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衛小遊 > 我家冬官 >


  小雪點點頭。「以往春官府執行六禮時,頂多也只是派人來諮詢一下咱們家的意見,算是對制禮者的尊重。就是朱雀帝幾年前大婚,也不曾特別指名要冉氏來辦。」因此她才覺得奇怪,何以是在國喪之時……

  「小雪畢竟不糊塗嘛!」冉驚蟄感歎了聲,隨即解釋:「你想想看吧,當今太子年紀多大?」

  「沒記錯的話,是六歲吧?」

  「不,是未滿六歲。」冉驚蟄又說:「你再想想,假如此刻宮中敲響喪鐘,將君王駕崩的喪訊傳送到全國各地,會怎樣?」

  「各地諸侯和州牧會在一個月內拼死也要趕到帝京來。」

  皇朝儘管因為開國皇后的因素,走向男女平等之路,但國家體制上卻還留著不少遠古封建的遺緒,導致至今仍有諸侯在境內割地為國。

  「來做什麼?」驚蟄再問。

  「為主治喪啊。」

  「然後呢?」

  小雪有點不耐煩這種一問一答,她又不是真的蠢,便瞪著眼睛道:「姐姐是想說,新帝登基時會有麻煩?」

  太子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又是個皇女。

  雖然當年皇朝六典明訂皇朝百姓無論男女皆享有同等權利與義務,因此女子可以出仕為官。當年朝綱旅行下,也已不再有人質疑女子的能力,但女性究竟可不可以登基為帝呢?

  她記得,六典裡並沒有明文記下「可」或「不可」這樣的事。

  但過去三代君王都是男性,這也是事實。

  換言之,奉女為主,只是名存實亡的禮文,從來沒有真正旅行過。

  所以春官長大宗伯才特別要冉氏出面,只因皇朝國儀既是冉氏所訂定,在新舊帝王交替之際,由冉氏來解釋禮文的定義最具有公信力。

  冉小雪想了想,忽說:「難怪咱們家先祖們最後辭官不幹了。」

  「怎說?」冉驚蟄問。

  「先祖必定是預料到之後會有像這樣麻煩的事,所以才乾脆不幹了。」

  一旦掛上了皇朝六典「原著者」的身份,這塊大區,怕是好幾個世代都拿不下來了。瞧,他們到現在不是都背著麼?

  「我覺得我們活像是馱著巨大神龜殼的小蝦米咧。」冉小雪異想天開道。

  冉驚蟄聽妹妹一言,雖然很想笑,但總算還是忍住了,畢竟已入春官,就要有官人的樣子。話說回來,家人對於她入春官這件事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啊。

  喜的是,冉氏原本就掌春官,後輩子孫能順利考入朝廷,證明自己有能力,當然值得欣喜。

  憂的是,冉氏不掌春官已久矣。雖然先祖並沒有留下冉氏後代子孫不得入春官的遺命,但過去幾代,冉家子弟皆有默契地避開春官職位,就是被選中入府,也都會拒絕。雖不知何故,但冉驚蟄對此確實頗為在意。

  更不用說,如今春官府的副長禮部卿是個黑心鬼啊……當初她也曾想拒入春官的……兩年前,她到底是怎麼被那個心機腹黑變態的禮部卿給看上的?對此,冉驚蟄至今仍然不解。

  如今她身為春官府九品府上,執皇朝國禮,深深明白「禮」這種事瑣碎複雜,很難處理得面面俱到,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一點小細節弄不好,就會被人嫌個半死;弄得太周到,又會累死自己。

  如此想來,實在也不難理解當年冉氏先祖何以要棄官隱居。

  雖然當年朝廷對外的說法是,他們先祖不慕名利,功成身退,也算是開國的玄武帝對老臣的一點心意了。

  「應該是爹吧。」冉小雪忽說。

  冉驚蟄與妹妹站一旁,看著家裡長輩們討論著此次該由誰出面擺平這事。

  「怎不說是爺爺?」

  「爺爺還在台省,禦史台素來是不介入這些事情的。」

  「小雪,沒想到一陣子不見,你居然變得這麼機靈。」

  「姐姐愛說笑,我本來就不蠢啊。」只是有時會忘東忘西,記不住書裡的內容而已,又不是腦袋有問題。

  冉驚蟄笑了笑,而後想到另一件茲事體大的事,她表情一沉,皺眉道:「可惜你今年沒辦法考了。」

  過去君王都是在考前三天才以密詔指定主考官,並在考試當天揭詔,是以考生入了闈場才知試主是誰。如今天子突然駕崩,新帝又未繼位,怕是無人可以指定主考官了。

  「是啊。」小雪說:「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國喪年,起碼在帝王下葬前,是不能舉行重大祭典或慶祝活動的,自然也包括科考。畢竟,先帝下葬,與新帝登基,都需要一段時間來安排,朝廷百事紛亂,必然無法顧及科考,看來今年是不得不停考了。

  要重新開科,最快也得等到新帝登基以後吧!

  雖然這麼想有點不道德,但,對於不用在今年赴考,冉小雪還是悄悄松了口氣。雖說是盡人事聽天命,可若真的考不上……那還真是有點難為情呢。

  失神半晌,忽聽見長輩們拍板定案,決定了入宮主持國喪的人選。

  正如預期的,是她父親冉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