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紀實 > 上海灘風月女明星 | 上頁 下頁
一一三


  【附錄一,上海灘著名編劇導演簡介】

  §鄭正秋:

  鄭正秋(1889—1935),原名芳澤,號伯常,廣東潮州人。幼時舉家遷上海,14歲肄業于上海育才公學。及年長,漸對戲劇藝術入迷。1910年11月開始以「正秋」為筆名,以「麗麗所戲言」、「麗麗所伶評」等為題,在於右任辦的《民立報》上發表戲劇評論,從此開始了與戲劇界的緊密聯繫。

  1913年,應張石川之邀,首次涉足影壇,即為新民公司提供了他的第一部電影腳本《難夫難妻》。此後10年,他一心撲在新劇的創作和演出上,併發下宏願,要振興新劇。但新劇由於其本身難以克服的弱點,走向沒落已是必然,鄭正秋回天乏力。1922年,明星電影公司的創建,使他終於在影壇一展才華。

  1922年—1935年這13年中,鄭正秋為「明星」編導或參與編導了50余部影片,其中優秀之作,如《孤兒救祖記》、《玉梨魂》、《姊妹花》等。對於鄭正秋來講,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說鄭正秋以其作品影響了甚至左右了這個時期中國電影的風格和發展方向並不過份,許多電影公司的創作人員的確是唯其馬首是瞻,他的創作實踐,為最初的中國電影傳統定下了基調。

  鄭正秋能有如此作為,靠的是獨具慧眼的題材選擇和獨具匠心的創作方法以及導演手法。鄭正秋的作品從題材上分大致有二:一是為人生而創作,為受壓迫者尤其是封建禮教壓迫下的婦女鳴不平;二是為金錢而創作,為迎合觀眾心理,編寫一些無傷大雅的武俠、傳奇劇本,以取得可觀的票房收入。

  縱觀鄭正秋的電影創作歷程,可以看到他始終執著于人生問題,尤其是婦女問題的一條清晰的線索,並由此構成他創作的主流,這在同時代的名編導中是不多見的。

  之所以能如此,與他始終堅持電影的教化社會的功能是分不開的。而這一認識,恰恰又基於他戲劇功能的看法,萌芽於他從事戲劇活動年代的種子,在電影創作中開花結果了。

  「明星」成立之初,鄭正秋就提出了「長片正劇」的製片方針。他曾說:「為弱者嗚不平,這是我從事戲劇的一貫主張……所以我覓取題材,往往從為窮人叫屈的各方面著想。」

  鄭正秋的實踐,是對20年代影戲理論的最好注釋,並使該理論更為流行。進入30年代,鄭正秋積極贊同邀請左翼文藝工作者入「明星」,並與他們精誠合作。

  鄭正秋創作方法的形成和發展,是建立在對觀眾深刻瞭解的基礎之上的,這又得歸功於他長期的戲劇活動實踐所積累的經驗。

  鄭正秋在藝術上的追求始終是與抓住最廣大觀眾聯繫在一起的。他不僅瞭解觀眾,而且善於引導觀眾。1925年他就提出了電影藝術的發展要分「迎合」、「適應」和「提高與改良」觀眾心理三步走。

  他的創作正是貫徹著這一既定方針的,並由此構成了他的作品的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充滿人情味,有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第二,富有民族特色,走出了一條使源於西方的電影藝術迅速中國化的道路。

  鄭正秋的為人也頗可稱道,他雖身居公司要職,又是負有盛名的導演,但他待人誠懇,尤其是對演員,他在導片時,對每一個戲的鏡頭,都不厭其煩的解釋、示範,很使人折服。

  令人歎息的是,他的身體太差,自幼多病。為治病,又染上了鴉片癮,無法戒除。剛屆四十,即已兩鬢斑白,身體羸弱不堪。影界同仁習以「鄭老夫子」稱呼他。

  1935年7月16日,鄭正秋溘然長逝,年僅47歲。英年早逝,影壇為之震驚,同仁為之悲痛。明星公司為鄭正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田漢揮筆寫下挽聯:

  早歲代民鳴,每弦繁管急,議論風生,胸中常有興亡感;
  誰人舒國難,正公熱水深。老成凋謝,身後惟留蘭桂香。

  §張石川:

  張石川(1889—1953),原名張偉通,字蝕川,因「蝕」含虧蝕之意,故後改為「石」。浙江寧波人。在張石川16歲時,父親去世,後隨舅父來到上海,在華洋公司當負責抄寫的小職員。

  他白天上班,夜晚則苦攻英語。1913年,被經營亞細亞影戲公司的美國商人依什爾和薩弗聘為顧問,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為中國電影的拓荒者之一,他和鄭正秋一樣,對默片時代和30年代的中國電影,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首先,張石川作為一們電影事業家,曾親手創辦了「新民」、「幻仙」和「明星」三家電影公司,「新民」和「幻仙」出品雖然不多,卻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22年創辦「明星」後,他更是嘔心瀝血經營了15年,直到1937年公司場地被日軍佔據而關門。

  其間,幾多曲折,幾多艱辛,他硬是憑著智慧、膽識、精明外加一點巧取的作風而闖了過來。「明星」的輝煌成果中,含有他的一份心血。

  其次,作為一位電影藝術家,一位編劇、導演,其功也不可沒。張石川一生約導演過150部影片,如此豐產的名導演是不多見的。

  在這150部影片中,他導演的《難夫難妻》是中國故事片的開山之作;導演的《孤兒救祖記》以及隨後一批婦女問題題材的影片使「明星」聲名遠揚,並對20年代中國電影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導演的《歌女紅牡丹》是我國第一部有聲片;他還曾導演過左翼作家編劇的《脂粉市場》、《前程》等片。這些影片,在中國電影史上都佔有重要的一頁。

  張石川也極為重視研究觀眾的心理,但他只是為了更好的迎合觀眾,甚至是觀眾中庸俗的欣賞趣味。這與他既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實業家有很大的關係。「他拍電影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一個字:錢。」這就不能不有損於藝術的追求。

  即便如此,要使自己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的作品皆為廣大觀眾所歡迎,也並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也需要艱苦的努力和探索,而張石川對電影事業是懷有一種獻身精神的。因此,他得以成為早期中國影壇上最成功的導演。

  1937年,「明星」關門之後,張石川仍念念不忘重振「明星」的昔日雄風,後來竟不惜為日偽經營的影片公司服務,這是他歷史上不甚光彩的一頁。抗戰勝利後,他曾被指控為漢奸,使他驚嚇成病,從此一蹶不振。1953年病逝於上海。

  §邵醉翁:

  邵醉翁(1896—1979),浙江寧波人。原名仁傑,別號醉翁。1914年畢業于神州大學法科,曾任律師,1921年轉入金融界,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自此一心從事電影事業。

  作為一位電影事業家和導演,他在這兩方面各有成就,尤其是前者。他經營有方,使後起的「天一」能與「明星」相抗衡,尤可稱道的是南洋電影市場的開闢,「天一」在南洋擁有的觀眾為其他公司無法匹敵。

  由於「天一」的誕生而帶來的電影市場的激烈競爭,對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是一種刺激和促進。作為一位導演,「天一」早期作品大多出自他之手。

  雖然在導演藝術上,他並不是特別高明,但在挖掘新題材以吸引各階層的觀眾方面,他有別人難以企及的敏銳目光。率先拍攝古裝片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他所拍的古裝片雖然製作比較馬虎,但古裝片這一題材從此經久不衰。這個題材的發掘是很有意義的。

  此外,「天一」還培養和孕育了不少電影人材,當然,其中的很多人是離開「天一」後才走紅的,「天一」未能留住他們並使之有用武之地,這與邵醉翁在電影藝術上不求精進有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