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八章 古文運動(2)


  二

  但古文運動也並不是一時的突現,其伏流與奔泉也由來已久。在六朝的中葉,北方淪陷於少數民族之後,少數民族的人根本上不甚明白漢文,更難於懂得當時流行之駢儷文體,所以當時在北方頗有反駢儷文的傾向。宇文泰在魏帝祭廟的時候,曾命蘇綽為《大誥》奏行之。後北周立國,凡綽所作文告,皆依此體。然《大誥》實為模擬《尚書》之作,其古奧難懂的程度,似更在齊、梁駢體以上。故此體在當時不過曇花一現,終不能行。

  後隋文帝時,李諤又上書論正文體。他大罵了齊、梁文體一頓:「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複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據茲擢士。」這話是不錯的,確曾把齊、梁文體的根本弱點指出來了。他又說明,開皇四年,曾「普詔天下公私文翰,並宜實錄」。

  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馬幼之為了文表華豔之故,還付所司推罪呢。然「聞外州遠縣,仍踵弊風」,故他更要文帝:「請勒有司普加搜訪,有如此者,具狀送台。」但這一場以官力來主持的文學改革運動,終於不久便消滅了。平陳以後,南朝文士們的紛紛北上,大量增加北朝文風的齊、梁化。自此至唐,風尚不改。武后時,陳子昂曾有改革齊、梁風氣的豪志。

  他的《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的序言道:「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歎。竊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但他的所指,還在詩歌。至於散文方面,他是不大注意的。然其書疏,氣息也甚近古。同時有盧藏用、富嘉謨、吳少微者,也皆棄去徐、庾,以經典為宗。時人號嘉謨、少微之文為富、吳體。蕭穎士也盛推盧、富。然他們的影響卻都不很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