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青春校園 > 向天真的女生投降 >
十六


  「雨果是大師,羅曼·羅蘭是大師,狄更斯是大師。」

  「你說的是什麼?我怎麼聽不懂啊!」冬瓜愁眉苦臉地問。

  「你當然不懂,你看的是什麼書?不就是武打、言情小說嗎?那些怎麼能和我說的這些大師比。」

  「你說的大師都幹什麼的?哪個門派的?」

  「我說你弱智啊!」披頭真想上前踹冬瓜一腳,「你腦子裡除了打打殺殺還有別的沒有?你是不是以為滿世界除了江湖野人就沒別人了。」

  「嘿!你什麼時候也來這個了,你我不就是江湖野人嗎?」

  披頭瞪著眼恨得直咬牙,他被冬瓜氣得說不出話來,喘了半天氣憋出一句:「滾!以後你大哥讀書時別來打攪。」

  各位讀者啊!當我把故事寫到這裡的時候,不知大家是否被故事所吸引。一本好書的力量有時候比一支軍隊的力量還要強大,在苦難深重的社會底層掙扎的人們,當思想被習俗和慣例捆住了手腳,不能伸張人性的善良和正義,不能把自然賦予自己的智慧和美好向這個世界展示,從而獲得應有的喝彩和認可的時候,邪惡和自卑、殘暴和醜陋就會毫不留情地佔據人們的心靈。從一個人內心肥沃、純潔的田野中孕育發芽的種子並不一定總是結出天真、淳樸、甘甜的果實。所以,讓我們理智地看待生活和社會吧,理智地看待我們身邊形形色色的為生存而奔波忙碌的人們,他們並不一定在做他們內心願意做的事情。

  姚蘭認為自己可以開始戀愛了。因為在她朦朧地意識到女性的角色,並被自己身體的啟蒙所困擾的時候,她就和所有她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一樣對異性有了好奇。這種自然賦予的力量是那樣強大,絲毫不因內心的純潔和質樸所壓抑,她儘管從來未曾被一個異性所追求,未曾受到很多與她一樣的女孩所經歷的被異性呵護或殷勤的行為,但她依然在青春年少的某個早晨從嚮往和憧憬的夢中醒來,她內心開始強烈地渴望被身邊心儀的男孩擁抱和追求。在中學的時候,她在經歷青春期的那些歲月裡,她的身體在長高的同時,體重卻不可抑制地同時增長起來,她拼命節食,希望能改變這種令她難堪的狀態從而向美麗可人的標準進發,但現實是她的胃口讓她無法做到心口一致,她身體對食物的要求讓她像生活的矮子一樣向困難和折磨投降,她總是在每次吃飽喝足後後悔不已。

  在青春期發育的少男少女們,很多人都有這種慘痛的經歷。當激素開始助長骨骼的快速生長和肌肉的延伸時,人的胃口也同時增長起來,尤其是發育旺盛的少年們,很多孩子身體開始變得臃腫、豐滿。但有一點可以告慰這些少年,也許當他們的青春期結束之後,如果能善於控制自己的習慣並從對食品的心理依賴中解脫出來,那麼往往這些少年會瘦削苗條起來,並有了青春少年時不曾有過的美麗的身段。

  姚蘭此時只有十八歲,是一個大學一年級淳樸、自然的女孩。她的心靈因為家庭的嚴厲管教和少女時代未曾有人追求而沒有過早的被世俗的風塵所污染,依然保持對美好事物天真幼稚的崇拜和尊敬。她喜歡簡·愛的執著和信念,喜歡她對愛情的堅貞並由此引發的不屈不撓的性格。她做夢都希望在她的生活中出現那麼個幽默調侃,對生活有睿智的認識並熱情如火,厭惡世俗的低級趣味並從內心充滿高尚情操和品德的男子走入她的世界中來。她從來未曾設想那會是一個白馬王子,一個英俊高大的小夥子,但她偏執地認為他必須是一個和她一樣具有品位和思想的男人,是充滿奮鬥勇氣並不斷孜孜進取的目光如炬的男子。

  就這樣,她在認為自己已經成熟,並可以戀愛的時候開始在她身邊尋找這樣的影子。她躺在床上回憶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年輕異性,評價他們的優劣並給他們做理智的定位。最後她圈定了一個她認為很不錯的男生,那是和她在同一個教室上大課的鄰班的一個個子中等、平時喜歡特立獨行具有藝術家氣質的男生。在認為自己可以嘗試與這個男孩接近並認為此種交往可以共同提高彼此思想和品德的認識後,她開始在內心培養愛情的種子了。

  經歷過鮮花美麗的季節,並從中品嘗過愛情芬芳美酒的男女們,是否能從我的敘述中得到同感呢?愛情,在它孕育的開始是充滿甜蜜和陶醉,隨之而來的就是焦躁的渴望,然後是疼痛和激情,最後則像夏天的冰川一樣融解,消失在人心廣袤的冰冷世界中去了。

  一個人愛情的全部就是那麼一次,在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探索中所體會到的從未曾體會的恐懼和戰慄,在成年後,在度過初戀走向徹底的成熟後,一切就剩世俗的欲念和肉體的追求了。純潔的心靈無論再怎麼強大,都必將在這種不可獲勝的角鬥中敗下陣來,最終變得腐朽、麻木和俗氣。

  姚蘭這顆純潔的心此時要奉獻給一個她未曾瞭解,並用自己天真的生活常識去解讀的男孩身上。於是,她開始有了一個轉變。從這一天開始,她就用心捕捉她的心上人,開始留意那個孩子的一舉一動。

  我們故事中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披頭的生活此時一如既往沒有根本的轉變,依舊是在他陰暗、晦澀的角落裡瘋狂地沉迷于文學大師的描述。這個在社會的熔爐裡歷練得像燧石一樣堅硬的男子,儘管有自己一套應付形形色色各類人的方法和計謀,但卻在這些天裡被另一個世界的思想所佔據了。這個世界的思想大師儘管還沒有洗白這個社會的棄兒,儘管還沒有力量能徹底清除掉他頭腦中的邪惡和污垢,但已經開始把持他的心靈。他像是睡醒了,有生以來第一次問自己到這個世界的目的,並希望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我是誰?我來幹什麼?我需要什麼?我的未來是什麼?他開始對自己提這些以前從來未曾想過的問題,並因為得不到令他完全信服的回答而苦惱。

  他從三本書中發現了另一個世界,他從來未曾接觸並意識到的世界。那是與他的生活徹底不同的世界,他僅僅是在那麼一刹那的比較中就倒塌了過去把持他的那個現實世界。他發現人還可以這樣生活,在他的腦海中通過自己不屈不撓的努力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結論,他開始認識到在這個人類構造的社會中,原始肉體的蠻力和勇敢是多麼低級,多麼幼稚可笑,原來頭腦的強大要比強壯的肌肉對自己有用得多。

  他在讀完羅曼·羅蘭的《約翰·克裡斯多夫》之後就立刻又出發去尋找精神食糧了。這次,他得到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斯妥夫人的《黑人籲天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