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青春校園 > 你在為誰學習 > |
二十五 |
|
學會傾訴與傾聽 要與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必須做好準備,保持溝通的管道暢通。首先要使自己成為父母可以信任的物件。這就要履行自己的責任,你的責任主要是學習,按時完成作業,在學業上取得好的成績,並不斷進步,然後在其他方面有好的表現,父母對你的表現滿意,自然就會對你產生信任感。你要儘量從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有的時候你可能無法接受父母的看法,但是你如果能體諒父母對你的關愛之心,就會理解父母的行為,你的心裡仍然會充滿感激之心,在這個時候你要表達對他們關心的感謝,使父母感到欣慰,父母就會主動與你交流。 與父母交流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有的時候交流的方法對交流的效果起著重要的甚至決定性的作用。根據研究,在溝通的方式中,肢體語言如表情、姿態、動作等起的作用最為重要,其次是說話的語氣,然後才是措詞。要注意將事件與人分開,不要和父母說像「你從來不看重我」、「你完全不負責任」這樣的話。 與父母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要發脾氣、頂嘴,更要避免不小心說出傷害父母感情的話。在父母批評或責駡自己時,即使父母批評的不對,你受到了委屈,也不要急著反駁,你要平心靜氣地先聽完父母的話,儘量去理解父母當時的心情,一方面父母是出於對自己的關心,另一方面也許父母在工作中遇到了難題,心情不好,所以對你的情況瞭解不夠。如果父母的批評中有一定的道理,要主動道歉,以得到父母的理解。 每天找一點時間,主動和父母談談自己的學校、老師和朋友,無論是高興的事還是不高興的事,都可以與他們一起討論,與父母分享你的喜怒哀樂,會使父母變得越來越關心你的情況。和你的父母多談一些他們關心的話題。除了學習,還可以說說家常,談他們感興趣的事,不要只關心自己所關心的。要尋找機會或創造機會與父母交流,可以幫助做家務,可以一起去做運動,可以一起看電視,邊做事情邊交流,會使交流更為自然。 除了傾訴之外,你還要學會做一個好的傾聽者。當你傾聽父母說的話的時候,你其實表達了許多東西,你是在向父母表明,他們對你而言是很重要的,你對他們所說的話很重視,你很關心他們的思想,你愛他們。在傾聽的時候,你要看著他們,一定要用你的心來傾聽,給他們適當的回應,讓他們知道你在傾聽,不要打斷他們的話,也不要改變話題。 要從父母需要什麼的觀點來達成自己的心願,不要總是想著「我要什麼」,還要想到父母會怎麼想,父母希望自己做什麼。你想買一台電腦,但是父母擔心你上網玩遊戲耽誤學習,影響學習成績。在這樣的時候,你就應該向父母說明電腦可以查閱資料,可以通過網路教育提高成績,即使玩遊戲,也會控制時間,作為學習的調劑,對智力、反應靈敏度也有一定的幫助。這樣就會避免一場爭論,使父母心甘情願地為你買電腦。再比如,父母拆看你的信,你如果以「隱私權」為「武器」,勢必會演化為一場衝突。你應該以溫和的語氣向父母說明自己想保留一點隱私,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表現使父母對自己放心,不做讓父母擔心的事情。 李建,希望你能夠理解父母,利用你學到的知識,採用上面的建議,主動與父母溝通。 你的大朋友 2006年8月10日 第十二章 鍛煉健康的身心,為愛你的人們而奉獻 三、心理健康,學習的助推器 大哥: 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回信,你這樣設身處地為我著想讓我感激不盡。這段時間以來,我一改以往懶散的習慣,把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鍛煉身體的時候鍛煉身體,我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以前上課時總是昏昏沉沉的,現在就不一樣了,連老師也很驚奇我的精神怎麼這樣好,這都是與我的鍛煉有關啊! 雖然取得了一點小進步,不過,我還是挺羡慕我們班的張琴同學,她的學習成績總是我們班上數一數二的,而且她經常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常常抱著大獎回來讓大家饞得不行,不僅如此,她的文學功底也是出奇地好,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拿到班上讀,而她呢,既不驕,也不躁,瀟灑得讓我羡慕死了。有一次,我再也忍不住向她討教其中的秘密,她便學著電視裡的廣告:「心情好,才是真的好!」我恍然大悟,原來一切可以這樣簡單啊! 我爺爺經常教導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要正確面對和妥善解決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挫折和坎坷。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心胸開闊。不要老是斤斤計較,要懂得「吃虧是福」的道理。最近聽一個醫生說現在好多病都是精神因素引起來的呢,人在精神焦慮或生氣的狀態下,很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以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功能性病變,要是控制不好還會出現一些不好的器質性病變,因此生氣其實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我終於領悟到,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體育鍛煉,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人是多麼重要。 有天在放學的路上,我和好友劉元也談論起這個問題,他跟我一樣,對於健康的理解也十分膚淺。我給他詳細地談到了你的信,他也漸漸理解到健康的真正含義。不過他認為,我們目前是學生,心理健康跟我們的關係不大,也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有些心理有疾病的同學學習成績也不差啊。再說,也沒見多少人在學生階段出現心理問題啊,報紙上所報導的,只是個別而已,其實沒那麼嚴重。我想說服他,但又不知道怎麼說,大哥,你認為他這種想法對嗎?我們到底要怎樣處理學習與身心鍛煉的關係呢? 祝你愉快! 李建 2006年10月3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