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一章 六朝的散文(5)


  五

  梁代的散文,其盛況幾同于建安。蕭氏的父子兄弟們以皇帝親王之尊,而躬親著作,不僅作文士們的東道主,且並是文士團體裡的健將,其情形也有同于曹氏的父子兄弟們。蕭綱(簡文帝)《與蕭臨川書》、《與湘東王書》;蕭繹(元帝)諸短啟書劄;蕭統《與晉安王綱令》、《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等等,皆所謂「流連哀思」之文,絕類陳思兄弟的書啟。誠足以領袖群倫,主持風雅。蕭衍所作,亦多雅思。他沉浸於佛法之中,所下詔諭,往往有「煦煦為仁」之意,與一般帝王詔令之雷厲風行,詞嚴旨酷者很不相同。

  追隨于蕭氏父子兄弟們的左右的文士們是計之不盡的。與蕭衍同輩的則有沈約、任昉、范雲、江淹、陸任、陶弘景諸人。稍後則有何遜、吳均、劉孝綽兄弟們,劉峻、王僧孺、王筠、丘遲、庾肩吾諸人。

  沈約所著甚多,而詩名最著,散文的書、論,傳者也不少。約篤信佛法,書牘來往,以言宏法衛教者為多,亦有留連光景、商榷辭章之作。其《修竹彈甘蕉文》,為很有趣味的「遊戲文章」,或有些別的微意在其中罷。

  任昉字彥升,小名阿堆,樂安博昌人,為竟陵王記室。入梁,拜黃門侍郎,出為義興太守。天監七年卒。所作雜傳地志等至五百卷之多。昉為文壯麗。沈約稱其心為學府,辭同錦肆。時人云:任筆,沈詩。他聞之,甚以為病。晚節用意為之,欲以傾沈,然終不能及。他的散文,以「大手筆」為多,但也有很好的書啟之作。

  江淹所作散文,也以箋、啟為最好。其《報袁叔明書》,乃是很雋永的抒情文。

  方今仲秋風飛,平原彯色,水鳥立於孤洲,蒼葭變于河曲,寂然淵視,憂心辭矣。獨念賢明蚤世,英華殂落,僕亦何人,以堪久長。一旦松柏被地,墳壟刺天,何時複能銜杯酒者乎?忽忽若狂,願足下自愛也。

  范雲、陸倕所作,罕有精思。倕字佐公,吳郡吳人。入齊為竟陵王議曹從事參軍。入梁,終於國子博士,守太常卿。普通七年卒。倕文章與任昉並稱。蕭綱道:「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也。」(《與湘東王書》)然就今所傳者觀之,錘實不如昉遠甚。範雲之作,傳者絕少,也並不足與昉並論。

  陶弘景所作碑文,頗多浮豔之辭。其《尋山志》,始以:「倦世情之易撓,乃杖策而尋山」,實乃一賦。但像《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暉。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穨,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複有能與其奇者。

  卻是六朝散文中最高的成就之一。

  何遜散文,見傳者僅寥寥數篇耳,而皆工麗可喜。為《衡山侯與婦書》:「心如膏火,獨夜自煎,思等流波,終朝不息」諸語,也見巧思。吳均的《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等,皆為絕妙好辭,能以茜巧之語,狀清雋之景。像: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漂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橫河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狀風光至此,直似不吃人間煙火者。這乃是:「其秀在骨」,絕不會拂拭得去的。誰說六朝人只會造浮豔的文章呢?

  劉氏兄弟姊妹們,幾無不能文者。劉孝綽,彭城安上裡人,本名冉,小字阿士,繪子,為秘書監,所作箋啟甚工。

  劉潛字孝儀,以字行,孝綽第三弟,太清初,為明威將軍,豫章內史;在大同中,有《彈賈執傅湛文》,頗傳人口。又劉令嫻為孝綽第三妹,適僕射徐勉子晉安太守悱;今傳《祭夫文》;「雹碎春紅,霜雕夏綠。躬奉正衾,親觀啟足。一見無期,百身何贖。嗚呼哀哉!生死雖殊,情親猶一!敢遵先好,手調薑橘。素俎空幹,奠觴徒溢!」甚為惻惻動人。

  劉峻字孝標,初名法武,平原人。梁時為荊州戶曹參軍,以疾去職,居東陽之紫岩山。普通二年卒(公元462~521年),門人諡曰玄靖先生。有《世說注》十卷最為有名。《世說注》隨事見人,隨人隸事,所引之古書,今已亡逸者至多,故極為世人所重。孝標所作散文,並皆雋妙。《辯命論》才情濆溢,一切歸之天命,似為有激而言。《廣絕交論》則明為任昉諸孤而作,更多悲切之音。其他書啟,亦甚動人。像《送橘啟》:

  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皮薄而味珍,脈不黏膚,食不留滓。甘逾萍實,冷亞冰壺。可以熏神,可以芼鮮,可以漬蜜。氈鄉之果,寧有此耶?

  我們讀此,似也覺得「香霧噀人」。

  王僧孺,東海郯人,王肅八世孫。仕齊為唐令。梁時,嘗因事入獄。後為南康王諮議參軍,入直西省。普通三年卒(公元465~522年)。僧孺才辯犀利,而名位不達,故所作每多憤激之語。當他免官,久之不調,友人盧江何炯,猶為王府記室,乃致書於炯道:「寒蟲夕叫,合輕重而同悲;秋葉晚傷,離黃紫而俱墜。蜘蛛絡幕,熠耀爭飛。故無車轍馬聲,何聞鳴雞吠犬。俯眉事妻子,舉手謝賓遊。方與飛走為鄰,永用蓬蒿自沒。」辭意雖甚酸楚,而亦不無幾分的懇望在著,故結之以:「唯吳馮之遇夏馥,範彧之值孔嵩,湣其留賃,憐此行乞耳」云云。有文集。

  丘遲字希范,吳興烏程人,梁時嘗為永嘉太守,遷司徒從事中郎。天監七年卒(公元464~508年)。他的《與陳伯之書》,勸伯之來歸江南者,最為傳誦人口。「霜露所均,不育異類。姬漢舊邦,無取雜種。此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六朝人所偽託的《李陵答蘇武書》,或正足為這封名劄作一個答案罷。

  王筠字元禮,一字德柔,小字養楫子。梁簡文帝時為太子詹事。庾肩吾字子慎,新野人,簡文時為度支尚書。二人並有箋啟碑銘,為世所傳。肩吾又著《書品》,極論書法,頗有意緒。

  又後樑有王琳者(《酉陽雜俎》作韋琳),明帝時為中書舍人,嘗作《魚表》(《酉陽雜俎》作《鯉表》),頗富滑稽之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