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六章 秦與漢初文學(2)


  二

  漢初文學,仍承秦弊,沒有什麼生氣。儒生們但知定朝儀,取媚於人主,對於文藝復興的工作,一點也不曾著手。秦代所有的挾書律,也至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方才廢止。文、景繼之,始稍有活氣。這時,分封同姓諸王於各國,於是諸辯士又乘時而起,各逞其驚世的雄談,為自己的利益而奔走著。頗有複現戰國時代的可驚羨的政談與橫議的趨勢。但同姓諸王國既因七國之被削而第二度破滅,這種風氣便也一時煙消雲滅。一般的才智之士,或者「投筆從戎」,有開闢異域之雄心;或馳騁於文壇,以辭賦博得盛名;或者拘拘于一先生之言,抱遺經而終老。這個情形在漢武帝時代,達到了她的極峰。

  劉邦不喜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漢書·酈食其傳》)跟從於他身邊的儒生辯士,如酈食其、婁敬、陸賈、叔孫通等,皆是食客而已,不能與蕭何、張良等爭席而坐。除陸賈外,他們皆不著書。

  陸賈,楚人,有口辯。從劉邦定天下,居左右,常使諸侯。以說趙佗功,拜為太中大夫。賈時前說詩書。劉邦乃命他道:「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賈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邦未嘗不稱善。稱其書曰《新語》。《新語》雖今尚存在,但是後人所依託,非賈的原書。他又能辭賦。《漢書·藝文志》有「陸賈賦三篇」,但其文已佚。文帝時有賈誼,亦善於辭賦,而其散文也頗可觀。

  賈誼,洛陽人。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為河南吳公所知。吳公為廷尉,言誼年少,頗通諸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是時,誼年二十餘。文帝以其能,悅之,超遷歲中至太中大夫。當時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但為讒臣所間,竟不得大用,而出他為長沙王太傅。後歲余,文帝複召人,拜他為梁懷王太傅。這時,匈奴強侵邊,諸侯僭擬,地過古制。誼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後樑王墜馬死。誼自傷為傅無狀,常哭泣。歲餘亦死,年三十三。他的散文議論暢達而辭勢雄勁,審度天下政治形勢也極洞徹明瞭,但已不復有戰國時代狂飆烈火似的偉觀壯彩了。本傳稱其著述凡五十八篇。然今所傳有《新書》五十八篇,卻非其舊,多取《漢書》誼本傳所載之文割裂章段,顛倒次序而加以標題。景帝之時,智謀之士頗多,如晁錯,如鄒陽,如枚乘,其說辭皆暢達美麗而明於時勢,有類于戰國諸說士。

  枚乘字叔,淮陰人,曾兩上書諫吳王,當時稱其有先知之明。

  晁錯潁川人,為景帝內史,號曰「智囊」,即首謀削諸侯封地者。吳楚反,以誅錯為名。錯遂被殺。錯洞明天下大勢,言必有中。在文帝時,初上書言兵事,論防禦匈奴,複言守備邊塞,勸農力本。此皆尚時之急務。又有鄒陽,齊人,初事吳王濞,後從孝王遊。賈山,潁川人。嘗給事潁陰侯為騎。孝文時,嘗言治亂之道,借秦為喻,名曰《至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