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論青年讀書風氣 | 上頁 下頁
什麼是散文?


  散文的意思不止一個。對駢文說,是不用對偶的單筆,所謂散行的文字。唐以來的「古文」便是這東西。這是文言裡的分別,我們現在不大用得著。對韻文說,散文無韻;這裡所謂散文,比前一文所包廣大。雖也是文言裡舊有的分別,但白話文裡也可採用。這都是從形式上分別。還有與詩相對的散文,不拘文言白話,與其說是形式不一樣,不如說是內容不一樣。內容的分別,很難說得恰到好處;因為實在太複雜,憑你怎麼說,總難免顧此失彼,不實不盡。這中間又有兩邊兒跨著的,如所謂散文詩,詩的散文;於是更難劃清界限了,越是纏夾,用得越廣,從詩與散文派生「詩的」「散文的」兩個形容詞,幾乎可用於一切事上,不限於文字。——茅盾先生有一個短篇小說,題作「詩與散文」,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按詩與散文的分法,新文學裡的小說、戲劇(除掉少數詩劇和少數劇中的韻文外)、「散文」,都是散文。——論文,宣言等不用說也是散文,但是通常不算在文學之內——這裡得說明那引號裡的散文。那是與詩,小說,戲劇並舉,而為新文學的一個獨立部門的東西,或稱白話散文,或稱抒情文,或稱小品文。這散文所包甚狹,從「抒情文」,「小品文」兩個名稱就可知道。小品文對大品而言,只是短小之文;但現在卻兼包「身邊瑣事」或「家常體」等意味,所以有「小擺設」之目。近年來這種文體一時風行;我們普通說散文,其實只指的這個。這種散文的趨向,據我看,一是幽默、一是遊記、自傳、讀書記。若只走向幽默去。散文的路確乎更狹更小,未免單調;幸而有第二條路,就比只寫身邊瑣事的時期已展開了一兩步。大體上說;到底是前進的。有人主張用小品文寫大眾生活,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意思,但盼望做出些實例來。

  讀書記需要博學,現在幾乎還只有周啟明先生一個人動手。遊記、傳記兩方面都似乎有很寬的地步可以發展。我以為不妨打破小品,多來點兒大的。長篇的遊記與自傳都已有人在動手;但盼望人手多些,就可熱鬧起來了。傳記也不一定限於自傳,可以新作近世人物的傳,可以重寫古人的傳;遊記也不一定限於耳聞目睹,摻入些歷史的追想,也許別有風味。這個先得多讀書,搜集材料,自然費功夫些,但是值得做的。不願意這麼辦,只靠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判斷力,也可寫出精彩的東西;但生活的方面得廣大,生活的態度得認真。——不獨寫遊記、傳記如此,寫小說、戲劇也得如此(寫歷史小說,歷史戲劇,卻又得多讀書了)。生活是一部大書,讀得太少,觀察力和判斷力還是很貧乏的。目前在天津看見張彭春先生,他說現在的文學有一條新路可以走。就是讓寫作者到內地或新建設區去,憑著他們的訓練(知識與技巧)將所觀察的寫成報告文學。這不是報紙上簡陋的地方通信,也不是觀察員冗雜的呈報書,而應當是文學作品。他說大學生、高中學生都可利用假期試試這個新設計。我在《太白》裡有《內地描寫》一文,也有相似的說話,這確是我們散文的一個新路。此外,以人生為題的精悍透徹的——抒情的論文,像西塞羅《說老》之類,也可發展;但那又得多讀書或多閱世,怕不是一時能見成績的。

  1935年7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