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雪龍闖北極 | 上頁 下頁
五三


  記者:也就是說,我們雖然現在沒捕到魚,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地方從常年的分佈來看有可能生產多少魚,以後會不會有魚。

  博士:是的,自7月20日開始進行白令海科學考察起,我們以獲取了大量用於研究生物生產力、浮游生物種群結構等的樣品,相信經過仔細的科學分析後,系統、準確地獲取了海洋生物生產力、各種生物的空間分佈特徵,就可以從總體上勾畫海洋生物資源現存量的大小輪廓,最終實現白令海生物資源考察的既定目標。

  與科學家對話:白令海緣何有魚

  白令海的資源考察鏖戰正酣,化學分析、浮游生物拖網、漁業資源拖網等考察作業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大量的數據和樣品並考察隊員欣喜萬分。考察的目的是搞清楚白令海資源的數量。

  高緯度地區的水產量是世界上最高產區之一,目前世界上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總捕獲量的28%出自北太平洋和白令海。每年美國、俄羅斯、日本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所捕獲的商業魚達400萬噸。共43種。僅美國在阿拉斯加的深水捕魚就已發展成為一項產值22億美元的新產業,捕獲量為140萬噸。白令海為什麼是個大漁場呢?7月27日,我為此採訪了國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趙進平研究員。

  記者:一般漁場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趙進平:世界上的大型漁場多數與上升流有關,如西非漁場、秘魯漁場。另外,大江大河入海口也常會形成漁場,因為它們帶來了大量營養物質。白令海漁場形成的根源,與其特殊的動力環境有關。

  記者:「特殊動力環境」作何解釋?

  趙進平:我們都聽說過阿留申低壓,這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常年存在的大氣低壓區之一。本來,阿留申低壓應該是一個向東西方向延伸的抵壓帶,位於西風帶和極地東風帶之間,與南半球的情形相似。但是,由於白令海西北部的西伯利亞和東北部的阿拉斯加大陸的存在,截斷了低壓帶的延伸,形成了籠罩白令海的低壓區。從空中向下看,阿留申低壓形成了反時針的渦旋風場,一年四季東搖西擺、風風雨雨、長盛不衰。別小看阿留申低壓僅僅發生了從低壓帶變成了低壓區的微小變化,正是這種變化,帶來了白令海的神奇。

  記者:為什麼我們這些天總的風力不是很大呢?

  趙進平:大風,不僅是白令海的常客,也是白令海的品格。我們來的時間正值白令海的弱分期,真是值得慶倖。平常的白令海可不是這個樣子,如果總是這樣也就難得有魚了。春秋冬三季,白令海強大的渦旋風場真有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味道,讓人望而卻步。

  記者:這麼長時間的大風最終對海水的流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趙進平:如果地球不旋轉,海水就會和風場一起轉,瘋狂的跳華爾茲。但是,地球是旋轉的,別看它轉得很慢,卻足以讓大風的舞伴分心,使海水一邊與風場周旋,一邊慢慢向遠離漩渦中心的方向漂移。白令海的表層流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不僅形成逆時針的環流,而且向外四處輻射,在北部的白令海峽流向北冰洋,在南邊的阿留申群島流向北太平洋。親潮也是這種流場的組成部分。

  記者:這種流動與魚場的形成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

  趙進平:表層水漂離中心後,由於大陸的約束,沒有其它地方的表面海水來補償,補償的海水只有來自下層,形成上升流。海洋深處的水重,提升深處水要作很多工,消耗大量能量。好在阿留申低壓是個大力士,有的是力氣,甘心擔任大水泵的腳色,不停地把深層海水抽到表層。海水中有大量營養鹽,是浮游植物的生長所必須。營養鹽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供養著從浮游植物到大型魚類的生存。然而有了植物和動物的消耗,海中的營養鹽就會越來越少,導致動植物數量的下降。由於主要動植物都存活在上層海水,深層海水的營養鹽很少被消耗。「阿留申水泵」源源不斷「泵」上來的海水攜帶豐富的營養鹽,可以持續供養大量生物,形成巨大的漁場。

  記者:世界上類似的海區還有哪些?

  趙進平:阿留申低壓這樣的大水泵全球只有一個,久居黑暗、寒冷、寂寞之處的深層海水要想改變環境,大概只要這唯一的出路。因此,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深層海水慕名而來,彙聚白令海。可見,阿留申低壓水泵工程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白令海,上層的親潮可影響北半球的氣候。

  記者:您知道海水來此要流多久嗎?

  趙進平:從海水的下沉區到白令海一般要流幾千年。即使流到白令海,最大上升速度一般為70米/月,也有5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升到表面。這些可憐的海水一升到表面,攜帶的營養鹽很快被生物劫掠一空,然後被驅趕出去,加入大洋水循環,品嘗著表面海水的狂風惡浪、酷暑嚴寒、油污濁水,也許這是它的命運,也許它會後悔來到海面。而那些吞食營養鹽的「強盜」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浮游植物被浮游動物吃掉,浮游動物被魚類吃掉,而魚類又被煎炒烹炸。但從好的方面去想,大自然就是這樣,相互依存,生生不息,構成氣圈、水圈、生物圈的密切關聯,演繹著古老而完美的哲學。

  記者:既然白令海有魚,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捕到魚呢?

  趙進平:有魚和捕到魚是兩回事。魚類的季節性、集群性、任意性都使考察難度加大。這段時間風力弱、上升流強度不高,客觀上不利於形成多魚區;從探魚儀上很少看到魚群的影響,水中可供魚類食用的浮游生物數量也不多,具有貧魚的跡象。如果我們真的能證明我們考察的海域在這個季節貧魚,那無疑也是一個重要的結論,對未來的漁業生產有指導意義。同時,我們也期待能找到豐盈的漁場,提供漁業資源的完整信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