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研究(下) | 上頁 下頁 |
寓言的復興 |
|
中國的寓言,自周、秦諸子之後,作者絕少。此正若繁花盛放於暖室,一旦室毀,則群花在冷露熾日之中,惟有枯死而已。儒家的統一思想,帝政之桎梏人才,都是冷露熾日之流,降射於文藝的花園中,足以使作者情思枯熄,無複有活潑的生氣。後來印度的寓言,雖在六朝時輸入,卻亦不復能燃著中國寓言的美麗光輝。受其影響者,僅有一部分的佛教中人,今其所作,大部見於《法苑珠林》中。韓愈、柳宗元諸作家,似亦頗有意於著作寓言。柳宗元尤為努力。他所作的《永氏鼠》、《黔驢》之類,亦還有趣。在中古時代而見這種作品,有如在北地見幾株翠綠之竹,臨風擺搖,至可珍異,然我們讀這些作品,總覺得他用力太多,不大有自然的風趣。宗元之後,作者更沒有什麼人了。到了明時,寓言的作者,突然的有好幾個出現,一時寓言頗有復興的氣象。可惜只是一時,不久,他們卻又銷聲匿影了。 在這復興時代的寓言作家中,首先使人想到的是馬中錫。中錫作《中山狼傳》,敘東郭先生救一狼,納之於書囊中。狼脫難時,卻反欲吃先生。先生大懼,要狼先問三老,然後再吃他,狼答應了。後來,遇見了老杏樹,遇見了老牛,問他們,都說該吃。最後遇見了杖藜老子,老子道,須先知狼當初受苦之狀,才可決定該吃與否。狼答應了,如前的縮入書囊中。老子急叫先生拔刀殺它。這個故事很有趣味,但文字很冗長,沒有一般寓言的簡捷。據後來的人相傳,馬中錫作這篇傳,原是為譏諷李空同的。康對山嘗救了李空同,因此一生淪落。後來空同得勢,終不救拔對山,所以中錫不平,為作此傳,此事確實與否,至今未有定論。然康對山他自己也作了一種雜劇,名《中山狼》,今見於《盛明雜劇第一集》中,完全是依據中錫的此傳而作的。又嘗作《讀中山狼傳》詩道:「生平愛物未籌量,那說當年救此狼。」也許這個刺空同之說,竟不是不真實的。 陸灼作《艾子後語》,其中頗有些簡捷而有趣的作品。下舉一例: 艾子有孫,年十許,慵劣不學,每加夏楚而不悛。其子僅有是兒,恒恐兒之不勝杖而死也,責必涕泣以請。艾子怒曰:「吾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無如之何。一旦雪作,孫摶雪而嬉。艾子見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戰之色可掬。其子不復敢言,亦脫其衣跪其旁。艾子驚問曰:「汝兒有罪,應受此罰,汝何與焉?」其子泣曰,「汝凍吾兒,吾亦凍汝兒。」艾子笑而釋之。 但象這一類的作品,太帶滑稽的意味,嚴格說來,不能算是真正的寓言。同時有江盈科作《雪濤小說》,其中卻多半是好的寓言,且帶著極鮮明的教訓的色彩。 見卵求夜,莊周以為早計。及觀恒人之情,更有早計于莊周者。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曰:「我持此卵,借鄰人伏雞孵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雞。兩年之內,雞又生雞,可得雞三百,堪易十金。以十金易五㹀。㹀複生㹀,三年可得二十五牛。㹀所生者又複生㹀,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舉責,三年間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僕買小妻。我與爾優遊以終餘年,不亦快乎!」妻聞欲買小妻,怫然大怒,以手擊雞卵碎之曰:「毋留禍種。」夫怒,撻其妻,仍質於官曰:「立敗我家者,此惡婦也。請誅之。」官司問家何在,敗何狀。其人歷數自雞卵起至小妻止。官司曰:「如許大家當,壞於惡婦一拳,真可誅。」命烹之。妻號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見烹?」官司曰:「你夫言買妾,亦未然事,奈何見妒?」婦曰:「固然,第除禍欲早耳。」官笑而釋之。噫,茲人之計利,貪心也。其妻之毀卵,妒心也。總之皆妄心也。知其為妄,泊然無嗜,頹然無起,則見在者且屬諸幻,況未來乎?嘻,世之妄意早計希圖非望者,獨一算雞卵之人乎? 又有劉元卿作《應諧錄》,也有幾則有趣的寓言,今錄二則: 齊奄家畜一貓,自奇之,號於人曰:「虎貓。」客說之曰:「虎誠猛,不如龍之神也,請更曰龍貓。」又客說之曰:「龍固神於虎也。龍升天浮雲,雲其尚于龍乎,不如名曰雲。」又客說之曰:「雲靄蔽天,風倏散之,雲故不敵風也,請更名曰風。」又客說之曰:「大風飆起,維屏以牆,斯足蔽矣。風其如牆何?名之曰牆貓可。」又客說之曰:「維牆雖固,維鼠穴之,牆斯圮矣。牆又如鼠何?即名曰鼠貓可也。」東裡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貓也。貓即貓耳。胡為自失其本真哉!」 于彈子與友連床圍爐而坐。其友據案閱書,而裳曳於火,甚熾。于彈子從容起,向友前拱立作禮,而致慨曰:「適有一事,欲以奉告。念君天性躁急,恐激君怒。若不以告,則與人非忠。敢請。惟君寬假,能忘其怒而後敢言。」友人曰:「君有何陳,當謹奉教。」于彈子複謙讓如初,至再至三,乃始逡巡言曰:「時火燃君裳也。」友起視之,則毀其矣。友作色曰:「奈何不急以告,而迂緩如是。」於彈子曰:「人謂君性急,今果然耶。」 這一則,讀之可使人發笑。象這種滑稽的故事,當時是很流行的。如耿定向作《權子》,其中此類故事也甚多,然已不能稱之為寓言。所以這裡不說起。 如上所舉的幾則寓言,至今還很流傳於中國各地的民問。我在童年時,曾聽到「艾子撻孫」的一則,後來又見到了好多篇近人記錄的民間故事,其事實頗有與上舉者相同者。間亦有情事略異的,顯然的可以看出他們乃是由原文轉變出來的,如算計雞卵的一個故事,或變為一個乞丐拾到一罐,便幻想大富時之驕貴,一日忽伸手撻其妻,罐乃被打破,一切幻想隨破罐之響聲而俱去。或又變為一個女子頭頂一籃雞卵出賣,幻想雞卵變雞,雞變為羊,羊又變為牛,後乃大富,不料一個不小心,一籃雞卵乃由頭上墮地而俱碎。又如說貓一則,亦變為一個乞丐,自歎家苦,乃夢自己為乞頭、縣官、皇帝、天、雲、風、牆、蛇,而俱不自足,結果乃還為捉蛇之乞丐,不覺一驚而醒。 我們如一面搜羅各地民間故事,一面求取其來源,一一較證之,也是一種很有趣的工作。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