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七章 韓愈與白居易(5)


  五

  和白居易同時的詩人們,有元稹、李紳和劉禹錫諸人。他們都是居易的好友,雖然作風未必十分相同。居易和元稹先有元白之稱。稹卒,又和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居易敘禹錫詩道:「予頃與元微之唱和頗多,或在人口。嘗戲微之云:僕與足下二十年來為文友詩敵,幸也,亦不幸也。吟詠情性,播揚名聲,其適遺形,其樂老者,幸也。然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雲元、白。以子之故,使僕不得獨步于吳、越間,此亦不幸也。今垂老複遇夢得,夢得得非重不幸耶?」把他們的關係,說得很明白。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詩名與白居易相埒,天下傳諷,號「元和體」。往往播樂,妃嬪近習皆誦之。宮中呼元才子。嘗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後官武昌軍節度使(公元779~831年)。有《元氏長慶集》百卷。稹雖和居易相酬唱,但居易的流暢平易的作風,他卻未能得到。不過他的詩雖不能奔放,卻甚整練,像:「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癡緣樹木。舞榭欹傾基尚在,文窗窈窕紗猶綠。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箏碎珠玉。……蛇出燕巢盤斗拱,菌生香案正當衙」(《連昌宮詞》),寫殘破的蕪宮是很盡了力量的。

  他的《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顯然是受了白居易「新樂府」的影響的。他嘗謂:「近代惟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複倚傍。余少時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遂不復擬賦古題。」(《樂府古題序》)這是「新樂府」的一篇簡史。他還寫了《代曲江老人百韻》、《茅舍》、《賽神》、《青雲驛》、《陽城驛》以及《連昌宮詞》等,皆有諷勸之意。他還做了一篇傳奇《會真記》,成了後來的一個最有名的傳說的祖本。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與元、白為友,就是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裡所說的李校書。今紳所作的《新題樂府》(凡二十首)已不傳,而他詩傳者卻甚多。他于武宗時為中書侍郎,同門下平章事。他的《鶯鶯歌》,失傳已久,近乃于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中輯得之,可見出其敘事歌曲的作風的一斑。

  劉禹錫字夢得,彭城人,貞元間登進士第,為監察禦史。以附王叔文,貶為朗州司馬。落魄不自聊,吐詞多諷托幽遠。蠻俗好巫,嘗倚其聲,作《竹枝詞》十余篇,武陵溪洞間悉歌之。後入為主客郎中,又出刺蘇州。遷太子賓客分司。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公元772~843年)。年七十二。有集。他雖和樂天、微之相酬唱,但他卻不是他們的一群。他很少寫什麼諷勸的「願得天子知」的東西,他有他自己很特異的作風。他久在蠻方,其短歌,是很受少數民族的情歌的影響的,故甚富於南國的情調。像《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天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佘。

  這些情歌的風趣,是我們的詩歌裡所不曾有過的。禹錫的模擬,可說是成功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