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文學雜談 | 上頁 下頁 |
戰時的文藝政策 |
|
戰爭時期是一個非常的時期,所以一切情形都顯得和平常時候不同。在從前的時代,戰時的生活是表現著異常的紛亂,無秩序的。但在有組織的國家裡,戰時卻顯得更有秩序,更為整齊嚴肅;易言之,即較平常時更為統一,更少異論。 中國從前的文人,在戰中所表現的,除一部分慷慨悲歌者外,大部分的文人,都是充滿著悲感;對流亡的生活顯示著咒詛和痛楚;對戰爭則都表示著厭惡。麥秀黍離之詠,秦婦、胡笳之吟便是好例。也有因此而遁入虛無,以「無生」為樂;或逃到刹那的享樂裡去,以醇酒婦人為歌詠的標的。甚至有「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聊之生」的感觸;象庚子八國聯軍入北京時,幾個做詞的人,如王鵬運們,便寫著庚子秋詞,每首詞全是以「詞牌」(?)聯綴起來的。關好大門,不問門外事,便是他們處世之道了。 但在有組織的國家裡,雖然平時對於文藝作品是採取十分自由放任的態度的,在戰時卻不能不有一種文藝政策的宣示。最重要的理由是,怕國論不一致,會利用文藝作品為宣傳,而影響到戰局的前途;同時,也還怕敵人的間諜利用文藝作品做虛偽的、有害的宣傳,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一般人民的對於戰爭起了厭惡心理。 自從抗日戰爭起來後,文藝作家們所表現的很可樂觀,雖然沒有誰規定上什麼「戰時文藝政策」,卻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向「抗日救國」這個大目標走去的。或寫詩歌,或寫街頭短劇,或寫報告文學,其成績都還不壞。 我們所要當心的是,怕有敵人的間諜們,會利用一部分人心理上的種種弱點,利用文藝作品為宣傳資料,或描寫戰爭的殘酷,或挑撥著國內的不合作等等。到現在為止,這種宣傳品,還不曾發現。但不能不預防。戰局一延長下去,敵人們是任何手段都會使用得出的。 所以,在戰時,即萬分不願聽見「文藝政策」這個名辭的人,也不能不受些拘束。 戰時文藝政策是綱領,是:發動抗戰的意志;整齊抗戰的步驟;激起抗戰的情緒。在前方和後方發揮有益於抗戰的宣傳作用。 在戰時,只有「抗戰」的口號是支配一切的。沒有異論,沒有異動。 文藝作品和文藝作家不能獨自外於「抗戰」的洪潮之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