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人民記憶50年 | 上頁 下頁
六六


  §1962年:冬天的故事

  梅花歡喜漫天雪,
  凍死蒼蠅未足奇。

  ——毛澤東《七律·冬雲》

  本年冬天,在困難時期臨近尾聲,而一場新的國際風暴開始的時候,身置旋渦中心的毛澤東不無嘲諷之意地寫下了一首《七律冬雲),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這首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和鬥爭豪情的詩開始流行。同時流行的一幅招貼畫闡釋了《冬雲》的時代氣氛:在北鄰,蘇修和蒙修加入了反華大合唱,蘇聯撤走專家,惡毒攻擊中國;在東方,日本佐滕榮軍國主義政府、「南朝鮮傀儡集團」同美帝沆瀣一氣,一直充當反華大合唱的主凶;而臺灣的蔣介石匪幫正從事著「反攻大陸」的罪惡勾當;在西部,印度反動派在邊境燃燒戰火。……中國形形色色的敵人還有:南越吳庭豔賣國集團、老撾的富米集團,泰國和緬甸的反動政府,英國殖民主義非法拼湊的馬來亞聯邦,……等等。

  這就是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當時國際政治環境的理解。而對外界來說這是繼1949年後,中國再次被惡魔化的年代,而外部封殺中國的生力軍,竟是被中國人民長期視作「老大哥」的蘇聯。相信對於面臨了新的困惑的中國人來說,這是令人痛苦又令人憤慨的一個鬥爭新課題。雖然迄今年為止報章尚未將中蘇衝突公開化,然而平民百姓們仍然從不同尋常的生活空氣中嗅出了某種氣息。文革中流行的連環畫《鐵人王進喜》,就反映了自1960年以來中國人的不快心情:在茫茫風雪當中,北鄰社會主義大國的專家撤走了,援建項目也中止了,在窩棚旁目送他們的中國工人們憤懣而憂傷……

  有關中蘇兩黨的緊張關係的傳言在機關和學校裡被人們公開或半公開地議論,沒有人阻止這一切,因為人們相信分歧遲早要爆發。人們相信,這場分歧將終結一個時代,結束一個蘇化模式在中國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甚至日常時尚裡扮演重要角色的時代。在東北農村,老人們甚至談起當年蘇聯屯軍東北的不愉快的情形,那時候,只要蘇軍出現在原野上,村子裡的人就敲著鑼扯著嗓子喊:「老毛子來嘍——」家家戶戶就趕緊把媳婦閨女藏起來。在局外人看來,蜜月般的歲月終究要結束了,但沒有想到,結局是這般的殘酷無情。

  本年從4月16日開始,中國西部的新疆伊犁至塔城的漫長邊境線上,滾滾人流踐踏著邊防哨卡,人們沖過邊境線,流向蘇聯一方,這種罕見的越境逃亡持續了整整半個月,7萬多中國公民一夜間變成了蘇聯人,這個惡性事件被當時的文件稱為「伊塔反革命暴亂事件」。

  在中蘇連接最寬敞的山口霍爾果斯,駐紮著一個連的解放軍。公路上浩浩蕩蕩的人群奔突著,並瘋狂地呼喊著:「我們要回老家去!」人流後浪推前浪,無法遏止地沖過哨卡,踏傷了勸阻的戰土,滾滾的人流在這條公路上一直流了3天3夜。上級指示,不許開槍,因此,從山口逃亡的群眾幾乎無一傷亡。然而,哨所的房屋仍然被狂怒的人們砸爛,多名戰士受傷。

  在塔城,事態的失控並不亞于霍爾果斯山口。蘇聯方面派遣人員,向當地居民散發了10萬多張蘇聯僑民證,經歷了三年困難時期的當地群眾,自然嚮往著能吃飽穿暖的地方,蘇聯方面於是在邊境線上擺滿了麵包、黃油,邊民們於是紛紛逃向蘇聯境內。

  這就是1962年4月至5月間,蘇共領導通過他們駐中國新疆的機構和人員,在伊犁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顛覆活動,引誘和脅迫大批中國公民跑到蘇聯境內的基本事實。在中國政府再三提出抗議和交涉之後,蘇聯政府仍拒絕遣返這些中國公民。這在社會主義國家關係中是史無前例的、駭人聽聞的事件。更有甚者,「有一次,赫魯曉夫對日本議員說,如果徵求新疆哈薩克人的意見,如果他們喜歡讓蘇聯管轄而不喜歡讓中國管,那麼蘇聯就將吞併這片領土。」可見,赫魯曉夫的擴張主義野心已暴露無遺。赫氏的不加檢點和狂妄自大連蘇共其他領導也覺得過分。因此,在赫魯曉夫下臺時指控他的材料中就有這一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