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秉燭談 | 上頁 下頁
人境廬詩草(2)


  四卷本中有二十四題全刪,共六十首,題目存留而刪去其幾首者有十六項,其最特別的是刪改律詩為絕句,計有三項。卷一中《聞詩五婦病甚》云:

  「中年兒女更情長,宛轉重吟婦病行。四壁對憐消渴疾,十洲難覓反魂香。每將家事探遺語,先寫詩題說悼亡。終日菜羹魚醬外,帖書乞米藥鈔方。」

  刻本只存首尾兩聯,中四句全刪。《為梁詩五悼亡作》及《哭張心穀》亦均如是,後者本有六首,其第三刪改為七絕,即刻本的第一首是也。全刪的詩在卷一中有《榜後》四首,《無題》三首,《遊仙詞》八首,皆可注意。今錄《遊仙詞》於下,其後即列癸酉追和羅少珊詩,蓋是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所作:

  新聲屢奏鬱輪袍,混入群仙亦足豪,
  夜半寥陽呼捉賊,九天高處又偷桃。

  招搖天市鬧喧嘩,上界年年蔔榜花,
  貫索囷倉齊及第,群仙校對字無差。

  貝宮瑤闕矗千層,欲上天梯總未能,
  但解淮王煉金術,便容雞犬共飛升。

  上清科鬥字猶存,檢點琅函校舊文,
  親寫綠章連夜奏,微臣眼見異風聞。

  臣朔當年溺殿衙,頗煩王母口齎嗟,
  金盤玉碗今盛矢,定比東方罪有加。

  星宮昨夜會群真,各自燃犀說舊因,
  不識騎驢張果老,是何蟲豸是前身。

  新翻妙曲舞霓裳,何故人間遍播揚,
  分付雛龍慎防邏,不容擫笛傍紅牆。

  懊儂擲米不成珠,十斛珠塵又賭輸,
  至竟如何施狡獪,親騎赤鳳訪麻姑。

  又卷三中刪去在日本所作詩二十二首,其中有「浪華內田九成以所著名人書畫款識因其友稅關副長葦原清風索題,雜為評論,作絕句十一首」,注雲,「仿漁洋山人論詩絕句體例,並附以注。」

  也是頗有意思的,不知何以刪去。還有好些有名的詠日本事物的詩,如刻本卷三中的《都踴歌》,《赤穗四十七義士歌》等,抄本裡也都沒有,難道是後來補作的麼,還是當初忘記編入,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法子解決,現在只好存疑。

  部分的刪去的詩以卷一為多,如《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八首刪其四,《二十初度》四首刪其三,《寄和周朗山》五首刪其四,《山歌》十二刪其四,《人境廬雜詩》十刪其二,皆是。今舉《雜詩》的第九,十兩首為例:

  扶筇訪花柳,偶一過鄰家。高芋如人立,疏藤當壁遮。絮談十年亂,苦問長官衙。春水池塘滿,時聞閣閣蛙。

  無數楊花落,隨波半化萍。未知春去處,先愛子規聲。九曲欄回繞,三叉路送迎。猿啼並鶴怨,慚對草堂靈。

  至於《山歌》的校對更是很有興趣的事。抄本有十二首,刻本九,計抄本比刻本多出四首,而刻本的末一首卻也是抄本中所沒有的。這裡碰巧有羅氏所藏黃君的手寫本,共有十五首,比兩本都早也更多,而且後邊還有題記五則,覺得更有意思。今依手寫抄錄,略注異同於下:

  自煮蓮羹切藕絲,待郎歸來慰郎饑,為貪別處雙雙箸,只怕心中忘卻匙。案此首三本皆同,以後不復注明。饑字各本均如此,當依古直箋作饑。

  人人要結後生緣,儂要今生結眼前,一十二時不離別,郎行郎坐總隨肩。案,第二句抄本刻本均作儂只今生結目前。

  買梨莫買蜂咬梨,心中有病沒人知,因為分梨故親切,誰知親切更傷離。

  送郎送到牛角山,隔山不見儂自還,今朝行過記儂恨,牛角依然彎複彎。案,手寫本第二句以下原作望郎不見儂自還,今朝重到山頭望,恨他牛角彎複彎,後乃塗改如上文。刻本中無,抄本自還作始還,彎複彎作彎又彎。

  催人出門雞亂啼,送人離別水東西,挽水西流不容易,從今不養五更雞。案,不容易抄本刻本均作想無法。西流錢本作東流,恐誤。

  鄰家帶得書信歸,書中何字儂不知,待儂親口問渠去,問他比儂誰瘦肥。案,待抄本刻本均作等。

  一家女兒做新娘,十家女兒看鏡光,聲聲銅鼓門前打,打到中心只說郎。案,第三句抄本刻本均作街頭銅鼓聲聲打,到均作著。

  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頭儂自憐,記得來時同食乳,同在阿婆懷裡眠。案,來時抄本刻本均作初來。

  阿嫂笑郎學精靈,阿姊笑儂假惺惺,笑時定要和郎賭,誰不臉紅誰算贏。案,手寫本惺惺原作至誠,後改。賭寫作睹,當系筆誤。抄本刻本均無。

  做月要做十五月,做春要做四時春,做雨要做連綿雨,做人莫做無情人。案,抄本刻本均無。

  見郎消瘦可人憐,勸郎莫貪歡喜緣,花房胡蝶抱花睡,可能安睡到明年。案,手寫本可能原作看他,後改,抄本作如何。刻本無。

  自剪青絲打作條,送郎親手將紙包,如果郎心止不住,請看結髮不開交。案,送郎親手抄本刻本均作親手送郎,請看均作看儂。

  人人曾做少年來,記得郎心那一時,今日郎年不翻少,卻誇年少好花枝。案,卻誇年少抄本作卻誇新樣。刻本無。

  人道風吹花落地,儂要風吹花上枝,親將黃蠟粘花去,到老終無花落時。案,抄本有,刻本無。

  第一香櫞第二蓮,第三檳榔個個圓,第四芙蓉並棗子,有緣先要得郎憐。案,並刻本作五,有緣先要作送郎都要。抄本無。其後有題記云:

  「十五國風妙絕古今,正以婦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學士大夫操筆為之,反不能爾,以人籟易為,天籟難學也。餘離家日久,鄉音漸忘,輯錄此歌謠往往搜索枯腸,半日不成一字,因念彼岡頭溪尾,肩挑一擔,竟日往復,歌聲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