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六章 近代文學鳥瞰(2) |
|
二 但在政治上卻又是像中世紀似的那麼黑暗。我們的民族方才從蒙古族的鐵騎之下解放出來不到一百六十年,便又遇到一個厄運,那便是倭寇的侵略。雖不過是東南幾省的遭受蹂躪;文化的被破壞的程度,卻是很可觀的。再過一百二十餘年,一個更大的壓迫便來了。清民族以排山倒海之勢,侵入中國本部。先蠶食了整個遼東,然後以討伐李自成為名,利用著降將與漢奸,安然地登上了北京的金碧輝煌的宮庭裡的寶座(公元1644年)。不到一年,又陷了南京,擒了福王。第二年又打到汀洲,捉了唐王。到了公元1658年,攻雲南,整個的中國,便都歸伏聽命於愛新覺羅氏的指揮了。幾個偉大的政治家,立下了嚴厲的統治的訓條。整個漢民族,馴良的在被統治之下者凡二百六十餘年。但清民族不久也漸漸地腐敗了。他們吸收了整個的漢文化。當西洋人屢次的東來叩關時,他們便也無法應付了。從公元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鴉片戰爭失敗,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辟福州等五口為通商口岸起,幾乎是無時不在外國兵艦的威脅之下。 公元1850年到1864年間的太平天國的起義,曾掀起了大規模的社會革命運動,但為期甚短,不能開花結果。甲午(1894年)中日戰爭之後,中國幾成了四面楚歌的形勢。要港紛紛地被列強租借去。北方幾省雖有義和團的反抗外力運動,其努力卻微薄之極,經不起「八國聯軍」的打擊。但因此屢敗的結果,革新運動卻在猛烈地進行著,從軍備的改革,新機械的採用,到教育制度、政治制度的革命,其間不過四十年。公元1911年的大革命,產生了中華民國,恢復了漢民族的自由,開始了中華各民族的團結。革新運動總算得到一個結果。自此以後,國運也並不怎樣向上發展。以個人主義為中心而活動的軍閥們,幾有使中國陷入更深的泥澤中之概。因了歐洲大戰和日本哀的美敦書的刺激,便又產生了一次比戊戌更偉大的革新運動,那便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近代文學便告終於五四運動的前夜。 五四運動以後的文學是一個嶄新的東西,和舊的一切很少銜接的。五四運動的絕叫,直是快刀斬亂麻似地切斷了舊的文學的生命。所以近代文學的終止,也便要算是幾千年來的舊式的文學的閉幕、收場。以後的現代的文學,便是另一種新的東西了。這麼猛烈的文學革命運動,這麼絕叫著的「在一夜之間易趙幟為漢幟」的影響,使那嶄新的若干頁的中國文學史,其內容便也和以前的整個兩樣。 【哀的美敦書,源於拉丁語,意思是談判破裂前的「最後的話」。即所謂「最後通牒」。】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