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俗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六章 變文 五(1)


  「變文」的分類很簡單。大別之,可分為:

  (一)關於佛經的故事的;
  (二)非佛經的故事的。

  講唱佛經的故事的變文,又可分為:

  (一)嚴格的「說」經的;
  (二)離開經文而自由敘狀的。

  第一類的變文,上文已經舉出過,是《維摩詰經變文》及《阿彌陀經變文》等。

  《維摩詰經變文》為今所知的「變文」裡的最宏偉的著作。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的《維摩詰經變文》第二十卷,才講到要持世上人去問疾的事。但《持世菩薩問疾》卷,今所見的已是第二卷了,還只唱到持世見到魔王波旬所送的天女,狼狽不堪,而「天女當時不肯去,阿誰與解救」呢?恐怕其後還有兩三卷。而《文殊問疾》,今所見到的,也只有第一卷,才講唱到文殊允去問疾,到維摩詰居士去的事。而底下恐還不止兩三卷。這樣,則這部偉大的變文,恐怕總有三十卷以上的篇幅了。這可算是唐代最偉大的一部名著了,也可以是往古未有的一部偉大弘麗的敘事詩了。可惜今日所能見到,只有:

  (一)《維摩詰經變文》第二十卷(巴黎國家圖書館藏)
  (二)《維摩詰經變文持世菩薩》第二卷(《敦煌零拾》本)
  (三)《維摩詰經變文文殊問疾》第一卷(北平圖書館藏)

  這三卷而已。其實我們所知,今存的實不止此數,在巴黎國家圖書館裡的,至少尚有下列的幾卷:

  (一)《維摩唱文殘卷》
  (二)《維摩唱文殘卷》
  (三)《維摩唱文殘卷》
  (四)《維摩唱文殘卷》
  (五)《維摩唱文殘卷》

  伯希和將以上五卷合編為一號(P.2873),但目錄上既分列為五項,當是五卷,必非一卷也。又胡適之先生從巴黎國家圖書館所抄來的一卷,是首尾完全的(P.2293),其目錄卻又另列一處,可見其中也許尚不止有此六卷。

  倫敦博物院所藏《維摩詰經變文》也有五卷:

  (一)《維摩變文殘卷》
  (二)《維摩變文殘卷》
  (三)《維摩變文殘卷》
  (四)《維摩變文殘卷》
  (五)《維摩變文殘卷》

  以上五卷也合編為一號(S.4571)。但既分為五卷,恐也必非「一卷」了。此外,又有

  (六)《維摩唱文綱領》(S.3113)
  (七)《維摩押座文》(S.1441)

  等有關係的文字二卷。今日所有的這部「變文」大約總在十五卷以上的。(其中當然有一部分是殘闕不全的。)很可惜的是,我們讀到的只是其中五之一。但就這五之一讀到的而論,我們已為其宏偉的體制,描狀的活躍,辭采的駿麗,想像的豐富所震撼了。印度經典素以描狀繁瑣著稱,但我們的作者卻從《維摩詰經》上更引申、更廓大、更加渲染而成為這部《維摩詰經變文》,較原文增大了至少三十倍以上。這不能不說是自印度文學輸入以來的一個最大的奇跡了。

  《維摩詰經》本來是一部最富於文學趣味的著作。很早的時候(在三國的時候),吳支謙,一位最早的佛典翻譯家,便介紹了這部經典給我們。

  佛說《維摩詰經》二卷吳支謙譯(《大藏經》本)

  到了姚秦的時候,最大的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又重譯了一次。

  姚秦,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北朝十六國之一,國主姓姚,史稱姚秦,亦稱後秦。

  鳩摩羅什(344-413),後秦高僧。龜茲人。我國佛教史上四大譯經家之一。譯有《大品般若經》、《維摩詰經》、《成實論》等數百卷佛經。

  《維摩詰所說經三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藏經》本)

  後人為《維摩詰所說經》作注作疏者也不止三五家:

  《維摩詰所說經注》十卷姚秦僧肇注(弘教書院印《大藏經》本)
  《維摩經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讀藏經》本)
  《維摩經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大藏經》本)
  《維摩經義記》八卷隋慧遠撰(《續藏經》本)
  《維摩經義疏》六卷隋吉藏撰(《大藏經》本)
  《維摩經疏記》三卷唐湛然述(《續藏經》本)
  《維摩經評注》十四卷明楊起元評注(《續藏經》本)

  明末湖州閔刻的朱墨本文學名著裡也有《維摩詰經》三卷。這可見這部經典是如何的為各時代的學者和文人們所重視。《維摩詰經變文》的作者把握住了這樣的一部不朽的大著而作為他自己創作的根據,逞其才華,逞其想像力的奔馳,也便成就了一部不朽的大著。在文學的成就上看來,我們本土的創作,受佛經的影響的許多創作,恐將以這部「變文」為最偉大的了。

  我們想像到:當時開講這部《維摩詰經變文》的時候,聽眾們的情形,是如何的熱烈讚歎。這「變文」,講述的時間,恐怕是延長到一年半載的。《維摩詰經變文》第二十卷,未有題記云:

  廣正十年八月九日在西川靜真禪院寫此第二十卷文書,恰遇抵黑書了,不知如何得到鄉地去。

  年至四十八歲于州中應明寺開講極是溫熱。

  廣正十年是後漢劉知遠的天福十二年(公曆紀元947年),離現在已有一千年了。所謂「開講」時的「極是溫熱」的空氣,我們到今日還有些感覺到吧。

  但這位寫作《維摩詰經變文》的偉大作家是誰呢?這是無人能夠回答的。胡適之先生為方便計,即以「廣正十年八月九日在西川靜真禪院寫此第二十卷」的僧徒為這部「變文」的作者。這是一位四十八歲的能夠「開講」變文的僧人,心裡是充滿了鄉愁的,故有「不知如何得到鄉地去」的云云。但根據「八月九日」這一天,「寫此第二十卷文書,恰遇抵黑書了」的話,恐怕這位開講《維摩詰經變文》的僧徒,未見得便是這部偉大變文的作者。因為這「第二十卷」全部字數在一萬字左右,用一天的工夫,從早上到天黑便寫作完畢,是很難得使我們置信的事;特別的,像「變文」的這樣一種韻散合組的文體,絕難在一天之內便可完成近一萬字的一卷的。我猜想,這位僧徒,恐怕只是一位抄手,故能在一天之內抄寫完一卷。這也有一個很好的旁證:即這部抄本(當是這位僧徒的原來手跡吧),破體字和別字甚多。以《維摩詰經變文》的那位偉大作家,似乎絕不會這樣地草率寫就的。

  這位抄手的姓名,大約是靖通。在這「第二十卷」的開首,他有一個短箋:

  普賢院主比丘 靖通
  右靖通謹祗候
  起居陳
  賀
  院士大德謹狀
  正月 日普賢院主比丘靖通狀

  這短箋,寫於「正月」。恐怕是寫而未用的,故便將餘紙來抄寫這部《維摩詰經變文》第二十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