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魯迅的青年時代 | 上頁 下頁
魯迅與范愛農


  魯迅與范愛農——這兩個人的緣分真是很奇特的。他們是同鄉留日學生,在日本住上好幾年,只在同鄉會上見過面,主張雖同而說話不投,互相瞪眼而別。這在《朝花夕拾》末篇《范愛農》中說的很是具體,時為光緒丁未即一九〇七年,陰曆五月二十六日徐伯蓀在安慶起義,殺了恩銘,旋即被害,六月初五日秋瑾也在紹興被殺,同鄉會議就是為的討論這事,所以時期該在陽曆七月吧。匆匆過了五年,辛亥(一九一一)革命成功,紹興軍政府任命魯迅為本地師範學堂(其時尚未改稱學校)校長,范愛農為學監,兩人第二次見面,成為好友。

  因為學堂與魯迅故家相距不到一裡路,在辦公完畢之後,范愛農便戴著農夫所用的卷邊氊帽,下雨時穿著釘鞋,拿了雨傘,一直走到「裡堂前」,來找魯迅談天。魯老太太便替他們預備一點家鄉菜,拿出老酒來,聽主客高談,大都是批評那些「呆蟲」的話,老太太在後房聽了有時不免獨自匿笑。這樣總要到十時後,才打了燈籠回學堂去,這不但在主客二人覺得愉快,便是老太太也引以為樂的。但是「好景不常」,軍政府對於學校本不重視,而且因為魯迅有學生在辦報,多說閒話,更是不高興,所以不久自動脫離,兩人就連帶去職了。

  一九一二年元旦,南京政府成立,蔡孑民任教育部長,招魯迅去幫忙,匆匆往南京,這兩位朋友只聚會了兩個月光景,又複永遠分別了。范愛農失業後,在紹興杭州間飄泊了幾時,終於落水而死,魯迅那篇文章便是紀念他而作的。這件事說起來已經很古,因為中間經過了四十多年了。可是事有湊巧,近時忽然無意中找著了好些重要的材料,可以稍加說明。這乃是范愛農的幾封信,都是在那時候寄給魯迅的。其一是三月二十七日從杭州所發,其文云:

  「豫才先生大鑒:晤經子淵,暨接陳子英函,知大駕已自南京回。聽說南京一切措施與杭紹魯衛,如此世界,實何生為,蓋吾輩生成傲骨,未能隨波逐流,惟死而已,端無生理。弟于舊曆正月二十一日動身來杭,自知不善趨承,斷無謀生機會,未能拋得西湖去,故來此小作勾留耳。現因承蒙傅勵臣函邀擔任師校監學事,雖未允他,擬陽月杪返紹一看,為偷生計,如可共事,或暫任數月。羅揚伯居然做第一科課長,足見實至名歸,學養優美。朱幼溪亦得列入學務科員,何莫非志趣過人,後來居上,羨煞羨煞。令弟想已來杭,弟擬明日前往一訪。相見不遠,諸容面陳,專此敬請著安。弟范斯年叩,二十七號。《越鐸》事變化至此,恨恨,前言調和,光景絕望矣。又及。」

  這裡需要說明的,如傅勵臣即《朝花夕拾》中所說後任校長孔教會會長傅力臣,朱幼溪即都督府派來的拖鼻涕的接收員,羅揚伯則是所謂新進的革命黨之一人。《越鐸》即是罵都督的日報,系魯迅學生王文灝等所創辦,不過所指變化卻不是報館被毀案,乃是說內部分裂,李霞卿等人分出來,另辦《民興報》,後來魯迅的《哀範君》的詩便是登在這報上的。末後說到我往杭州事,那時浙江教育司(後來才改稱教育廳)司長是沈鈞儒先生,委我當本省視學,因事遲去,所以不曾遇見愛農。魯迅往南京去,大概在三月末回家過一趟,隨後跟了政府移往北京。他的壬子日記從五月開始,所以這一段事情無可查考,日記第一天是五月五日,說「舟抵天津」,想來該是四月末離紹的吧。在這以前,魯迅和范愛農應當在家裡會見過,可是這也毫無記憶了。

  第二封信的日期是五月九日,也是從杭州寄出,這在壬子日記上有記錄,「五月十五日上午得范愛農信,九日自杭州發。」其文云:

  「豫才先生鈞鑒:別來數日矣,屈指行旌已可到達。子英成章已經卸卻,弟之監學則為二年級諸生斥逐,亦於本月一號午後出校。此事起因雖為飯菜,實由傅勵臣處置不宜,平日但求敷衍了事,一任諸生自由行動所致。弟早料必生事端,惟不料禍之及己。推及己之由,則(後改為『現悉統』)系何幾仲一人所主使,唯幾仲與弟結如此不解冤,弟實無從深悉。蓋飯菜之事,系范顯章朱祖善二公因二十八號星期日起晏,強令廚役補開,廚役以未得教務室及庶務員之命拒之,因此深恨廚役,唆令同學于次日早膳,以飯中有蜈蚣,冀泄其忿。時弟在席,當令廚役掉換,一面將廚役訓斥數語了事。

  詎范朱等忿猶未泄,于午膳時複以飯中有蜈蚣,時適弟不在席,傅勵臣在席,相率不食,(但發現蜈蚣時有半數食事已畢,)堅欲請校長嚴辦廚房,其意似非撤換不可。傅乃令諸生詢弟,弟令廚役重煮,學生大多數贊成,且宣言如菜不敷,由伊等自購,既經範某說過重煮,定須令廚役重煮。廚役遂複煮,比熟已屆上課時刻,乃請諸候選教員用膳,請之再三,而胡問濤朱祖善范顯章趙士瑹等一味在內喧擾不來。勵乃囑弟去喚,一面搖鈴,令未飽者趕緊來吃,其餘均去上課。弟遂前往宣佈,胡問濤以菜冷且不敷為詞,弟乃雲前此汝等宣言菜如不敷,由汝等自備,現在汝等既未備,無論如何只有勉強吃一點。胡等猶複刺刺不已,弟遂宣言,不願吃又不上課,汝等來此何干,此地究非施飯學堂,(施飯兩字系他們所出報中語,)如願在此肄業,此刻飯不要吃了,理當前去聽講,否則即不願肄業,盡可回府,即使汝等全體因此區區細故願退學亦不妨。於是欲吃者還赴膳廳,其已畢者去上課。昨晨早膳,校長俟諸生坐齊後乃忽宣言,此後諸生如飯菜不妥,須於未坐定前見告,如昨日之事可一不可再,若再如此,決不答應。諸生複憤,俟食畢遂開會請問校長,以罷課為要挾,此時系專與校長為難,未幾乃以弟昨日所雲退學不妨一語為詞,宣言如弟在校,決不上課,系專與弟為難,延至午後卒未解決。

  弟以弟之來師範非學生之招,系校長所聘,非校長辭弟,非弟辭校長,決不出校,與他們尋開心。學生往告訴幾仲,傍晚幾仲遂至校,囑校長辭弟,謂范某既與學生不洽,不妨另聘,傅未允,怏怏去。次日仍不上課,傅遂懸牌將胡問濤並李銘二生斥退,(此二生有實據,系與校長面陳換弟,)胡李遂與趙士瑹朱祖善等持牌至知事署,並告幾仲。幾仲遂于午後令諸生將弟物件搬出門房,幾仲亦來,(並令大白暨文灝登報,)弟適有友來訪,遂與偕出返舍。刻因家居無味,于昨日來杭,冀覓一棲枝,且如是情形(案此四字下文重複,推測當是『陳子英』之誤寫)亦曾約弟同住西湖閒遊,故早日來杭,因如是情形現有祭產之事,日前晤及,雲須事畢方可來杭也。專此即詢興居,弟范斯年叩,五月九號。諸鄉先生晤時希為候候。蒙賜示希寄杭垣江門局內西首範宅,或千勝橋宋高陶巷口沈馥生轉交。」

  第三封信是在四天后寄出的,魯迅日記上也有記錄云:「十九日夜得范愛農信,十三日自杭州發。」其文云:

  「豫才先生賜電:陽曆九號奉上一緘,諒登記室。師校情形如是,紹興教育前途必無好果。頃接子英來函雲,陳伯翔兄亦已辭職,伯翔境地與弟不相上下,當此雞鶩爭食之際,棄如敝屣,是誠我越之卓卓者,足見閣下相士不虛。省中人浮於事,弟生成傲骨,不肯鑽營,又不善鑽營。子英昨來函雲,來杭之約不能實踐,且以成章校擅買錢武肅王祠餘地,現錢靜齋父子邀同族人,出而為難,渠雖告退,似不能不出為排解,惟校董會長決計不居,並雲倘被他們纏繞不休,或來杭垣一避。如是情形弟本擬本日西歸,惟昨訪沈馥生,詢及紹地種種,以弟返紹家居,有何興味,囑弟姑緩歸期,再赴伊寓盤桓一二旬,再作計較,刻擬明後日前往。如蒙賜示,乞徑寄千勝橋宋高陶巷口沈寓可也。專此即詢興居,弟范斯年叩,五月十三號。」

  關於這兩封信我們來合併說明一下。陳子英名溶,與徐伯蓀相識最早,是革命運動的同志,范愛農沈馥生則是徐的後輩,一同往日本去的。陶成章資格更老,很早就在連絡會黨,計劃起事,是光復會的主幹,為同盟會的陳其美所忌,於壬子一月十三日被蔣介石親手暗殺於上海。他的友人同志在紹興成立一個「成章女學校」,給他作紀念,陳子英有一個時期被推為校董會長。何幾仲系《阿Q正傳》中所說「柿油党」(自由黨)的一個重要人物,當時大概是在做教育科長吧。陳伯翔是魯迅教過書的「兩級師範學堂」的畢業生,在師範學校任課,因為范愛農被逐的事件,對於校長和學生都感覺不滿,所以辭職表示反對。這表示出他是有正義感的人物,范愛農信裡稱讚的話不是虛假的。魯迅日記中此後還有一項云:「六月四日得范愛農信,三十日杭州發。」只可惜這一封信現在找不到了。

  范愛農後來落水而死,那時的事情有點記不清了,但是查魯迅的壬子日記,還可以找出一點來。七月項下云:「十九日晨得二弟信,十二日紹興發,雲范愛農以十日水死。悲夫悲夫,君子無終,越之不幸也,於是何幾仲輩為群大蠹。」又云:「二十二日夜作韻言三首,哀範君也,錄存於此。」

  其一

  風雨飄搖日,余懷范愛農。
  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
  奈何三月別,遽爾失畸躬。

  其二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
  狐狸方去穴,桃偶盡登場。
  故里彤雲惡,炎天凜夜長。
  獨沉清洌水,能否洗愁腸?

  其三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猶酩酊,微醉自沉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
  故人雲散盡,我亦等輕塵。

  這三首是根據二十三日寄給我的原稿,有二三處與日記上不同,卻比較的好,可見系改定本,如其二的第四句末原作「已登場」,第五句作「寒雲惡」,第七句作「清泠水」,則嫌平仄未葉了。稿後附記四行云:「我于愛農之死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釋然。昨忽成詩三章,隨手寫之,而忽將雞蟲做入,真是奇絕妙絕,辟曆一聲,群小之大狼狽。今錄上,希大鑒定家鑒定,如不惡乃可登諸《民興》也。天下雖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豈能已於言乎。二十三日,樹又言。」

  魯迅哀範君的詩很是悲憤,附記卻又雜以詼諧,所雲大什麼家及天下仰望,皆是朱幼溪的口吻,這裡加以模仿的。日記八月項下云:「二十八日收二十一及二十二日《民興日報》一分,蓋停版以後至是始複出,余及啟孟之哀范愛農詩皆在焉。」

  魯迅的朋友中間不幸屈死的人也並不少,但是對於范愛農卻特別不能忘記,事隔多年還專寫文章來紀念他。這回發見范愛農的遺劄,原是偶然,卻也是很特別的,使得我們更多的明瞭他末年的事情,給魯迅的文章做注解,這也正是很有意思的事吧。

  (《文匯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