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秉燭後談 | 上頁 下頁 |
談搔癢 |
|
周櫟園著《書影》卷四有一則云: 「有為爬癢廋語者,上些上些,下些下些,不是不是,正是正是。予聞之捧腹,因謂人曰,此言雖戲,真可喻道。及見楊道南《坐坐爬癢口號》雲,手本無心癢便爬,爬時輕重幾曾差,若還不癢須停手,此際何勞分付他。焦弱侯和之雲,學道如同癢處爬,斯言猶自隔塵沙,須知癢處無非道,只要爬時悟法華。棲霞寺雲穀老衲曰,二先生不是門外漢。予謂二公之言尚落擬議,不若廋辭之當下了徹也。」 《北平箋譜》卷一載淳菁閣羅漢箋十六幅,末幅畫一人以爪杖搔背,題詞云: 「上些不是,下些不是。搔著恰當處,惟有自己知。」 這裡不是謎語,說得更為明白,意思卻是一樣,未必真能喻道,或者可以作學與文的一個說明罷。梁清遠著《雕丘雜錄》卷十七,嗇翁檠史中有一則云: 「人之於學雖根器不同,要須自證自悟始得,靠人言語終落聲聞。故程氏雲,不能存養,只是說話。而佛氏亦雲,自悟修行不在於諍。吾夫子雲,朝聞道。亦自聞耳,不待人也。故曰,說食不飽。」 普通常引《傳燈錄》裡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二語自多風趣,但搔癢之喻更為直截明瞭,自證自悟,正是如此耳。俗稱議論膚泛為隔靴搔癢,又笑話中說胡塗人搔同臥者腿至於血出,都也說得有意義,蓋如世人所說,痛可熬癢不可熬,癢得搔是大快樂,而過中又與痛鄰,其間煞費斟酌也。《太平御覽》三百七十引《列異傳》云: 「神仙麻姑降東陽蔡經家,手爪長四寸。經意曰,此女子實好佳手,願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見經頓地兩目流血。」 神仙發怒固然難怪,蔡經見長爪而思搔癢,雖未免不敬,卻也是人情。曹庭棟著《老老恒言》卷三雜器條下有隱背一則,文云: 「隱背,俗名搔背爬,唐李泌取松樛枝作隱背,是也。制以象牙或犀角,雕作小兜扇式,邊薄如爪,柄長尺餘,凡手不能到,持此搔之,最為快意。有以穿山甲制者,可解癬癢,能解毒。」 據《格致鏡原》五十八引《稗史類編》轉引《釋藏音義指歸》云: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作人手指爪,柄可長三尺許,或背脊有癢,手不到,用以搔爬之,如人之意。」 又《雲仙散錄》中有陶家瓶餘事一則云: 「虞世南以犀如意爬癢久之,歎曰,妨吾聲律半工。」 以如意為搔背具頗有意思,雖然一般對於如意的解說並不如此,如屠隆著《考槃餘事》卷四文房器具箋云: 「如意,古人用以指畫嚮往或防不測,煉鐵為之,長二尺有奇,上有銀錯,或隱或現。近有天生樹枝竹鞭,磨弄如玉,不事斧鑿者,亦佳。」 又遊具箋衣匣下云: 「匣中更帶搔背竹鈀並鐵如意,以便取用。」 可見如意與爪杖分而為二。宋釋道誠著《釋氏要覽》卷中云: 「如意梵雲阿那律,秦言如意。指歸云云,故曰如意。誠嘗問譯經三藏通梵大師清沼,字學通慧大師雲勝,皆雲,如意之制蓋心之表也,故菩薩皆執之,狀如雲葉,又如此方篆書心字故,若局爪杖者,只如文殊亦執之,豈欲搔癢也。又雲,今講僧尚執之,多私記節文祝辭於柄,備於忽忘,要時手執目對,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官之手板,備於忽忘,名笏也。若齊高祖賜隱士明僧紹竹根如意,梁武帝賜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倫王敦皆執鐵如意,此必爪杖也。因斯而論,則有二如意,蓋名同而用異也。」 誠公所說大抵是對的,有如高僧或是仙人手執拂子,成為一種高貴法物,但其先本只是蠅拂耳,在俗人房中仍用以趕蚊子,兒時見有批棕櫚葉為之者,制甚古樸,實勝於馬尾巴也。講經時的如意今已不見,搔背竹鈀則仍甚通行。日本寺島良安編《和漢三才圖會》卷二十六爪杖下云: 「案爪杖用桑木作手指形,所以自搔背者,俗謂之麻姑手。麻姑,仙女名也,《五車韻端》載麻姑山記雲,王方平降蔡經家,召麻姑至,年若十七八女子,指爪長數寸,經意其可爬癢,忽有鐵鞭鞭其背,以此故事名耳。」 麻姑手讀作Makonote,今音轉為Magonote,可解作孫兒手,或與老人更為適切,但其原語蓋出於麻姑,古今解說均如此雲。北平市上今亦有售者,竹制如手狀而多有六指,虯角制者稍佳,但所謂化學製造者品終不高耳。此物終古流行,可知搔癢之亦是一急務也。《釋氏要覽》卷下論剪爪引《文殊問經》云: 「爪許長一橫麥,為搔癢故。」 此意甚可喜。釋家戒律雖極嚴密,卻亦多順人情處。《禮記·內則》中記子婦在父母舅姑之所的規矩,有「癢不敢搔」之語,殊令人有點為難,想起王景略輩時更不禁深為同情也。 附記 吾鄉茹三樵著《越言釋》二卷,卷下有乖脊一條,即是釋癢字者,其文云: 「曰乖曰脊,皆背也,而今人謂癢曰乖脊,以癢不可受而背癢為尤甚也,所以背癢誰搔,漢光武至形之詔旨,為能極人情之至。然頭癢而曰頭乖脊,腳癢而曰腳乖脊,未免失其義矣。或曰疥脊也,凡牛馬驢騾之屬多疥其脊,即傳所謂瘯蠡者。或又以疥終不可以為乖,則又以乖加,今字書有字,則愈求而愈遠。又癢亦作癢,其實只是養,《詩》言中心養養是也。古人往來通問必曰無恙,恙者病也,或曰恙者蟲也。然物不病不癢,不蟲亦不癢。蛘,搔蛘也。」 茹君以易學名家,著有《周易二閭記》等十餘種,唯不佞最喜此《越言釋》,曾得乾隆原刻,又光緒中嘯園葛氏刊巾箱本,據杜尺莊道光中原序知當時尚有家一齋公刊本,即葛氏所從出,惜未能得。以背癢釋俗語乖脊之義,很有意思,唯越語亦有分別,搔癢雲搔乖脊,若呵癢則仍曰呵癢,故乖脊與癢是兩種感覺,此在別的地方不知如何分說也。 二十六年八月三十一日再記。 案,梁山舟《頻羅庵遺集》卷七有《不求人銘》三首,即詠爪杖者,此名亦自佳,但少風趣而有頭巾氣,不及如意遠矣。編校時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