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三七


  §東渡日本

  周恩來從南開畢業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找工作,二是進大學,他選擇了後者,決定到日本留學。1917年9月,周恩來在朋友的資助下,東渡日本。留學期間,他希望能找到他所關心的那些問題的答案,學會如何拯救祖國。當時,日本是中國優秀青年嚮往的國家之一。然而,後來他失望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正猛烈燃燒,軍國主義的日本妄想趁列強在歐洲互相廝殺之機,加緊侵略軟弱無能的中國。

  周恩來在日本,開始學習日文,不久便掌握了日文語法,大致能閱讀日本報紙。同時,他學習刻苦,准備考大學。然而,兩個月後,他的注意力被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俄國十月革命——吸引住了。他努力探索無產階級專政的意義,閱讀他能找到的有關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報道,認真研究這一事件,瞭解它依據的理論基礎。這是他第一次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從此馬克思主義指導著他的一生。

  §被捕入獄

  1919年初,在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列強決定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獲得的一切「權利」轉讓日本。消息傳來,留日中國學生十分激憤,於是開展反日運動。在這些愛國運動中,周恩來發揮了積極作用。因分散了精力,幾乎沒時間準備大學考試,結果沒被錄取。這時,北京以段棋瑞為首的軍閥政府不順民意,不理睬民眾要它停止向日出賣主權的要求。周恩來感到祖國更需要他,便於1919年4月動身回國。

  周恩來回到祖國,發現民情振奮,到處是要求變革的呼聲。幾星期後,憤怒迸發了。5月4日,愛國學生反對軍閥政府的運動震撼了北京,很快發展到全國各地。首都的大、中學生集中在天安門前示威,反對日本的侵略,要求懲辦勾結日本的賣國賊。示威群眾還焚燒了親日派曹汝霖的住宅。天津學生也群起響應,在全市舉行抗議遊行,還成立了學生聯合會,領導所有學生的愛國活動,學生聯合會還決定出版一份報紙,宣傳新思想、新潮流,為反帝反封建鬥爭製造輿論。

  周恩來從日本回國,便成為學生聯合會主辦的《天津學生聯合會報》的主編。

  由周恩來主編的這份報紙每週出兩期,極受歡迎。不久又改為日報,發行量達2萬多份。婦女讀者也很多,因它提倡男女平等,宣傳破除束縛婦女們的封建觀念。《天津學生聯合會報》還吸引了教育界以外的讀者,在華北各地和上海、南京都有訂戶。它呼籲所有的愛國者剷除封建官僚統治。周恩來作為主編,撰寫了大部分筆鋒辛辣犀利的社論,他還以「飛飛」的筆名發表文章。

  同年9月,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女學生組織的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的部分領導人又組成了覺悟社。已進南開大學學習的周恩來和回民學生領袖馬駿成為天津學生聯合會的傑出代表;女界愛國同志會方面推選的知名人士有郭隆真、鄧穎超和劉清揚等。鄧穎超當時15歲,是他們中最年輕的一個。

  覺悟社出版了不定期刊物——《覺悟》,要求所有的領導成員用筆名寫文章。共編50個號碼,由成員們抓鬮決定。周恩來抓到五號,鄧穎超抓到一號。為了聽出來像中國人名字,他們都根據號碼諧音取了筆名,周恩來稱「伍豪」,鄧穎超叫「逸豪」。

  1920年1月,天津警方鎮壓抵制日貨的愛國運動,查封了學生聯合會等愛國團體。覺悟社決定發起遊行示威。由周恩來、郭隆真等領導示威群眾到直隸省署請願,20幾名學生代表被反動當局逮捕入獄,關押了六個月。

  在這段時期,鄧穎超等人向警方頭目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要求。一天,他們集合了24個覺悟社會員及支持者,要求警方允許他們替換獄中正在絕食的24名難友。他們說,警方關押的學生是他們的代表,應讓他們去替換代表坐牢。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下,警方將拘留的代表轉移到河北省法院,採取法律方式解決。在法庭上,站在被告席上的周恩來慷慨陳詞控訴腐敗的政府。

  7月17日,24名被告全部獲釋。

  8月16日,覺悟社邀請少年中國學會等四個進步青年組織在北京城南的陶然亭公園集會,商討救國運動的發展方向和聯合鬥爭的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先驅北京大學教授李大釗應邀出席會議。周恩來作為主講人,在會上總結了天津愛國運動的成績與教訓。這是他根據中法之間勤工儉學計劃赴歐留學前的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留法學習,尋求醫治中國痼疾的良方

  1920年12月周恩來到達法國,當時他才22歲,但已是經過「五四」運動革命洗禮的趨於成熟的青年了。他到了巴黎,引起了那些先期到達法國勤工儉學的中國青年們的極大重視。因為他在這之前,在研究馬克思主義和新蘇維埃國家方面已有名氣,並且在國內也贏得了英勇不屈的青年領袖的聲譽。

  周恩來到法國有兩個目的:一是加緊研究馬克思主義;二是尋求醫治中國痼疾的良方。他為第一個目標所吸引,為第二個目標所推動。他越來越感覺到馬克思主義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鑰匙。這時,他成了堅定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他如饑似渴地讀書。

  剛到巴黎,他住在郊區,靠勤工儉學得來的微薄津貼生活。他自己做飯,穿著儘管外表整潔,卻有一點裝體面的味道,特別是那條褲子,因穿得太久的緣故,褲腿似乎越縮越短了。他還從中國帶來了一件類似鞋楦的小玩藝,用來補襪子。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習慣,直到28年後他當上了總理也沒拋棄。

  第二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了。那時,中國和法國之間的通信十分緩慢,這個消息過了很久才傳到巴黎。周恩來和在歐洲的其他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早在同年三月就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共產主義小組。

  在1921年7月建黨前,國內外有8個共產主義小組在活動,目的都是為了在中國成立統一的共產黨組織。党成立後,原來屬￿這些共產主義小組的成員都被算為中共正式黨員。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1985年5月23日發出的通知,所有這些建黨前的共產主義小組成員的入黨時間均定為1921。

  中國共產黨的巴黎組織稱作「旅歐總支部」,由趙世炎擔任第一屆總支書記,周恩來擔任第二屆書記。旅歐總支部領導的範圍還包括德國和比利時。上任後周恩來立即著手創辦一個刊物。

  不久《少年》月刊改名為《赤光》,便成為中共在歐洲的喉舌。這份刊物在中國旅歐青年中產生了廣泛影響,並吸引了國內的讀者。第二期刊登了一篇題為《共產主義與中國》的文章,作者署名「伍豪」,便是周恩來的老筆名。在巴黎,周恩來和勤工儉學者當中年齡最小的鄧小平很親近,把他當作小弟弟看。他倆常一起刻蠟紙。鄧小平當時在刻蠟紙搞油印方面很拿手,還得了個「油印博士」的美名。

  作為旅歐總支部的負責人,周恩來常奔波在巴黎和柏林之間,而且在德國逗留的時間較長。有一次他去柏林,認識了比他年長12歲的朱德。朱德在國內曾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沒被接受。周恩來認為他此時已夠條件,並願意介紹他入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