的對外政策具有的主要特色的東西。這種外交政策:(1)確認了中國最重要的鬥爭矛頭是反對蘇聯,因為蘇聯構成了對世界和平的威脅,這一觀點也是穩健派的觀點。(2)為中國尋求與反對蘇聯的世界勢力結成同盟進行辯護,這也包括為中國同美國、西歐不斷增長的密切關係作辯護。(3)讓中國在第三世界的「不結盟」國家中樹立一個明顯的獨立偶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