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
一九 |
|
毛澤東主席精神抖擻,面對全體政協代表,站好立正姿勢,兩手緊貼褲縫,以昂揚的聲調,喊出了符合步兵操典要求的口令:「立--正!」 「向右看——齊!」 「向前——看!」 一切在口令下行動,全體代表一絲不苟,十分認真,非常嚴肅。 林伯渠秘書長在莊嚴的國歌樂曲聲中宣佈儀式開始。 周恩來代表大會主席團致辭:「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現在,l949年9月30日,我們全體代表在天安門外舉行這個紀念碑的奠基典禮。」 接著,全體代表脫帽靜默致哀。 哀畢,毛澤東主席宣讀紀念碑碑文: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爾後,毛澤東主席跨步向前,執鏟鏟土,投入坑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其他代表們也都一一鏟土如儀。 這時,著名的美洲華僑領袖、年逾古稀的司徒美堂老人,不鎮壓傷了手指。周恩來見狀,立即找來急救人員為老人包紮。一位記者忙掏出筆和本子搶新聞。周恩來笑道:「怎麼,連這個也要記上啊?」 記者答道:「這是很精彩的花絮啊!」 碑建成後,正面是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碑身背面有150個餾金大字,是由毛澤東主席撰寫、周恩來親筆書寫的碑文。 碑文由「寫得一手好的顏體字」的周恩來書寫,這是北京市市長彭真的建議。 周恩來為了寫好碑文,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一遍碑文。他前後共寫了四十多遍,最後挑選了自己最滿意的一篇。由此可以看出周恩來的工作作風,可以看出他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在天安門廣場上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政治上、文化上都具有重大意義,而且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工程,要求在工程設計和建造方面有獨到的創新。 北京市政府承擔了修建紀念碑的重任,為此專門成立了「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它由中央與地方17個單位組成。北京市市長彭真擔任主任委員,建築專家梁思成、雕塑專家劉開渠及市政府副秘書長薛子正任副主任委員。梁思成、劉開渠領導整個紀念碑的方案制定。 向全國徵求紀念碑設計方案,共收到了180份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認為人民英雄來自廣大工農群眾,碑應該有親切感,以採用平鋪在地面的形式為宜;二、以巨型雕像體現英雄群體;三、用高聳矗立的碑形塔形,以體現革命先烈高聳入雲的英雄氣概和崇高品質。 至於藝術形式,有的建議用中國傳統形式,也有的主張採用歐洲古典形式的,也有建議採用「現代」式的。 經過評選,平鋪地面的方案被否決了。 於是,是用雕像的形式還是用碑的形式,成了爭論的中心問題。 梁思成先生在設計過程中,雖主張採用碑的形式,但考慮到雕刻家的意見,他又清清華大學的年輕教師收集了許多歐美、蘇聯各國的雕像作參考。 為了陳述他對碑的設計意見,他專門給彭真市長寫了一封信,它實質上是一篇精湛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論文。 後來,由鄭振鐸主持會議,決定採用梁思成建議的方案,但對碑頂仍不作最後定論。碑身以下全部定下來,並立即著手進行基礎設計和施工。按這個方案,碑高40.50米,是按天安門廣場擴建為寬200米至250米設定的,這樣,由北面任何一點望過去,在透視上碑都比正陽門城樓高。結構方面還考慮到了土壤荷載力和地震等問題。 碑頂形式問題最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開會集體研究,彭真市長決定採用梁思成的建議,即碑頂採用現在的「建築頂」。 人民英雄紀念碑於1958年4月22日落成,同年5月1日舉行揭幕儀式。 紀念碑處於中軸線上,占地3000多平方米,其中心距天安門牆基463米,碑的高度為37.94米,比天安門城樓約高3米,用13000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碑身平面呈方形,由大小不等的413塊花崗石組成。碑的正面,北向天安門,嵌一塊約70噸重、14.7米高的碑心石,鐫刻毛澤東題寫的8個大字。碑腳月臺分兩層,上層長寬各32米,下層月臺南北長61.5米,東西長50.5米,兩層月臺四周都有寬敞的臺階和漢白玉護欄。碑身結構是鋼筋混凝土空筒,成為碑身主要受力的內胎,與外砌的花崗石塊用鍍鋅的鐵釘鉚固,並用水泥灌漿澆鑄成整體。碑體上層及月臺下內部,可從幾處活動的地平面蓋板下去,並有鐵爬梯直達碑頂,以便檢修。碑身坐落在30米見方的獨立擴展的鋼筋混凝土平基中央,為一次澆鑄而成。為了使工程主要負荷施加後,結構的重力變形儘早完成,儘量減少外砌石料結構受重力變形影響,從而嚴格控制了先中央、後四周的安裝程序,使工程保持了長期的變形穩定。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經過參加紀念碑工程建設的建築師、藝術家、工程師和許許多多民眾的忘我勞動,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在天安門廣場上建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開國大典舉行於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之後,這是億萬民眾的意願,也充分體現了共和國開國領袖群體卓越的政治智慧。 可以說,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的不僅有歡呼跳躍的數十萬群眾,還有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