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二八


  偉大的遵義會議,經歷了從醞釀、準備到召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起了主導的與決定的作用。

  從長征開始,他就鮮明地樹起了旗幟,與「左」傾錯誤戰線展開鬥爭。對長征中的每項重大行動,他都向中央陳述自己的主張,反對錯誤的意見。他反對把中央領導人一律分散到各軍團去,維護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他積極開展說服教育工作,提高了多數人對「左」傾冒險主義軍事路線的認識,而首先是取得了王稼祥和張聞天的支持。在毛澤東與王稼祥的交談中,他們商談了應如何使紅軍擺脫被動局面,在戰略轉移中奪取勝利的問題,商談了應該召開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以進一步解決面臨的嚴重問題的意見。王稼祥主張把李德轟下臺,正合毛澤東的意思。毛澤東認為「他(李德)根本不瞭解中國,卻到處發號施令,盡幹蠢事。要不是因為李德獨斷專橫,支持王明路線,我們也許不會丟失蘇區,被迫長征。」王稼祥去找張聞天交談,認為應該撤換博古和李德,改由毛澤東來領導。張聞天也認為領導中國革命還是毛澤東行,他也支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王稼祥與因腳傷坐擔架的聶榮臻一同行軍,互相交談,共同認為,事實證明博古、李德等人不行,必須改組領導。王稼祥說,應該讓毛澤東出來領導。聶榮臻說:「我完全贊成,我也有這個想法。」王稼祥又找周恩來和朱德交換意見,周、朱原來就很佩服與敬重毛澤東,他們毫不猶豫地贊成王稼祥的意見。

  紅軍自黎平會議後,日下一城,突破烏江天險,向黔北凱歌行進。在到達遵義不遠的地方時,王稼祥向毛澤東提出:「前面快到遵義城了,這樣下去不行,該把李德轟下臺了,開個會總結經驗。」毛澤東當即回答道:「好!應該開個會,還要多做些會前的活動工作。」王稼祥找張聞天交談,張聞天支持;找周恩來商量,周恩來同意;找到博古,他也同意在遵義開會總結。這樣,遵義會議的召開就決定下來了。

  党和紅軍的高級幹部也迫切期望召開黨的高級會議來總結反「圍剿」的經驗教訓。楊尚昆說:「在毛澤東正確思想和路線的指導和影響下,在各個革命根據地和各支紅軍的共同努力下,在1933年紅軍曾發展到30萬人。共產黨員也從大革命失敗後的一萬多人重新發展到30萬人。但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者,卻反對毛澤東同志的正確思想和路線,把毛澤東同志從党和紅軍的領導崗位排除出去。其結果是使蘇區損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使白區黨幾乎損失百分之百,並使紅軍險遭覆滅。正是這種嚴重失敗教育了党和紅軍的大多數高級幹部,包括我自己在內,使我們覺悟和團結起來。」正是党和紅軍大多數高級幹部的覺悟和團結,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和勝利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中央紅軍強渡烏江,進軍黔北,智取遵義,前出松坎之後,取得了進行休整的有利條件。為召開會議保證了比較充裕的時間。軍委縱隊進入遵義後,黨中央即開始進行開會的準備,決定由博古準備一個在關於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由周恩來準備一個關於軍事問題的副報告。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也在認真作發言準備,他們三人一起討論,由張聞天執筆寫出了一個以毛澤東的思想為主導的反對「左」傾軍事路線的報告提綱。毛澤東過去開會一般都是即席發言,這次也寫了一個較詳細的發言提綱。

  §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在紅軍總司令部駐地舉行(原貴州軍閥柏輝章住宅),會議室設在二樓。因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室內生了火盆取暖。

  出席會議的有:

  政治局委員:毛澤東、朱德、陳雲、周恩來、洛甫(張聞天)、博古(秦邦憲)。
  政治局候補委員:王稼祥、鄧發、劉少奇、何克全(凱豐)。
  中央秘書長:鄧小平。

  紅軍總部和各軍團負責人:劉伯承(紅軍總參謀長)、李富春(紅軍總政治部代主任)、林彪(紅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紅一軍團政委)、彭德懷(紅三軍團軍團長)、楊尚昆(紅三軍團政委)、李卓然(紅五軍團政委)。

  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
  翻譯:伍修權。
  參加會議的共20人。

  由於軍委白天要處理戰事,會議多數是在晚飯後開始,一直開到深夜。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決定和審查黎平會議所決定的暫時以黔北為中心,建立蘇區根據地的問題;檢閱在反對第五次「圍剿」中與西征(長征)中軍事指揮上的經驗與教訓。

  會議在博古的主持下進行。首先由博古作關於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他對第五次反「圍剿」軍事指揮上的錯誤作了一定檢討,但又堅持認為黨中央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領導是正確的。他把不能粉碎「圍剿」的原因歸之於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力量的強大,蘇區的物質條件差,黨對白區工作的領導沒有顯著進步,瓦解白軍工作的薄弱,各蘇區紅軍互相配合不夠等等,過分強調失敗的客觀原因。

  政治局擴大會議認為博古的報告基本上是不正確的。

  接著,周恩來作關於第五次反「圍剿」軍事問題的報告。他在報告中重點分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誠懇地進行自我批評,並主動地承擔責任。周恩來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在軍事指揮上是有某些失誤的,執行了博古、李德的錯誤主張,但他也同李德進行過多次爭論,不同意李德的某些軍事主張和作戰方案。從湘南開始的爭論,使周恩來進一步認識李德指揮的錯誤與毛澤東主張的正確。周恩來後來說,在這些爭論後,「我對軍事錯誤開始有些認識。軍事指揮與以前也不同。接受毛主席的意見,對前方指出大方向,因此遵義會議上我與博古的態度有區別。」

  周恩來在會上的誠懇的態度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對於博古和周恩來的報告,李德評論說:「博古把重點放在客觀因素上,周恩來則放在主觀因素上,而且他已經明顯地把自己同博古和我劃清了界限。」

  緊接著,張聞天作了反對「左」傾軍事戰線的報告,通稱「反報告」,對「左」傾軍事路線作了深刻的批判。這個報告提綱是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的集體創作而以毛澤東的思想為主導的。

  隨後,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長篇發言,這是會議上最重要的發言,確定了會議的主旨和基調。毛澤東在發言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結合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以來的大量事實,系統地批判了「左」傾軍事路線的錯誤,全面闡述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