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
九五 |
|
在鄧的帶動下,軍分區和中心縣委機關學習馬列主義蔚然成風,大家的認識也得到提高。 為了提高群眾的思想覺悟和文化水平,鄧小平還領導三縣人民辦了很多夜校、列寧小學、掃盲班、讀報小組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群眾積極性調動起來後,鄧小平重點抓了農業生產。分別召開了會、尋、安三縣的黨代表大會,作出了關於發展工農業生產的決策。 根據鄧小平的佈置,1933年春,會、尋、安三縣都成立了春耕生產委員會,各村成立了生產突擊隊,還成立了婦女勞動委員會。 鄧小平還身體力行,經常參加勞動。大大地促進了群眾的工作積極性。 由於鄧小平和會、尋、安三縣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的正確領導,三縣的糧食產量都大幅度上升,人民的生活提高,革命的積極性也日益高漲。同時,地方武裝在鄧小平的具體領導下開展了剿匪工作,消滅了殘存的地主武裝,紅色政權穩定,各項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 因為會昌、尋鄔、安遠三縣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而引起了毛澤東的極大興趣和注意。1933年他到會昌檢查工作時,看到這裡的大好形勢,情不自禁地寫下了「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詩句。 §調任總政代理秘書長 但是,正當鄧小平按毛澤東的正確路線領導中共會尋安中心縣委工作,並把三縣的建黨、建政、擴大紅軍、土地革命、經濟建設搞得十分火熱的時候,剛到中央蘇區不久的臨時中央卻從政治上、組織上、軍事上以及經濟文化等方面否定毛澤東的正確路線。他們派出自己在中央局的代表,對會尋安中心縣委的工作妄加批評,對鄧小平進行蠻橫無理的指責,並調離了他在該處的工作。隨即又開展了反對以鄧(小平)、毛(澤覃)、謝(唯俊)、古(柏)為代表的「江西羅明路線」,對他們進行打擊。 鄧小平被撤職後,下放到農村勞動。 這個消息被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從李富春的一次彙報裡知道了。王稼祥是個很正直的幹部,他對鄧小平是瞭解的。早在莫斯科留學時,他就知道鄧小平精明強幹,才華出眾,回國後領導廣西百色起義,創立紅七軍,既有政治遠見,又有指揮才能。 於是他對總政治部副主任賀昌、組織部長羅榮桓說:「總政秘書長楊尚昆同志到三軍團兼任政委,和三軍團長彭德懷到廣昌前線指揮作戰去了,我想把鄧小平請來當代理秘書長,你們意見怎樣?」 賀昌、羅榮桓說:「稼祥同志的意見很好、很對,我們贊同。」 於是王稼祥打電話給臨時中央,推薦鄧小平到軍委總政治部擔任代理秘書長工作。 臨時中央個別領導聽到王稼祥提議鄧小平擔任總政治部秘書長,以驚奇的口氣回答:「鄧小平是『江西羅明路線』的代表人物,一貫反對臨時中央的進攻路線,在江西省委三個月總結工作會議上又不檢查,又不接受批評,我看暫時不行,還是考驗一段時間再說。」 王稼祥立既反駁:「我們不能稱鄧小平為『江西羅明路線』的代表,這個提法本來就不太妥當,我看鄧小平同志的一些觀點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和中央蘇區實際情況的,例如誘敵深入的方針,是毛澤東同志提出來的,把敵人從白區引到中央根據地的深處,利用有利的地形地物和群眾條件,加以殲滅,這種積極防禦的策略在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時應用成功,使蘇區出現了大好形勢。這不是反黨中央的進攻路線,也不是反國際路線的問題。現在應當考慮我們對鄧小平的批評是否合乎道理、合乎實際的問題。」他越說越激動,「臨時中央不用鄧小平,真是偏見,偏見。」他怒氣衝衝地把電話一甩,來回踱步,連連說:「埋沒人才呀。」 過了一段時間,臨時中央個別領導人還沒答覆,王稼祥十分著急,又從病床上坐起,吩咐警衛員唐繼章給駐在瑞金縣沙洲壩下霄村的博古打電話。 電話接通後,他從床上下來拿起電話:「喂,你是博古同志嗎?我是稼祥,我上次提議鄧小平到總政治部擔任代理秘書長的事,中央研究決定了嗎?我等著他工作,您看我負傷有病,楊尚昆去前方了,總政已經空了,你如不同意鄧小平來,那就你來兼任總政主任,我不幹了。」 博古與王稼祥在莫斯科留學時就是同窗好友,他很尊重王稼祥的意見,也深知鄧小平性格剛強,辦事老練,是難得的人才,便答應和中央組織局長李維漢研究,把鄧小平從寧都農村勞動點調來沙洲壩白屋子擔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代理秘書長。 於是,鄧小平調任總政治部代理秘書長,長征中又參加了遵義會議。 §長生口之戰 長征到達陝北以後,鄧小平人不卸甲,馬不下鞍,隨軍東征。 東征後,他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協助中央軍委副主席兼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抓紅軍的政治工作。 因王稼祥在中央蘇區時受過傷,身體不好,總政治部工作的重擔,就落到了鄧小平肩上。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共產黨便向全國發出抗日通電,7月15日,中共中央又向國民黨提交了(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創了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按雙方的協議,中國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並於1937年8月,將在陝甘寧邊區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由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轄一一五師、一二〇師、一二九師。鄧小平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8日,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為加強一二九師的領導,特派鄧小平任一二九師政委,從此,鄧小平與劉伯承並肩戰鬥,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1年。在長達13年的共同革命鬥爭中,鄧小平與劉伯承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月6日,鄧小平和劉伯承在遼縣召開了一二九師團以上幹部會議,他們總結了一二九師及地方部隊過去作戰的經驗和特點。 鄧小平說:「我們打仗的特點是八個字,秘密、迅速、堅決、乾脆。」 不久,日軍為配合其津浦作戰,以3萬多人的兵力,分從平漢、同蒲、道清等鐵路線向晉南、晉西發動進攻。國民黨準備反攻的30萬大軍又不斷撤退。 為鉗制向晉南進攻的日軍,鄧小平、劉伯承奉八路軍總部朱德的命令,將分散活動的一二九師各主力團集中,向正太線東段井陘的敵人進擊。 2月19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部翻越山脈,抵達長嶺,立即召集三八六和三八五旅的幹部開會,決定發動長生口戰鬥,襲擊井(陘)平(定)公路上的日軍重要據點舊關,以吸引井陘日軍出援,並在中途殲滅它。第二天,劉伯承、鄧小平率部隊向娘娘廟一帶前進。21日,劉伯承、鄧小平率部隊設伏于井陘、舊關之間的長生口附近。當天夜晚,部隊開始行動,當我吸援部隊於22日拂曉襲入舊關時,井陘的日軍果然中了圈套,派出快速部隊200餘人,分乘8輛汽車馳援,立即陷入伏擊圈,結果被擊斃130餘人,毀汽車5輛。 劉伯承和鄧小平指揮長生口戰鬥獲勝後,立即率一二九師向晉南轉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