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千秋功過 | 上頁 下頁 |
三一 |
|
1936年4月,潘漢年奉命回國和陳立夫、陳果夫洽談國共合作抗日事宜。為了安全,他和胡愈之取道巴黎,5月初到達香港。在港停留期間,潘漢年利用鄒韜奮主辦的《生活日報》,大力宣傳民眾的抗日要求與中共的政治主張,並幫助救國會開展了許多活動。之後他返回上海,致力統戰工作。他通過各種關係先與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張沖建立了聯繫,接著前往南京同陳立夫的代表曾養甫進行秘密會談。曾要求潘漢年與陝北黨中央負責人聯繫,再進行談判。於是,潘漢年再回上海,經黨組織同意,到陝北向黨中央彙報請求工作。 1936年8月,潘漢年從上海經西安進入陝北,趕到瓦窯堡,向黨中央彙報了在莫斯科與共產國際和中共代表團聯繫的情況;同時彙報了和國民黨方面的接觸情況,並詳細介紹了香港、上海方面愛國運動的發展情況。9月下旬,黨中央命潘漢年回上海擔任中共上海辦事處主任,繼續從事統戰工作。回上海後,他一方面在宋慶齡、沈鈞儒等愛國人士中間大力開展工作,為推動上海各界抗日救亡運動奔走,另一方面又和國民黨方面秘密接觸,商討合作事宜。潘漢年再次找到張沖,經周密安排,他和陳立夫在上海滄州飯店進行了一次「神秘」會談。潘漢年拿出了周恩來致國民黨的信,並口頭轉達了中共中央起草的國共兩黨抗日救國協定草案。但因陳立夫缺乏誠意,談判未有實質性進展。此後雙方多次秘談,均不歡而散。在談判中,潘漢年既堅持原則,又機智靈活,儘管未取得重大突破,但為後來的談判準備了條件。 §為國共高級會談穿針引線 「西安事變」後,國共和談出現新轉機。不久,陳立夫就派人把潘漢年請到南京,緊急商談。潘漢年向他申明了我黨關於和平解決的方針,並希望南京方面積極響應,萬萬不可做出親痛仇快的事。這次會談使國民黨方面下決心派宋子文、宋美齡等飛往西安,參加談判。之後,潘漢年又奉黨中央之命,多次往返寧滬,為國共高層次會談穿針引線。「八·一三」抗戰後,潘漢年改任「八路軍駐滬辦事處」主任。他利用「八辦」的合法身份,積極開展救亡鬥爭,把上海各種愛國群眾團體有機地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強大的抗日救國陣線。他還通過夏衍團結了一批文化人、新聞記者、作家,創辦了《救亡日報》,組織出版了許多刊物。同時,他還一如既往地進行秘密活動,派遣同志打入敵特機關,廣泛搜集情況。 1937年冬,上海淪陷,「八辦」被迫轉入地下,潘漢年撤往香港,繼續從事文化、情報活動。他利用各種關係,巧妙地安排宋慶齡、何香凝和救國會、文化界名人安全離滬,轉移到香港或大後方,並迅速建立起香港情報網,把抗戰信息傳送給黨中央及地方黨組織。他還一度馳往武漢,向周恩來彙報工作。在武漢期間,潘漢年展開高超的統戰才能,為黨積極尋找內線,搜集情報。 §演講天才潘漢年與他的熱心聽眾董慧結為終身伴侶 1938年9月,潘漢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 已習慣白區生活的潘漢年奈不住後方的「寂寞」,常到城工部研究敵佔區工作問題,並不時到中央黨校、情報訓練部講課。 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傑出的演講才能,深受廣大聽眾歡迎,董慧是他的一位熱心聽眾。她本是香港富商的千金,在抗日熱潮下,她捨棄舒適的都市生活,來到延安。在與潘漢年接觸過程中,她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不久他們結為終身伴侶。 1939年,潘漢年夫婦奉命回港從事情報工作。他們的情報據點主要在香港和上海,董慧以銀行職員身份為掩護,負責傳遞情報、籌措經費,潘漢年則常往來於港滬之間。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委與潘漢年,迅速從上海轉移到淮南抗日根據地去。1942年11月初,潘漢年在安排江蘇省委機關同志安全轉移後,才與劉曉、王堯山等人向淮南進發。途中,他裝成一闊綽商人,西裝革履,儼然洋派經理模樣。從上海乘火車到鎮江,一路上盤查很嚴,但潘漢年一行坐在華貴的二等車廂裡,沒受到檢查。到達鎮江後,潘漢年馬上和當地特工站負責人取得聯繫,在他們幫助下順利通過各道關卡,安全到達目的地。 §潘漢年被李士群挾持去見汪精衛 在淮南工作期間,潘漢年擔任華中局社會部長、聯絡部長等職,主要負責上海、南京一帶敵占城市的對敵隱蔽鬥爭。 他坐鎮小王莊統一部署,全盤規劃,在寧、滬、淮間,建立了一個秘密交通圖,使許多重要情報經過分析、研究後及時告之黨中央及其他部門。1943年秋,被饒漱石派到上海調查日偽軍在江南的清鄉計劃和具體部署。潘漢年發動情報人員,查知汪偽江蘇省長李士群有觀望之態,便經黨中央同意前去做策反工作。李士群原先也是共產黨員,曾任過周恩來的警衛員,但他後來被捕叛變成為汪偽特工頭目,臭名昭著的「七十六號」魔窟就是他一手操作的。他深知汪偽政權不穩固,於是四面觀望,左右逢源。 在潘漢年反復勸導下,李表示願意將功贖罪,並詳細介紹了敵偽清鄉部署情況。此外,李士群說汪精衛的南京政府並不鞏固,極想拉攏共產黨組織一個參議會,獵取政治資本,叫潘去見汪精衛。當時潘漢年考慮到李還有利用價值,只得答應考慮考慮,這時,李士群對手下一使眼色,潘馬上就被挾持到汽車裡,直奔汪公館。潘漢年是國共談判老手,不管「蔣記」或「汪記」國民黨,均扯得十分清楚,他一口回絕了汪的許願。潘漢年回到根據地,準備向華中局饒漱石彙報此事,但他看到當時「搶救運動」中亂整人的現象,於是暫時把這事壓了下來。 §「潘漢年的消息實在靈通!」 1944年底,潘漢年奉命北馳延安,參加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1945年8月,他又急赴東北,從事蘇占區接管工作。 1946年初,潘漢年再度南下,繼續開展情報、統戰活動。他充分利用他在上海的活動基礎,從容斡旋于各派人士之間,把許多絕密情報巧妙地送到中共代表團機關所在地「周公館」,因此獲得「潘漢年的消息實在靈通!」的美譽。內戰爆發後,潘漢年撤到香港。在香港設立了秘密電臺和「流動辦公室」,有條不紊地安排港、滬情報工作,為解放戰爭作出巨大貢獻。 1947年,在全國人民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運動中,各民主黨派人士紛紛到香港從事組織活動。潘漢年隨即投入緊張的統戰工作,為共商反蔣救國大計奔走。憑著党的威信和個人才能,他將一批批民主人士爭取過來,大大孤立了國民黨反動派。1948年末,根據中央指示,潘漢年不顧敵特的破壞和港英當局的阻撓,排除萬難,分批將民主人士等350余人,從海路安全送到華北解放區,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另外,他還親自部署了國民黨資源委員會、上海海關和中國、中央民航在港員工起義,從而為新中國提供了一大批寶貴財富。在香港他廣泛聯繫文化人,支持創辦了《華商報》、《文匯報》,並在香港組織義演,為革命活動籌集大筆資金。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