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學(7) |
|
七 佛經的翻譯,在這時代仍成為重要的事業。但從鳩摩羅什大舉翻譯後,能繼其軌轍者,唯唐初的玄奘法師。玄奘姓陳氏(公元596~664年),曾往印度求法,遍歷西方諸小國及印度各地而歸,齎回經典極多。他離國十七年,艱苦無所不嘗。曾以其所身歷者,著為《大唐西域記》一書。(書題辯機譯;當是玄奘口述由辯機寫下者。辯機為當時最有天才的和尚,玄奘的最有力的幫手。相傳他因和太宗女高陽公主通,事發被殺。這是一個極大的損失。玄奘的譯書,如永遠得他的幫忙,成績當不至限於今日之所見者。)此書的價值絕為宏偉,是一部最好的散文的旅行記述。前者宋雲、法顯游印時,並有所記,然持以較玄奘之作,則若小巫之見大巫。這部《西域記》大類希臘人朴桑尼(Pausanias)所著的《希臘遊記》(The Description of Greece)。朴桑尼之作,在今日,其價值益見巨大。《西域記》亦然。今日論述印度中世史者,殆無不以此書為主要的資料。而其中所載之迷信、故跡、民間傳說等等,尤為我們的無價之寶。更有甚者,經由了這部偉著,無意中有許多印度傳說乃都轉變而成為中土的典實;像著名之《杜子春傳》,便是明顯的系由《西域記》中的一個故事改寫而成的。這將在下文裡再詳說。 玄奘自貞觀十九年歸京師後起,直到龍朔三年圓寂的時候為止,這十九年的功夫全都耗費在翻譯工作上面。他所譯的共有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傳稱:「師自永徽改元後,專務翻譯,無棄寸陰。每日自立程課。若晝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讀。遇乙之後,方乃停筆。攝經已,複禮佛行道。三更暫眠,五更複起,讀誦梵本,朱點次第,擬明旦所翻。」像這樣的一位專心一志的翻譯家,只有宗教的熱忱才能如此的驅迫著他罷。在他所譯經中,尤以《瑜伽師地論》一百卷,《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二百卷,《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為最重要。其灌溉于後人的思想中者最為深厚。他還譯《老子》為梵文,又將《大乘起信論》回譯為梵文,以遺彼土欲睹此已失之名著者。他在溝通中、印文化上是盡了說不盡的力量的!在玄奘以前,譯經者不是過於直譯,為華土讀者所不解,便是過於意譯,往往失去原意。 玄奘之譯,卻能祛去這兩個積弊,力求與梵文相近。《玄奘傳》云:「前代已來,所譯經教,初從梵語倒寫本文,次乃回之,順同此俗。然後筆人觀理文句,中間增損,多墜全言。今所翻傳,都由奘旨。意思獨斷,出語成章,詞人隨寫,即可披玩。」以他那樣精通梵文的人來譯經典,自然要較一般的譯者們為更高明的了。再者,也以他處在鳩摩羅什諸大家之後,深知其病之所在,故也易為之治療耳。 玄奘西行的經歷,其自身不久便成了傳說。他自己也被視作佛教聖人的一個。自唐末以來,便有種種的《西遊記》,以記述這個傳說。像這樣的一位重要的人物,一位偉大的宗教家,其成為傳說的中心,當是無足訝怪的事罷。 參考書目 一、《隋書》 唐魏征等撰,有《二十四史》本。 二、《舊唐書》 晉劉昀撰,有《二十四史》本。 三、《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撰,有《二十四史》本。 四、《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 丁福保輯,醫學書局鉛印本。 五、《全唐詩》 揚州詩局原刊本,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 六、《唐百名家詩》 席氏刻本。 七、《藝苑卮言》 明王世貞撰,有《歷代詩話續編》本。 八、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中華書局)卷六十《佛典之翻譯》,又卷六十一《翻譯文學與佛典》,又卷六十二《支那內學院精校本玄奘傳書後》。 九、《敦煌掇瑣》 劉複輯,中央研究院出版。 十、《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嚴可均輯,有黃岡王氏刊本,有醫學書局石印本。 十一、《全唐文》 有揚州詩局原刊本,有廣東複刻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