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陳獨秀

  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中共中央一至五屆總書記。

  §毛澤東說:「陳獨秀是有過功勞的」

  1945年4月21日,初夏的延安還是好季節,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七大在這裡舉行,毛澤東在作報告。

  當講到陳獨秀時,代表們靜聲聆聽他說道:

  「關於陳獨秀這個人,我們今天是可以講一講,他是有過功勞的。他是五四運動時期總司令,整個運動實際上是他領導的。他與周圍的一群人,如李大釗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們那個時候學習做白話文,聽他說文章要加標點符號,這是一大發明,又聽他說世界上有馬克思主義。我們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學生。五四運動,替中國共產黨準備了幹部。那時候有《新青年》雜誌,是陳獨秀主編的。被這個雜誌和五四運動警醒起來的人,後頭有一部分進了共產黨。這些人受陳獨秀和他周圍一群人的影響很大,可以說是由他集合起來,這才成立了黨。我說陳獨秀在某幾點上,好像俄國的普列漢諾夫。普列漢諾夫在俄國做過很好的馬克思主義宣傳。陳獨秀則不然,甚至有些很不正確的言論,但是他創造了黨,有功勞。普列漢諾夫以後變成孟什維克,陳獨秀是中國的孟什維克。……關於陳獨秀,將來修黨史的時候,還是要講到他。」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陳獨秀是一個頗具影響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閃光的東西,也有不少值得後人吸取教訓的地方。

  §江南鄉試

  1897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兩年,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戊戌政變前一年,康有為、梁啟超等正搖旗呐喊,鼓吹變法,維新運動緊鑼密鼓。中國正面臨瓜分豆剖,與知識階層愛國圖變熱情高漲的氛圍很不適應。這時,18歲的陳獨秀第一次離開家鄉安慶,到南京參加蘇皖兩省考舉人的科舉考試——江南鄉試。陳獨秀雖出身于「習儒業十二世」的書香門第,但自幼就對科舉考試不感興趣。6歲的陳獨秀常因背不出《四書》《五經》而遭到嚴厲的祖父的毒打。1889年,祖父死後,家裡又請來塾師,教他八股文,以備應試。陳獨秀非常討厭八股文,對塾師大為不滿,學業無進。為此,家裡為他換了好幾位塾師,仍不奏效,最後決定由大哥孟吉教他讀書。孟吉忠厚老實,性格溫和,拗不過弟弟,總順著陳獨秀。孟吉知道陳獨秀不喜歡八股文,於是教他讀《昭明文選》。陳獨秀的學業決定了他日後必仕途無望。

  陳獨秀性格剛強、果敢、堅毅。章士釗曾說他如「不羈之馬,奮力馳去」,具有「不峻之阪弗上,回頭之草不齧」的拚搏精神及勇氣。小時候,陳獨秀挨祖父的打,總是「無論如何毒打,總一聲不哭」,氣得祖父經常罵:「這個小東西,將來長大成人不定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兇狠強盜,真是家門不幸。」陳獨秀還極富同情心。他曾在自傳中說,我「不怕打、不怕殺,只怕人對我哭,尤其是婦人哭」。陳獨秀的母親查氏望子成龍心切,希望他考個舉人,看到兒子常因讀書和祖父、塾師鬧彆扭,常憂傷地對他說:「小兒,你務必好好用心讀書,將來書讀好了,中個舉人替你父親爭口氣。你的父親讀書一生,未曾考中舉人,是他生前一樁恨事!」陳獨秀自幼喪父,母親很愛他,他也很愛母親。母親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都對他產生很大影響。為不使母親悲傷。1896年,陳獨秀不抱希望地去參加縣府考試,以為會名落孫山,以向母親證明自己的確不是料子。結果卻出人意料,面對「什麼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的截答題」,陳獨秀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文選」上所有的鳥獸草木的難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謬的古文,牛頭不對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滿一篇皇皇大文,但那篇連自己也不知道寫了些什麼的文章竟在院試中獲得第一名秀才,喜訊傳來,母親喜上眉梢。陳獨秀為自己能給母親帶來高興而感到慰藉。

  院試後,查氏命陳獨秀準備參加次年的鄉試。通過院試使陳獨秀更加鄙薄科舉,但母命難違,還是違心「用功讀書」,勉強研究八股文,準備考試。

  1897年夏,陳獨秀帶著母親的重望與期待,來到南京,這位少年第一次目睹大世界,帶著好奇心去感受。南京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思維的靈感劇烈地衝擊著那顆早已厭惡科舉仕途,僅僅為著讓母親高興而來應試的心。理智終於戰勝情感,他不能再聽從母親了,於是他轉向康梁派。江南鄉試是陳獨秀一生第一次重大轉機,科舉在他心目中壽終正寢,救國、維新在他思想中迅速醞釀。從此,陳獨秀的歷史翻開新的篇章,他開始憂國憂民。歷史也為這位後來對中國革命產生巨大影響的人物的重要思想轉變寫下重重的一筆。

  §思想界的明星

  當時的陳獨秀已是一位小闖將,他認准了目標,就不畏任何艱難險阻。江南鄉試後,當他認識到康梁的維新變法適乎時勢時,立即和皖省維新人士汪孟鄒、李光炯等密切交往,閱讀《時務報》,討論康梁文章。當時,康有為等正受到鄉里「瞀懦」們的攻擊,他很憤恨,經常在大庭廣眾下「為康先生辯護」,被人指責為康党、孔教罪人,然而他卻全然不顧。

  陳獨秀接受康梁派思想的第二年,「百日維新」失敗了。血的事實證實了清王朝頑固派反對任何革新,於是一大批先進分子包括陳獨秀轉向孫中山的革命派。

  1901年,陳獨秀在日本參加青年學生革命組織「勵志社」。1903年,沙俄拒不撤出中國東北,於是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組織拒俄義勇隊,準備開赴東北戰場,當時清廷要求日本政府解散義勇隊,陳獨秀十分氣憤,和鄒容、張繼、翁浩、王孝慎五人闖入學監姚文夫家中,當場揮剪剪去姚的辮子,抒發割發代首之恨。此事在留學生中轟動一時,陳獨秀也因此被遣返回國。

  歸國後,陳獨秀立即在安慶組織拒俄愛國演說會,憤怒控訴沙俄在我國東北姦淫擄掠、殘殺無辜的罪行,號召大家「思起而救亡」。1904年,陳獨秀懷著滿腔愛國熱情,以喚醒民眾趕走侵略者,推翻滿清統治為己任,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陳獨秀用「三愛」的筆名在第1期至19期上發表了近50篇作品,用流暢的白話文,以古喻今,多種文體揭露和批判列強瓜分中國的罪惡。同時,陳獨秀還把啟發民眾和直接革命鬥爭結合起來。1905年,他組織革命團體「岳王會」,自任會長,以武力反抗清政府。岳王會在辛亥革命時期,為安徽和江南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中華民國建立,清王朝統治被推翻,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卻被袁世凱奪去。袁一上臺,就加緊打擊革命勢力,在政治上廢除國會和約法,在思想界大肆提倡「尊孔讀經」,企圖複僻帝制。極端仇視民國的陳煥章、康有為等也成立孔教會,鼓吹「定孔教為國教」,宣揚綱常不變,要人們維護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掀起一股復古逆流。

  面對袁世凱篡權,世風日下的狀況,孫中山先生仍以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氣,進行反袁鬥爭,以圖民國真正實現,而這時陳獨秀卻在醞釀著另一條救國救民的道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