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釧影樓回憶錄 | 上頁 下頁
十二、我的近視眼


  近視眼有遺傳性嗎?在我的直系上,是一個問題。說它有遺傳性嗎?我的父母,都不是近視眼,我的祖父、祖母,也不是近視眼,何以我是近視眼呢?說它是沒有遺傳性嗎?何以我的兒女中,很多近視眼呢?雖然他們深淺不一。而且我是近視眼,他們的母親也不是近視眼呀!

  我在八九歲的時侯,近視眼就顯露了,遠的東西看不出,近的東西,雖極纖細的也能明察秋毫。祖母那時便抱怨我開蒙的陳先生,她說:在我初學寫字的時候,每到下午四五點鐘放學時候,便寫字了(起初描紅,先生還把筆,後來寫書法,以薄紙印寫)。書房中牆高庭小,垂暮時光,光線不足,所以出了毛病。但其實不然,私墊中習字,都是在這個時候的。

  那末說近視眼是先天關係,既不儘然,後天關係,那是有的。當我在八九歲的時候,文理已經略通,便喜歡看小說書,而這些小說書,又都是那種木刻小字的書,有的是那種模糊不清的麻沙版,看起來是很費目力的。我記得我的外祖家中,有一間屋子,他叫做東書房的,這裡有一口書櫥。有一天,我在這書櫥中,翻出幾本書來一看,全都是小說,有「封神榜」、「列國志」、「說唐」、「隋唐」、「嶽傳」之類,發見了這個奇秘。大為喜悅,好似後來人家發見了敦煌石室一般。因此不到外祖家則已,去了,總是躲在東書房裡看書,而這個東書房甚為黑暗,夏天蚊蟲成市,我總是不聲不響,在裡面看書,這定然與我的眼睛有關係。

  談起看小說,我的正當看小說,還在九歲時候吧?家中有一部殘缺的「三國演義」,也是從一隻舊書箱裡翻出來的,我見了如獲至寶。起初是愉偷摸摸的看,因為從前小孩子不許看小說的,除了看正史以外,不許看野史。後來被父親發見了,說是看「三國演義」無妨,非但不禁止我看,而且教我每天要圈點幾頁。(從前有許多書,都沒有圈點的,自己加以圈點,也分句讀;人名、地名,也在旁邊加上一竪,與現在新符號也差不多。)

  不過看章回小說,看了前一回,便要知道後一回怎麼樣?每天晚上圈幾頁,怎能過癮呢?於是仍舊想法子偷看了,最好的時間,是在大便時,大便已經完了,可以超來了,但是依舊坐在馬桶上(這個名稱,蘇人稱為「孵馬桶」),偷看「三國演義」。不久,被祖母知道了,大罵一頓,說道:「你在馬桶上看關聖帝君的事,真是罪過,將來要瞎了眼睛。」實在說,在馬桶上看書,總是光線不足,有損眼睛。不想後來成了習慣,在大便時,不論什麼書,終要取一本在手中閱看。

  既而上海出了那種縮小的石印書,最是損人眼睛,而且那些出版商,還印出了許多「大題文府」,「小題文府」、「試帖詩集腋」等等書籍,那是搜集了前人所作的八股文、八韻詩,以供人抄襲獺祭之用,這是他們一種投機事業。印出來的字,小得比蠅頭蚊腳,還要纖細,有的必須用了顯微鏡,方可以看得出。這些書都是為了考試時,便於夾帶用的,所以銷場奇好。

  但是看這些小字書,很傷目力,當時一大半的近視眼,都是由此養成。尤巽甫姑丈,最痛恨這些石印的八股八韻書籍。他的批評,說這種書,不但傷害青年的目力,而且看了這等書,足以汨沒性靈。譬如一個先生,出了一個題目,要教他的學生,做一篇文章。這須要自出心裁,把思路展開,然後才能做成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因為自己做不出,不肯去想,於是去翻前人所做的文字,這個思想就把它關住了。那時不但剿襲他的意思,還剿襲他的成文,自己就一輩子沒有思想了。所以巽甫姑丈說:「這些刻出來的石印書,傷害眼睛還小,傷害性靈更大呢。」

  不過我對於那些石印書,受害還輕,因為我沒有錢去買什麼石印書呢。但石印書有許多很適用的,譬如像「詩韻合璧」之類,我曾有一部,覺得很為便利,有些工具書,都靠了石印本而利用。如其它的許多木版書,卷帙浩繁,攜帶不便,卻經過了縮小石印,便成了袖珍本了。譬如說吧:像「史記」、「前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人家稱為四史,若是木版的,要裝好幾隻書箱,現在可以縮成幾部書,那是多麼便利呢。

  我在十歲那一年上,就有一副眼鏡了。那件事,是我牢牢記著的。因為我是近視眼,看見人家戴眼鏡,頗為羡慕。親友中也有近視眼的,把他們卸下來的眼鏡張望著,頗覺明亮。我久有此意,要想有一副眼鏡。但小孩子怎能戴眼鏡,在當時是不許的,要被大人所呵斥。

  就在那年的秋天,父親為了獎勵我讀書,他允許帶找去看一次戲。不過有兩個條件,第一件,要那天是先生放學,不能因為娛樂而曠課。第二件,也要他自己有空工夫。於是我只有等待,等待到那一天,先生果然放學了。至於父親有空工夫,那是不成問題的,他近來本來不太忙,即使有事,他也會帶我去的。

  父親對於兒童不能失信,因此催著早早吃午飯,便到城隍廟前那家戲館來了(那時蘇州城內,只有一家戲館,唱文班戲,文班戲即是昆劇)。誰知到了戲館門前,冷落無人,鐵閘也關起來了。這是什麼緣故呀?一問鄰近,方知今日是忌辰。所謂忌辰者,便是那一天是清朝歷代皇帝皇后的死忌,這一天,照例不許演戲的。可是我卻覺得很是失望了,好容易一直盼望,得到今天,才有這個機會,結果是為了忌辰而停鑼,我的懊喪,真是要眼淚掛出來了。

  父親卻安慰我道:「這一次遇到了忌辰,還有下一次呢。」又道:「你不是想有一副眼鏡嗎?」於是我們父子兩人,便到穿珠巷來(穿珠巷在蘇州閶門內,蘇人又呼它為專諸巷,那裡都是眼鏡店,蘇州人有句謎語道:「穿珠巷配眼鏡,各人的眼光不同」)。我那天就配了一副玳瑁邊的眼鏡,這時,外國貨的眼鏡,還未流行到中國來,我的這副眼鏡,全是國貨,而且全用手工製成的,不是玻璃,面是水晶,價值墨西哥洋銀一元。回到家裡,我非常高興。把看戲逢著忌辰的失望,全忘懷了。戴著眼鏡去見祖母,祖母說:「小孩子不能戴眼鏡,只怕愈戴愈深,藏起來,到要看遠處的地方才戴罷。」

  不但小孩子不能戴眼鏡,蘇州那些所謂書香人家的子弟,雖然近視眼很多,年輕時也不大許戴眼鏡。說也可笑!他們希望在科舉上發達,預備將來見皇帝,什麼引見,召見之類,都是不許戴眼鏡的。我有一位朋友,他祖上是做過大官的,卻是個高度近視眼。有一天,皇帝在便殿召見,那皇帝東向而坐,對面卻安一面大穿衣鏡面的屏風,他糊裡糊塗,只向那面大穿衣鏡面前跪了。太監看見了,掩口而笑,把他拉過來,說道:「皇上在這裡。」因為他是大臣,不加譴責,但是皇帝心裡終覺得不高興,臣子不免就吃虧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