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五〇


  §初露才華

  1922年10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改組,李立三任俱樂部總主任,朱少連任路局主任,劉少奇任窿外主任,余江濤任窿內主任。1923年4月,李立三調離安源,劉少奇代理俱樂部總主任兼窿內主任。8月16日,俱樂部改選,劉少奇當選為總主任,全面負責安源工運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少奇在安源工人運動中的決策作用日漸突出。他井井有條地而又富於創造性地工作,引導全體工友向勞工解放運動的正確道路前進」。

  1923年9月,工人俱樂部舉行罷工勝利一周年慶祝活動,劉少奇發表題為《對俱樂部過去的批評和將來的計劃》的演講,提出了安源工人今後的任務。他說:「社會改造的步驟,我們所主張的是:(一)使無產階級團結起來,養成無產階級支配社會的潛伏勢力;(二)實行奪取政權,用政治的力量消除社會一切階級的壓迫——人的壓迫;(三)在產業公有制度底下以極大的速力發展實業,減少人類所受自然的壓迫。」劉少奇認為,後兩項「是我們無產階級終極的目的」,前一項是我們目前的迫切任務。他指出:安源工人俱樂部當時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努力建設與進行內部整頓,以穩固並擴大安源團體的基礎;(二)擴大組織,由安源地方的組織進而為全國的組織;(三)訓育部員,提高工人階級的知識並訓練工人做事的能力。

  自大罷工勝利後,有更多的安源工人加入俱樂部,部員很快發展到1.2萬多人。當時全國礦工加入工會組織的共有2.6萬多人,其中安源工會會員就占了近一半。劉少奇認為,「工會的組織必須十分嚴密,極有系統」。為此,他主持制訂了《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總章》,規定:俱樂部的基本組織為十人團,即部員每10人(或10人以下)聯成一團,選舉十代表1人;再由10個(或10個以下)十人團選舉百代表1人;每工作處選舉總代表1人。百代表、總代表由各處十代表選舉之。由各處總代表組成最高代表會,為俱樂部最高決議機關;由各百代表組織的百代表會議,為俱樂部複決機關。由全體百代表會議選舉總主任、路局主任、窿外主任和窿內主任,組織主任團,總理俱樂部一切事務,對外為俱樂部全權代表。在各級代表會議閉會期間,主任團為俱樂部最高機關。主任團下設幹事會,作為俱樂部的辦事機構。「總章」施行後,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按照「民主的集權制」原則,把工人群眾更加嚴密地組織起來,團結戰鬥,成為當時全國「組織最好的工會」之一。

  自1923年二七大罷工失敗後,各地工會差不多都被封閉,或被迫由公開轉入地下搞秘密活動。在陰霾密佈的白色恐怖的大氣候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卻搞得有聲有色,以雄偉的姿態巍然獨存,成為全國工人運動低潮時期「碩果僅存」的「世外桃源」。

  在大罷工勝利後的安源,工人俱樂部打破包工制,為工人群眾謀得了一大福利。過去,安源煤礦實行包工制,窿內煤工、煉焦工等由礦局包與工頭,工資以銀元數計,而工頭發給工人工資時則以銅元數計。工頭每月剝削所得,有銀洋七八百元者,有上千元者,超過工人工資好幾倍。罷工勝利後,俱樂部廢除了包工制,實行合作制,議定合作條規,將窿工處及窿外各處包工都由工人合作,窿工處工頭每月工資自10元起至30元止,工人工資照罷工時條約規定不改,其餘各項消耗歸合作帳內開支,所有紅利工頭占15%,管班占5%,其餘80%由工人平分。這樣,實行了20多年的包工制破天荒地被完全打破了。

  大罷工勝利後,工人俱樂部創辦了不少的文化福利事業。設立工人學校7所,對工人「專事主義與政治上之訓練」,「工友們得到必需知識,促進改革社會的精神」,經常參加學習的工人子弟學生有700多人,工人補習學生有600多人。還有工人讀書處5處,工人圖書館1所。建築大講演廳1所,能坐聽2000人,購買房產3棟,並有化裝講演,各種遊藝活動。組織青年部,作為掌管青年工人教育的機構。還有經常糾察團、裁判委員會等。並辦有消費合作社2所,資本2萬元。這樣,安源的工人做完了工,可以讀書,可以看戲,可以聽講,又可以參加各種遊藝活動。子弟讀書不要錢,社會秩序有糾察團維持,不受軍警的蹂躪。犯事有自己的裁判委員會裁判,不致受腐敗法庭的虐待。青年工人有青年部進行遊戲教育,不致年長失學。買東西有合作社,不致受商人的中間剝削。

  大罷工勝利後,工人俱樂部繼續組織各種革命活動。如舉行「二七」紀念、「五一」紀念、罷工勝利紀念、十月革命紀念等集會或示威遊行。每次集會及遊行,群眾精神異常振作,秩序異常整齊嚴肅,旗幟、口號、呼聲等,莫不驚振一時。

  取得罷工勝利的安源工人還大力支援各地的工人鬥爭。如從經濟上援助唐山、京漢、水口山、漢陽鐵廠等處失業工人近2000元;援助株洲、長沙等地水災難民1000多元。安源工人俱樂部並聯絡漢陽鋼鐵廠、漢陽輪駁工會、大冶鐵廠工人俱樂部、下陸鐵廠工人俱樂部,于1922年12月成立了漢冶萍總工會,後又加入全國鐵路總工會,「開中國勞動運動未有之創舉」,為恢復和發展全國工人運動作出了貢獻。大罷工勝利後,安源的黨團組織也有了發展。到1923年底,共產黨員由罷工前的10多人發展到60人左右。1925年5月,安源有黨支部15個,黨員增加到300多人,約占當時全國黨員總數的1B3。1925年,安源的團支部發展到36個,團員有400多人。

  為了培訓黨員,1923年冬,安源辦起了黨校,由劉少奇兼任校長。校址設在三十間房子(地名)。1924年冬,黨團校合辦,設初級班和高級班,初級班招收工人党團員,高級班主要培訓學生党團員。學員結業後,有的被送去廣州黃埔軍校或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多數被派往工廠、農村開展革命工作,對各地革命運動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罷工鬥爭的勝利,使安源工人的生活有了改善,地位大大提高,工會有最高的權力,並且有法庭,有武裝,能指揮當地的警察及監獄等。但是,在勝利的喜悅中,出現了新的問題。許多工人頭腦發熱,在二七大罷工失敗後全國工運處於低潮的情況下,還要盲目行動,以致提出了過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再增加工資,超過了實際可能的程度;自動將每日工作時間由12小時減至4小時,以致隨便提前下班或自由曠工;不聽管理人員、工頭指揮,自由行動;要求擴大工會的權力,審理非工人,管理非工會範圍內的事。一些職員、工頭則借機製造事端,對工作故意不負責任,任憑工人自由行動,把事情做壞,使產量下降,然後煽動說:「工人們要這樣,現在有工人俱樂部領導,我們管不著工人了。」將生產減低的責任推給俱樂部。路礦當局則借此向工人施加壓力。當時在二七罷工失敗以後,資本家與軍閥勾結向工人進攻,反動勢力彌漫全國,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獨自為戰,猶如「海中孤島」。整個形勢要求工會實行退卻與防禦的方針,然而工人要求進攻。這種情形使劉少奇「苦悶欲死」。

  為了忠實于工人的長遠利益,劉少奇根據形勢的變化和具體的環境條件,確定了安源工人運動「立取守勢」的策略,勸戒工人不要驕傲,不要亂動,竭力團結內部,防止資本家的進攻;同時,對資本家的破壞,奮鬥到底,毫不退縮。劉少奇認為,當時最重要的是教育工人「認清自己階級的地位和真實目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