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死去活來-我與世界級企業巨頭的對話 | 上頁 下頁
六一


  §卡爾曼 讓BEA閃電發跡

  卡爾曼
  生年:1947年
  學歷: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
  現任職務:BEA創始人、BEA首席執行官
  創業感言。在開始策劃時,最困難的是怎樣能限制你的焦點。

  第一印象

  1998年2月我來到美國矽谷的中心——聖荷塞(San Jose)市,見到一位已在這裹紮根很久的大學同窗,她說,美國人常把矽谷人掙的錢叫「新錢」,因為矽谷人常常用新技術來賺錢。矽谷裡一家叫BEA的公司所掙出來的「新錢」卻沒有靠創新技術,而是靠了一個很好的策劃,便在短短兩年內成為全球中間件的領先者,美國《Technology》雜誌對此驚叫說:「技術不是新的,創始人也不年輕,為什麼BEA成了最熱的一家軟件廠商?」

  BEA閃電般發跡也深深吸引了我,為此我花了很多時間「泡」在BEA公司,也花了很多功夫「泡」在中間件領域。

  2月中旬的聖荷塞市不時會飄灑下抹著幾許春意的毛毛細雨。在充滿歐洲古典浪漫色彩的著名的費爾蒙特賓館(Fairrnont Hotel)大會議廳內,正熱氣騰騰地召開著BEA全球用戶大會。在這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BEA的創始人比爾·卡爾曼(Bill Coleman),卡爾曼當時在脖子上掛著一根藍色的長繩子,繩子上栓戴著身份卡,顯得很是意氣風發。

  卡爾曼看上去很老實,但很有「野心」,他說:「我是一個比較習慣面對目標的人,每10年立一個目標。」1989年他立下一個目標:「1997年我一定要成為我自己公司的CEO(首席執行官)。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不想到60歲之後就從企業舞臺上退下去。」

  後來,卡爾曼來到中國訪問,因此,我又採訪了一次卡爾曼,這次卡爾曼給了我三個小時,因此我有機會問出了一些很細節的問題。採訪到最後,我發現他的額頭上冒出了汗,但他依然筆直地坐著。

  BEA市場部經理蘇穎事後對我說,卡爾曼那天接受完我的採訪後,問其亞太區總裁郝大衛:「她怎麼會問這麼多、這麼細的問題?」

  這位「老實人」可能沒有料到,吸引我如此深究的動力來自於他那與眾不同的思路和其漂亮的運作,我想,這不僅會吸引我,也會吸引其他的中國人。後來,果不其然,當我的採訪文章寫出來以後,有些人給我打電話,說BEA的運作思路很給他們啟發,還希望瞭解一些更深的東西。

  採訪時間:1998年2月,1999年5月

  卡爾曼 讓BEA閃電發跡

  翻開計算機的發展史,不難發現,那些註定要吃這一行飯的企業之所以能夠發跡起來,總是因為抓住了這樣或那樣的機遇。而三年前沒有任何資金、沒有任何產品、沒有任何技術、只有三個人的BEA,卻因「炮製」了一個極好的策劃,而讓機遇放大了腳丫,奔跑而來。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BEA在全球21個國家建立了42家辦事處,員工發展到820人,其主打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已占到了39%。

  美國人有一句諺語:「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時,整個世界也將為之讓路。」而BEA的發展正好應驗了這句話,其創始人在創業前雄心勃勃地想要吞噬一個空白市場,即中間件市場。

  大企業一般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即大企業用了大量的大型計算機系統,但這些系統卻彼此獨立、不能相聯、也不能共享各自的資源。這便需要一種軟件將其所有應用聯在同一個平臺上,以使企業能夠共享資源,這樣的軟件就叫中間件(Midware)。

  有些大公司雖早已動手生產中間件這種產品,如IBM、Novell、DEC(DEC公司現已被康柏兼併)等,但這些公司沒有估計到該市場的巨大潛力,而BEA三位創始人卻認准中間件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並估計在未來五年內,這一市場的總值將會有80億~100億美元,「可以說這一數字是非常地激動人心,也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卡爾曼語)

  其實,那時很多非常出色的技術人員都富有遠見地預見到了中間件未來市場的威力,並盼望能一展身手已有很多時日,但沒有一家公司來真正專門做此事。這為正在找機遇起「飛」的比爾·卡爾曼鋪上了一層紅地毯。

  卡爾曼所就讀的本科及研究生都是計算機科學專業,並在日後的工作中表現出色,曾參加過很多非常重要的產品開發工作;80年代初卡爾曼為第一家PC公司Visal工作時與軟件藝術公司聯手開發了第一個計算機的算帳單;管理並開發出第一個PC機Windows系統Vision,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微軟公司與蘋果公司所開發的Windows及Macintosh之前。卡爾曼在Sun公司(太陽公司)任軟件部副總裁時,專門負責管理軟件開發工作,Solans的開發過程中便有他一份汗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