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六十一章 擬古運動第二期(2)


  二

  四皇甫有才而未嘗以聲氣號召後學;升庵力足以奔走世人,而早歲投荒,地位便遠不如人。在雲南,很有些人集於他的左右,然而地方太偏僻了,便影響不到兩京和江南。故自李、何以後,總有數十年了,文壇上還不曾有過什麼中心的主盟者。及嘉靖末,李、王二人起,而轟轟烈烈的號呼,奔走,標榜,攻訐的風氣,才又復活起來。

  這運動,最早始于李先芳、謝榛、吳維岳及李攀龍諸人的倡詩社。這時榛為主盟。王世貞入京,先芳引之入社。又二年,宗臣、梁有譽也入社。這時李、王聲氣已廣,先芳又出為外吏;遂擯先芳、維嶽不與,而自稱為五子。後徐中行、吳國倫亦至,乃改稱七子。即所謂「後七子」者是。攀龍、世貞為之魁。其持論大率同前七子;文不讀《西京》以下所作,詩不讀中唐人集,而獨盛推李夢陽。他們所自作,古樂府往往割剝字句,剽竊古作;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不能終篇。其弊,攀龍為尤甚。攀龍死,世貞為之魁。而前後五子等等名目,始紛紛標榜於世。前五子為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宗臣;後五子為餘曰德、魏裳、汪道昆、張佳允、張九一;續五子為王道行、石星、黎民表、朱多煌、趙用賢;末五子為李維楨、屠隆、胡應麟、趙用賢等(用賢亦在「續五子」中);廣五子為盧柟、歐大任、俞允文、李先芳、吳維嶽,後又廣之為「四十子」,交遊之士,殆盡入其羅網中。

  攀龍字於鱗,曆城人,嘉靖甲辰進士,除刑部主事。出為順德知府。後擢河南按察使(1514~1570)。有《滄溟集》三十卷。攀龍才力富健,淩鑠一時;詩多佳者;而古樂府卻最為駑下。連王世貞也道:「然不堪與古樂府並看,則似臨摹帖耳。」可謂切中其病。其散文尤生吞活剝得利害,可代表擬古運動的最壞的結果:

  罅中穿如峽中,峽中銜如罅中。峽中之□垂,罅中之□倚,皆自級也。棧北得崖徑丈。人仄行於穿手在決吻中,左右代相受。踵二分垂在外。足已茹則齧膝也;足已吐是以趾任身。北不至十步,崖乃東折,得路尺許於崖剡中。人並崖南行,耳如屬垣者二裡。

  ——《太華山記》

  然效之者卻遍天下。隆、萬間的散文,遂一時呈現出一種斑斕古怪的作風出來。世貞所作,較為平衍自然,卻摹擬《史記》太過,亦時傷套襲吞剝。

  世貞字元美,號鳳洲,又稱弇州山人,太倉州人。嘉靖丁未進士,除刑部主事,出為山東副使。以父忬被殺,解官。後複起,累官至刑部尚書(1526~1590)。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七卷。世貞在七子中影響最大,被攻擊亦最甚。艾南英《天傭子集》嘗道:「後生小子,不必讀書,不必作文,但架上有前後《四部稿》,每遇應酬,頃刻裁割,便可成篇。驟讀之,無不濃麗鮮華,絢爛奪目。細案之,一腐套耳。」歸有光亦以「庸妄臣子」譏之。然其才識自淵博難及。晚年所作,尤清真近情,不盡以贗古終其身。他的長篇樂府,像《太保歌》、《袁江流鈐山岡當廬江小吏行》,都是元、白的同道,離開於鱗很遠。

  「七子」中,世貞最恭維宗臣。臣字子相,揚州興化人。嘉靖癸醜進士,出為福建提學副使(1525~1560)。有《方城集》。子相詩以太白為摹擬的目標,故世貞訐之道:「如華山道士,語語煙霞,非人間事。」像《夜立》:「秋風天外聲,明月江中影。幽人把桂枝,露下衣裳冷」,也只是貌為跌宕而已。徐中行和吳國倫,其成就也很淺。中行字子與,長興人。嘉靖庚戌進士,累官江西右布政使(1517~1578)。有《青蘿館集》。國倫字明卿,湖廣興國州人。中行同年進士。累官河南參政,有《甔甄洞稿》。他在七子中最為老壽;世貞死,他和汪伯玉、李本寧繼之而狎主齊盟。劉子威、馮元成、屠緯真輩,又相與附和之,延長了「後七子」的時代,直到公安派的崛起。

  謝榛和梁有譽在「七子」中是較為特立的。榛字茂秦,臨清人。自號四溟山人,一號脫屣道人。有《四溟集》。他論詩與於鱗不合,詩社諸人遂合力排之。榛游于秦、晉諸藩,又嘗與鄭若庸同為趙王上客。他眇一目,以布衣終(1495~1575)。聲氣遠不及世貞輩,故前後廣續五子以及四十子之列,他皆不得與。然其詩則工力自深。錢謙益謂:「其稱詩之指要,實自茂秦發之。茂秦今體,工力深厚,句響而字穩,七子五子之流皆不及也。」有譽字公實,廣州順德人,嘉靖庚戌進士,任刑部主事,有《蘭汀存稿》。有譽入社不久,即歸鄉,與鄉人歐大任、黎民表、吳旦、李時行等結為詩社,粵人號為「南園後五先生」。所作頗少摹擬之病。這五先生所作多藻麗披紛,富於南國的情調,像「窕窈《子夜》聲,淒惻《江南》弄,繁音逐水流,哀響因風送」(吳旦:《玉峽夜泊》);「茲嶺何綿亙,孤根下杳冥。雲光蕩鳥背,水氣雜龍腥」(黎民表:《彈子磯》);「譚君置酒燒銀燭,為我停杯吹紫玉。正逢蘭佩贈佳人,何事《竹枝》奏離曲!數聲嫋嫋斗柄低,漸雁哀損入耳啼。霜滿洞庭悲落木,螢流長信恨空閨」(歐大任:《夜聽譚七吹笛》)等等都可看出一種特有的「南歌」的本色來。

  「前、後、續、末、廣」五子中,尚有汪道昆和盧柟二人,較可注意。道昆字伯玉,歙人。除義烏知縣,累官兵部侍郎。有《太函集》一百二十卷。他和世貞互相推奉,大得世名,天下遂元美、伯玉並稱。然二人實不合。世貞晚年嘗云:「予心誹太函之文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好也。」太函於詩,成就甚淺,散文則摹古太過,也很少自然之趣。徒以其聲勢足以奔走世人,故亦被稱為一代文宗。

  盧柟字少楩,一字次楩,又字子木,浚人,太學生,有《蠛蠓集》。柟為少年公子,往往盛氣淩人。以致系獄多年,歷盡苦艱。馮夢龍《醒世恒言》中,有《盧太學詩酒傲公侯》(第二十九卷,亦見《今古奇觀》)話本,即敘其事。以此冤獄,益練其才,其詩的造詣遂深邃。陳臥子道:「山人排蕩自喜,頗有越石清剛之氣。」其《獄結後書呈王龍池二府》一篇,浩莽之氣逼人,殆不是宗子相之貌為大言者所能比匹。

  參考書目

  一、《梁園風雅》二十七卷 明趙彥複編,有明刊本。
  二、《明詩選》十三卷 明陳子龍等編,有明刊本。
  三、《石倉歷代詩選》 明曹學佺編,所收明詩最富,惜未見全書。
  四、《列朝詩集》 清錢謙益編,有原刊本,有清宣統間鉛印本。
  五、《明詩綜》一百卷 朱彝尊編,有原刊本。
  六、《明詩紀事》 近人陳田編,有刊本。
  七、《明文海》及《明文授讀》 清黃宗羲編,《文海》有抄本,《授讀》有刻本。
  八、《明文在》一百卷 清薛熙編,有局刊本。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