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王貴與李香香》和《漳河水》(2)


  當崔二爺領著白軍回村,支走了她的父親,強迫她成婚時,她的反抗意識猛然增長了,她的火辣辣的反抗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現。她憤怒地抓了崔二爺的「狗臉」「兩個血疤疤」;她當眾痛斥崔二爺,「有朝一日遂了我心願,小刀子紮你沒深淺!」在孤立無援被軟禁的情況下,她更加懂得了自己和王貴是命運相同,患難與共的夫妻,「五穀裡數不過豌豆圓,人裡頭數不過咱倆可憐!」她懷著更加急切的心情盼望革命勝利,盼望遊擊隊快打回來,把「狗腿子白軍一掃光」,「公仇私仇一齊報」。

  這些憤怒的反抗,表明了李香香思想的覺醒和成長,也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堅貞和對革命的嚮往。誠然,李香香是帶著不同于王貴的女性的特點來反抗舊社會和追求革命勝利的,這是作品反映的實際情況,我們不應該忽略或者抹殺她身上這些反抗性的特點。這個形象在當時是很有典型意義的,她是千百萬勞動婦女的代表,在她身上,體現了廣大婦女要求婚姻自主、忠實於愛情的美好願望,也反映了她們渴望革命勝利的急切心情。

  作品對地主階級代表人物崔二爺的刻劃也是生動的。他形象醜惡,內心更狠毒狡詐,他依仗偽政權,勾結偽軍,豢養走狗,自立反動武裝,任意草菅人命,妄圖霸佔李香香。他幹了種種罪惡勾當,正說明了他是腐朽的封建統治的社會支柱,是廣大農民兇惡的敵人。在土地革命烈火面前,他極端恐慌,極為頑固,也極其愚蠢,進行了瘋狂的掙扎和反撲。

  最後,他和他拚命維護的腐朽的封建統治,一起遭到了覆滅的下場,這是歷史的必然。作品是通過他自身的合乎生活邏輯的言論和行動來揭示地主階級反動本質的,誇張和漫畫的藝術手段的運用,並沒有使形象脫離生活真實,這是一個有個性特徵的反面形象,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化的反面人物。

  王貴和李香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參加了革命鬥爭的覺醒了的農民形象。他們為了自己的和階級的利益進行了勇敢的勝利的鬥爭,他們對於革命的擁護,是發自內心的。這樣豐滿生動的藝術形象的成功塑造,本身就是對於人民革命勝利的讚歌。這樣的形象在新詩作品中出現,意義尤其重大。自「五四」以來,我國新詩創作經歷了長期的演進和變化,其間經歷了許多鬥爭。革命的詩人們,為了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歌唱他們的英勇鬥爭,作過許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革命詩歌存在一個相當普遍的缺點,就是從藝術形式、語言到思想感情的知識份子氣,與勞動群眾還有著較大的距離。

  自從延安文藝整風以後,毛澤東同志的《講話》給廣大文藝工作者指出了一條與群眾相結合的道路,使革命文藝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王貴與李香香》較之《兄妹開荒》、《白毛女》、《李有才板話》等優秀的人民文藝作品的出現雖然要晚一點,但它在詩歌創作上運用勞動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反映他們的鬥爭生活,並塑造了如此豐富生動的藝術形象,不能不說是一個劃時期的創造性貢獻。郭沫若稱讚這首詩是「人民翻身」到「文藝翻身」的「響亮的信號」(注:《〈王貴與李香香〉序》),道理也正在這裡。

  整個作品將近一千行,全部採用陝北民間流傳的「信天遊」寫成,可以說是開風氣之先。「信天遊,不斷頭」,它常常是由兩句組成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短小抒情詩,聯唱起來,變化多端,需要駕馭能力。詩人對於這種民歌作過大量的搜集和深入的研究,並由此得到啟發,決定採用這種形式來描寫這個「三邊民間革命歷史故事」。作品相當於把幾百首「信天遊」連綴成章,運用得十分圓熟自如,使得詩作在革命的政治內容和民族形式的運用方面相當完美地統一起來。這是作者遵照《講話》精神,深入鬥爭生活,向群眾學習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在表現手法上,作品也從民歌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這採用了民歌中許多精彩的句子,在描寫人物形象和表達主題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比興手法的運用,本是「信天遊」的特點。作品對此作了多方面的吸收,在具體運動上,也呈現活潑多姿的狀態。比興常常用在每節詩的首句,興中有比,因比而起興。如果首句是敘述句,第二句必須用「比」,否則詩句便顯得呆板不形象,作品是力求避免這種情況的。

  此外,同一個事物還可引出多種比興意義來,比如「山丹丹開花紅姣姣」,是興中有比,為下句讚美香香人材起興作比的。「山丹丹花來背窪窪開」,也是興中有比,是為剛剛開始的「交好的心思」不能公開而起興作比的。作品對於比喻的運用,不但精彩貼切,而且運用得很廣泛很自如,這就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表現力。詩句的節奏流暢明快,同時也顯得自然和諧,沒有生澀幹硬的毛病。這些都說明作者對於這種民歌形式和群眾語言很熟悉很瞭解,善於從中吸取營養,致使作品的語言在樸素中具有形象美、音樂美的特點,成為真正藝術化了的詩歌語言。

  這個作品在當時出現,確如陸定一同志所指出的,從內容到形式都「出來了新的一套」,它在詩歌創作領域裡「表示了新民主主義文藝運動對於封建的買辦的反動的文藝運動的勝利」(注:陸定一:《讀了一首詩》,1946年9月28日《解放日報》)。這是在《講話》精神照耀下產生的第一首優秀的人民的詩篇。

  《漳河水》是這個時期產生的另一首優秀長詩。作者阮章競,出生於廣東中山縣一個貧苦家庭,抗戰前即參加革命工作。一九三八年到太行山區,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寫過許多劇本。一九四七年春,連續創作了長詩《圈套》和《送別》、《盼喜報》等短篇詩作,受到人們的注意和稱讚。《圈套》一詩作者標明是「俚歌故事」。這詩確實是用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寫成的,簡明樸實,不事誇張,反映了土地改革運動中尖銳複雜的階級鬥爭,揭露了地主階級「好皮好面藏黑心」的反動陰謀,也如實地寫出了農民群眾身上存在著傳統思想的影響和某些缺點。階級敵人正是利用了舊傳統思想的影響,展開了反攻倒算的罪惡活動。經過鬥爭,敵人的陰謀破產了,人民群眾勝利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