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紀實 > 上海灘風月女明星 | 上頁 下頁
一一六


  §洪深:

  洪深(1894—1955),字淺哉、伯駿,江蘇武進人。考入清華大學後,熱衷於戲劇活動,大學時期,即創作了五幕話劇劇本《貧民慘劇》。1916年赴美留學,1922年回國,加入中國影片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並為公司創作了劇本《申屠氏》(未拍攝),劇本長3萬餘字,是我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電影劇本。

  1925年,洪深加入「明星」,編導了《馮大少爺》等一批影片,形成了「心理劇」的特點。洪深為國產有聲片的問世作出

  了很大貢獻,」明星「最初的兩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和《舊時京華》皆由洪深編劇。

  在30年代現實主義影片的主潮中,洪深創作成果豐碩,有數十個電影劇本被「明星」、「聯華」、「新華」、「藝華」等大公司搬上銀幕,其中,《劫後桃花》、《時勢英雄》、《夢裡乾坤》等尤為出色。

  在從事電影創作的同時,洪深一直沒有放棄戲劇活動。抗戰爆發後,他更以戲劇為武器,從事抗日宣傳活動,從而脫離了電影界,直到抗戰勝利後,他才又重編寫了幾部電影劇本。

  §歐陽予倩:

  歐陽予倩(1889—1962),原名立袁,號南傑,生於湖南瀏陽。15歲時即東渡日本求學,1911年回國。在傳統戲劇方面,他于1915年成為正式京劇演員,並很快走紅,成為名角,與梅蘭芳齊名,戲劇界素有「北梅南歐」之說,足見其戲劇藝術造詣之深。

  1926年,歐陽予倩從影,加人民新影片公司,編寫或編導了《玉潔冰清》等三部影片。與鄭正秋一樣,他是20年代電影界中的有識之士。

  1934年,受張善琨之邀,他為「新華」編導了他的第一部有聲片《新桃花扇》,片成後,即受到「明星」的聘請,擔任編導,並主持「明星編劇委員會」。他為「明星」編導了《清明時節》等影片,又為「聯華」編導了喜劇片《如此繁華》。

  抗戰期間,歐陽予倩為「新華」編寫了轟動一時的《木蘭從軍》。抗戰勝利後,他編寫的《關不住的春光》、《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分別由「昆侖」和「大同」攝成,他還為「大光明」和「南群」導演了《野火春風》和《戀愛之道》。

  歐陽予倩共編劇和導演了13部影片,縱觀這些影片,皆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其一,主題明確,選擇題材大多首先考慮反映人民痛苦和教化社會;其二,注重電影表現手法的探索。因此,歐陽予倩的影片是民族風格的,同時也是戲劇化的。

  §卜萬蒼

  卜萬蒼(1903—1974),是一位攝影師出身的導演。1924年入大中華影片公司,擔任大中華首部影片《人心》的攝影師。翌年,黎民偉組建「民新」,聘請他擔任「民新」的劇務主任和導演,並將公司的首部影片《玉潔冰清》交由卜萬蒼導演。然後此片拍竣後,卜與影星張織雲勞燕分飛。

  1926年,苦惱之極的卜萬蒼轉入「明星」,拍攝了《未婚妻》,導演了《良心的復活》、《掛名夫妻》、《湖邊春夢》、《美人關》等片。由於作品製作精巧,情節感人,映後大受歡迎,卜萬蒼得以躋身於20年代著名導演的行列。

  30年代,卜萬蒼加入「聯華」,導演或編導了《戀愛與義務》、《一剪梅》、《桃花泣血記》、《人道》等「聯華」早期電影。

  左翼電影運動興起後,卜萬蒼導演了由田漢編劇的《三個摩登女性》和《母性之光》這兩部被視為「聯華」最早和最重要的左翼影片。接著,卜萬蒼在「藝華」導演了仍由田漢編劇的《黃金時代》和《凱歌》,這也是左翼電影中的重要作品。

  抗戰爆發後,在孤島上海租界,卜萬蒼為「新華」導演了《貂蟬》、《木蘭從軍》等一批古裝片。戰後亦有作品問世。再後來去了香港及臺灣。

  §程步高:

  程步高(1898—1966),就學於復旦大學,是一個十足的早期影迷,並常撰寫影評文章投寄各報。後赴法國留學,1924年回國後加入大陸公司,拍攝了《吳佩孚》和《洛陽風景》兩部紀錄片。翌年為「大陸」導演了《水火鴛鴦》和《沙場淚》,從而開始了30餘年的導演生涯。

  1927年,他轉入新人影片公司,導演了《空門賢媳》和《飛劍俠女》。1928年,他進入「明星」,至1932年這5年間,他導演或與鄭正秋、張石川合導了20部影片。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後,程步高滿懷愛國熱情,赴前線拍片,攝成《上海之戰》,並因此右腿中彈。此後,夏衍的開山之作《狂流》也是由程步高導演的。

  1933、1934兩年間,程步高導演了《春蠶》、《華山豔史》、《到西北去》及《女兒經》片斷,並與張石川合導了《前程》。此後他又導演了《夜來香》、《新舊上海》、《小玲子》、《夢裡乾坤》。

  抗戰爆發後,程步高離開了電影界,直到1947年才又在香港重新執導影片,此後,直到60年代初,一直活躍於香港影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