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談虎集 | 上頁 下頁
別名的解釋


  近來做文章的人大抵用真姓名了,但也仍有用別名的,——我自己即是一個,——這個理由據我想來可以分作下列三種。

  其一最普通的是怕招怨。古人有言,「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現在更不勞重複申明。我的一個朋友尋求社會上許多觸齧的原由,發明了一種「私怨說」。持此考究,往往適合;他所公表的《作揖主義》即是根據於「私怨說」的處世法,雖然因了這篇文章也招了不少的怨恨。倘若有人不肯作揖而又怕招怨,那麼他只好用一個別名隱藏過去,雖然這也情有可原,與匿名攻訐者不同,但是不免覺得太沒有勇氣了。

  其二是求變化。有些人擔任一種定期刊的編輯,常要做許多文章,倘若永遠署一個名字,那麼今天某甲,明天又是某甲,上邊某乙,後邊又是某乙,未免令讀者減少興趣,所以用一兩個別名把它變化一下,我們只須記起最反對用別名的胡適之先生還有「天風」等兩三個變名,就可以知道這種辦法之不得已了。

  其三是「不求聞達」。這句話或者似乎說的有點奇怪,應得稍加說明。近來中國批評界大見發達,批評家如雨後的香菇一般到處出現,尤其是能夠漫駡者容易成名,真是「一覺醒來已是名滿天下」;不過與擺倫不同的,所謂成名實只是「著名」(Notorious)罷了。有些人卻不很喜歡「著名」,然而也忍不住想說話,為力求免於「著名」,被歸入「批評(或雲評騭或雲平論)家」夥裡去的緣故,於是只好用別名了。我所下的考語「不求聞達」雖似溢美之詞,卻是用的頗適當的。

  至於我自己既不嘲弄別人,也不多做文章,更不曾肆口漫駡,沒有被尊為「批評家」的資格,本來可以不用別名;——所以我的用別名乃是沒有理由的,只是自己的一種Whim罷了。

  (十二年十二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