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魯迅的故家 | 上頁 下頁 |
八〇、風俗異同 |
|
鄉下墓祭一年間共有三次。這種風俗在中國雖是大同,卻多有小異,現在且來簡單的說一下子。據顧鐵卿的《清嘉錄》卷一雲,「上年墳,攜糖茶果盒展墓,謂之上年墳。」注引錢塘黃書崖詩,按語雲,「蓋杭俗上年墳多以肴饌楮鏹,吳俗則糖茶果盒而已。」又卷三雲,「上墳,士庶並祭祖先墳墓,謂之上墳,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道遠則泛舟具饌以往,近則提壺擔盒而出,挑新土,燒楮錢,祭山神,奠墳鄰,皆向來之舊俗也。凡新娶婦,必挈以同行,謂之上花墳。」注中引《程氏遺書》,謂「拜墳十一月拜之,感霜露也,寒食則從常禮祭之」,但卷十一中無此一項,可見吳中沒有這種風俗。 範嘯風《越諺》卷中風俗部下列有三項,其一雲,「拜墳歲,上元之前,兒孫數人,香燭紙錠謁墓。」其二雲,「上墳,即掃墓也,清明前後,大備船筵鼓樂,男女兒孫盡室赴墓,近宗晚眷助祭羅拜,稱謂上墳市。」其三雲,「送寒衣,十月祭墓之名,亦數人而已。」這裡會稽的送寒衣為吳中所無,雖然與宋朝河南的風俗倒是相近的,拜墳歲又跳過了杭州而與蘇州相同,假如廣泛的調查比較起來,這倒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就百草園的舊例來說,拜墳歲的辦法倒是與黃書崖所說相合的,關於上墳可以說大旨都是一致,但是異同也仍不能免。例如同是住于東陶坊的人家,在百草園西邊的梁家和迤東河南岸的壽家即三味書屋,他們掃墓的儀式便截不相像,兩者都出於顧範的記錄之外。百草園的近鄰有一個名叫四十的,以搖船為生,他有一兩隻中船小船,屢次送梁家壽家去上墳,據他所說梁家儀式繁重,上午早到墳頭,從獻面盆手巾,茶碗煙袋起,演到吃中飯,要花上小半天工夫,壽家則用小船,父子二人祭畢下舟,懷中各出燒餅兩個,吃了當飯,雖然沒有說明,大概只備香燭紙錠,並無什麼食品的。這固然是極端的例,但湊巧都在會稽的同一個街坊內,正是難得,至於周家那是極平常的一般的辦法,與顧範二家所記大抵相同,或者可以說是最沒有特色的一種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