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中國歌謠 | 上頁 下頁 |
辭格(2) |
|
三 鋪張 陳望道先生說:「說話上張皇鋪飾,過於客觀的事實處,名叫鋪張」。王充稱為「藝增」。《文心雕龍》稱為「矯飾」。範文瀾先生論之云:「蓋比者……其同異之質,大小多寡之量,差距不遠,殆若相等。至飾之為義,則所喻之辭,其質量無妨過實,正如王仲任所雲,『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於心。聞一增以為十,見百益以為千。』莊子亦曰,『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惡必多溢惡之言。』情感之文,意在動人耳目,本不必盡合論理學,亦不必盡符事實;讀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斯為得之。」(《文心雕龍講疏》卷八,七頁)《詩·衛風·河廣》次章云: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這首詩全是賦,二四兩句都是鋪張的,極言宋之近而易渡。又如《樂府·陌上桑》有云: 行者觀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這是形容羅敷之美的。又如《孺子歌圖》有歌云: 豌豆糕點紅點兒,瞎子吃了睜開眼兒,瘸子吃了丟下拐,禿子吃了生小辮兒,聾子吃了聽的見,老老吃了不掉牙。(七九頁) 這是形容豌豆糕的好處,吃了它,不可能的都變可能了。又《吳歌》云: 一支清香七寸長,嗚嗚沉沉哭爹娘;哭得長江水幹河底進,鐵樹開花難見娘。(《乙集》八四頁) 這是極言其哀。又如《客歌》云: 日光東大都無用,十五團圓要缺邊。親娘好比大星宿,彭古開燈千萬年。(《客音情歌集》二一頁) 這是形容情人的美妙,或祝其華年久駐之意。以上都是劉勰所謂「意深褒贊,故義成矯飾」。至於「溢惡之言」,則嘲笑歌中多有之。如前舉《鬎鬁姐歌》及《肥人寶塔歌》,均系此種。 四 顛倒 甲、事理顛倒 《吳歌》云: 四句頭山歌兩句真,後頭兩句笑煞人:蝲蚆出扇飛過海,小田雞出角削殺人。(《乙集》一〇九頁) 小人小山歌,大人大山歌。蚌殼裡搖船出太湖,燕子銜泥丟過海,鰟鮍跳過洞庭山。(《甲集》四頁) 此皆不可能之事。由第一例,知山歌中頗多此種;由第二例,更知此種多在兒歌中。上條所舉《豌豆糕點》一歌,也是用顛倒的形式來達到鋪張目的的。 乙、次序顛倒如前舉湖北的《倒唱歌》是。 丙、詞句顛倒如《孺子歌圖》一歌云: 忽聽門外人咬狗,拿起門來開開手。拾起狗來打磚頭,又被磚頭咬了手。騎了轎子,抬了馬,吹了鼓,打喇叭。(四六頁) 前四句是句格顛倒,後二句是用字顛倒。 五 反話 如《楓窗小牘》載宣和中有反語云:「寇萊公之知人則哲;王子明之將順其美;包孝肅之飲人以和;王介甫之不言所利。」該書謂「此皆賢者之過,人皆得而見之者也」。 二 關於聲音的辭格 鐘敬文先生在《民間文藝叢話》裡稱為「雙關語」,朱湘先生在《古代的民歌》裡(《中國文學研究》)稱為「字眼遊戲」,徐中舒先生在《六朝戀歌》裡(《一般》三卷一號)稱為「諧音詞格」。「雙關」與「諧音」各為這種詞格之一面。這種詞格在唐以前,大約是民歌裡所專有。鐘敬文先生說,「最大的緣故是歌謠為口唱的文學,所以能適合於這種利用聲音的關係的表現」(《民間文藝叢話》三六頁),這是不錯的。又有人說,用這種辭格的多為戀歌,戀愛的事,有時不便直陳,故用此法,這話也有理。茲分三種述之: (一)諧音 以同音異字為隱,叫做諧音。如《子夜歌》云: 高山種芙蓉,複經黃蘖塢;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 芙蓉諧夫容,蓮諧憐。又《粵歌》云: 古井燒香暗出煙,唔知老妹乜人連,飯甑落鑊又無蓋,米篩做蓋氣飄天。(《民間文藝叢話》三七頁) 煙諧冤,意謂想而不可得的冤枉(鐘說)。前舉物謎中「叫糖吃勿得,叫鑼敲勿響」,亦屬此種。其較複雜的,則如古詩云: 槁砧今何在?山上複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槁砧者,砆也,諧夫字;大刀頭,環也,諧還字,這是多轉了一個彎。這首詩雖名古詩,當是民謠。 (二)雙關 以同字別義為隱,如《子夜歌》云: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匹字兼布匹、匹配二義。又《粵歌》云: 壁上插針妹藏口,深房織布妹藏機;燈草小姑把紙卷,問妹留心到幾時。(《粵風》十七頁) 機兼織機、心機二義,心兼燈心、人心二義,其較複雜的,如《粵歌》云: 妹鴛鴦,小弟一心專想娘;紅豆將來吞過肚,相思暗斷我心腸。(《粵風》八一頁) 紅豆一名相思子,此相思兼物名、人情二義。 (三)影射 如《子夜歌》云: 今夕已歡別,會合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徐中舒先生說方局是影射博字,再以博諧薄音,以棋諧期音。但歌中卻已寫明期字,這當是記錄者因在此處寫明期字較大方,在口頭上當然是念棋字的——這屬諧音格。又如西曲《石城樂》云: 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風吹黃蘖藩,惡聞苦離聲。 以黃蘖之味苦影射苦字,藩古音與分同在邦母,故以影射分離。(藩字亦諧分字)前引的「複經黃蘖塢」一語同此。 諧音與雙關,廣義地說,也是一種比。這種六朝時吳聲歌中最多,今則粵歌中最多(《粵謳》客家歌謠中均有,而在後者中尤為常見)。且有與《吳聲歌曲》同者,如以絲為思便是。 三 關於字形的辭格 這便是拆字格。前舉「千里草」、「小兒天上口」、「一片火兩片火」等皆屬之。山歌如客歌云: 王字加點系你主,天字出頭系你夫。門內肚內加一口,問娘有意嬲郎無。(《客音情歌集》一二〇頁) 字謎也當屬此。又山上複有山,為出字,亦此類。 謎語除諧聲、拆字外,不外賦比兩種。此只用借喻、擬人、擬物三式。如嘉屬煙謎云: 望去一條橋,走去軟么么;好的斧頭斬不斷,一陣風來就吹斷。 這是借橋喻煙。又如: 倒掛蓮蓬吃不得,繡花枕頭困勿得,青銅棍子使不得。(均見《民俗》二二合刊) 謎底是蜂巢、刺毛蟲、青簫蛇,也是借喻,但不止一物罷了。又如水煙筒謎云: 伍子胥守住潼關,白娘娘水沒金山;諸葛亮用火攻,赤壁燒紅。(同上) 這也是一種借喻:人名、地名,不過以資點綴,與正義無關,所重者是每句的後半——潼諧銅字。又如《孺子歌圖歌》云: 一朵芙蓉頂上栽,錦衣不用剪刀裁;雖說不是英雄漢,一聲叫喊萬門開。 謎底是雞。首二語是借喻,但就全體說,卻是擬人。而用「不用」「不是」字樣,是反擬,與正擬只形式相異。又如嘉屬謎語云: 爹娘蓬頭,養個兒子尖頭。(同上) 謎底是筍,這也是擬人。又如: 紅牆門,白戶檻,一隻蝦蟆跳勒跳。(同上) 謎底是口。這是以人擬物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