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 上頁 下頁
黃春明簡介


  黃春明,1935年出生于臺灣宜蘭縣羅東鎮,屏東師範學院畢業。

  黃春明很小就失去了母親,初中時因受不了繼母的虐待,在一個夜晚爬上由宜蘭開往臺北的貨車,開始了他獨立奮鬥的生涯。後來他考取了臺北師範,卻因他有時情緒不安而影響了學業。他撕過學校的佈告,用椅子砸過教官,用拳頭打過校工,因此他再也呆不下去,便轉到台南師範,又轉到屏東師範,總算勉強完成了學業。他做過小學教員、電器行學徒、通信兵、電臺編輯、廣告企劃、電影編劇、愛迪達公司經理,也賣過便當(速食飯盒)、拍過電視紀錄片。目前擔任豐泰關係企業文化基金會董事。

  1962年3月開始向《聯合報》副刊投稿,當時該副刊主編為林海音。後陸續發表小說。1966年4月在《幼獅文藝》發表《男人與小刀》震驚臺灣文壇。處女作《男人與小刀》浸漬著存在主義哲學,宣洩生存的荒謬感,認為只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脫。黃春明還是7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的主將,被譽為「標準的鄉土作家」,作品多反映農民、小市民生活,同情與關懷卑微的「小人物」命運,揭露殖民經濟給臺灣人民帶來的問題。

  到為《文學季刊》寫稿時,他已掙脫現代主義的蒼白和孤絕,面向臺灣社會的底層,懷著同情將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貧困淒苦無告的處境進行藝術的揭示,以關切的心情描寫為保持做人尊嚴而奮鬥的「小人物」,相繼寫出了《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鑼》等作品。《看海的日子》中的白梅,因為家境貧困,14歲就淪落風塵,但她不甘於污泥般的生活,把自己獻給一個老實的漁民以後,抱著新生的希望與過去訣別。《兒子的大玩偶》中的坤樹,忍受著充當「廣告人」的種種艱辛,把準備墮胎的兒子生養下來,表現了深沉的父愛。《鑼》是黃春明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小說主人公憨欽仔原來有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打鑼告示。由於時代的前進,打鑼被淘汰了。憨欽仔陷入了困頓,但這時他仍不忘要保持自己的尊嚴,甚至以謊言和阿Q的精神勝利法來自欺欺人。卑賤的「小人物」,自有其美好的心靈,黃春明珍視而細心地挖掘這一點。

  他的作品有《鑼》、《癬》、《兒子的大玩偶》、《我愛瑪莉》、《兩個油漆匠》、《看海的日子》、《蘋果的滋味》、《莎喲那拉·再見》等。其中電影劇作有1983:《看海的日子》,1985:《沙喲哪拉,再見》,1989:《兩個油漆匠》、《我的名字叫蓮花》。 其中《看海的日子》、《莎喲那拉·再見》,既是臺灣地區中國當代文學的名篇,也是臺灣鄉土文學的代表作。他的小說曾多次改編為電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