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俗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五章 唐代的民間歌賦 五(1)


  長篇的敘事歌曲,在敦煌文庫裡,我們也發現了《太子贊》、《董永行孝》(題擬)及《大漢三年季布罵陣詞文》三種。《太子贊》以五七言相間成篇,全是宗教的宣傳品。疑其也用梵音唱出。內容無可注意處。

  《董永行孝》的全本,藏於倫敦博物院(史坦因目錄S.2204),是首尾完全的一篇,內容卻也不怎樣高明。

  董永事,見劉向《孝子傳》(有《黃氏逸書考》輯本),後人曾列入「二十四孝」裡,故為廣傳的故事之一。句道興的《搜神記》(《敦煌零拾》本)亦引之。底下恐怕又少了幾句;應該敘述孫賓怎樣教導董仲去覓娘的。董仲依了他的指示,便藏到阿耨池邊的樹下。

  昔劉向《孝子圖》曰: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獨養老父。家貧困苦。至於農月與轆車推父子田頭樹蔭下,與人客作,供養不闕。其父亡歿,無物葬送。遂從主人家典田,貸錢十萬文,語主人曰:「後無錢還主人時,求與歿身主人為奴,一世常力。」葬父已了,欲向主人家去。在路逢一女,願與永為妻。永曰:「孤窮如此,身複與他人為奴,恐屈娘子。」女曰:「不嫌君貧,心相願矣,不為恥也。」永遂共到主人家。主人曰:「本期一人,今二人來何也?」主人問曰:「女有何技能?」女曰:「我解織。」主人曰:「與我織絹三百匹,放汝夫妻歸家。」女織經一旬,得絹三百匹。主人驚怪。遂放夫妻歸還。行至本相見之處,女辭永曰:「我是天女。見君行孝,天遣我借君償債。今既償了,不得久住。」語訖,遂飛上天;前漢人也。

  這故事本來是「鵝女郎型」的故事之一,和《羅漢格林》(Lolgen-gren)故事,也是同一型的。不過《羅漢格林》是男的天使幫助了一個女郎,而董永的事,則是天女幫助了一個孝子而已。到了《董永行孝》,則其故事又變了,加入了一個董永的兒子董仲。董仲覓母事,尤近于「鵝女郎」的故事。首一節說董永喪了父母,將身賣與長者為奴。葬事已了,他要去做奴,半途卻遇了一位天女,要嫁與他為妻。

  人生在世審思量,暫□吵鬧有何方。

  大眾志心須淨聽,先須孝順阿耶娘。

  好事惡事皆抄錄,善惡童子每抄將。

  孝感先賢說董永,年登十五二親亡。

  自歎福薄無兄弟,眼中流淚數千行。

  為緣多生無姊妹,亦無知識及親房。

  家裡貧窮無錢物,所買當身殯耶娘。

  便有牙人來勾引,所發善願便商量。

  長者還錢八十貫,董永只要百千強。

  領得錢物將歸舍,揀擇好日殯耶娘。

  父母骨肉在堂內,又領攀發出於堂。

  見此骨肉齊哽咽,號咷大哭是尋常。

  六親今日來相送,隨東直至墓邊傍。

  一切掩埋總以畢,董永哭泣阿耶娘。

  直至三日後墓了,拜罷父母幾田常。

  父母見兒拜辭次。願兒身健早歸鄉。

  又辭東鄰及西舍,便進前呈數裡強。

  路逢女人來安問:「此個郎君住何方?

  何姓?何名?衣實說,從頭表白說一場。」

  「娘子記言再三問,一一具說莫分張。

  家緣本住眠山下,知姓稱名董永郎。

  忽然慈母身得患,不經數日早身亡。

  慈耶得患先身故,後乃便至阿娘亡。

  殯葬之日無錢物,所賣當身殯耶娘。」

  「世上莊田仍不賣,驚身卻入賤人行?

  所有莊田不將貨,棄貨今辰事阿郎。」

  「娘子有詢是好事,董永為報阿耶娘。」

  「郎君如今行孝儀,見君行孝感天堂。

  數內一人歸下界,暫到濁惡至他鄉。

  帝釋宮中親處分,便遣汝等共田常。

  不棄人微同千載,便與相逐事阿郎。」

  這中間恐怕是闕失了一段,沒有說明董永答應娶她為妻,和她同到主人家的事,而底下緊接著便敘說董永到了主人家裡,拜見著他:

  董永向前便跪拜:「少喪父母大恓惶。」

  「所賣一身商量了,是何女人立于傍?」

  董永對言衣實說:「女人住在陰山鄉。」

  「女人身上解何藝?」「明機妙解織文章。」

  便與將絲分付了,都來只要兩間房。

  阿郎把數都計算,計算錢物千匹強。

  經絲一切總尉了,明機妙解織文章。

  從前且織一束綿,梭齊動地樂花香。

  日日都來總不織,夜夜調機告吉祥。

  錦上含儀對對有,兩兩鴛鴦對鳳凰。

  織得錦成便截下,采將下來便入箱。

  阿郎見此箱中物,念此女人織文章。

  女人不見凡間有,生長多應住天堂。

  但織綾羅數已畢,卻放二人歸本鄉。

  二人辭了須好去,不用將心怨阿郎。

  二人辭了便進路,更行十裡到永莊。

  卻到來時相逢處,「辭君卻至本天堂」。

  娘子便即乘雲去,臨別分付小兒郎。

  但言好看小孩子!董永相別淚千行。

  董仲長年到七歲,街頭由喜道邊傍。

  小兒行留被毀罵,盡道董仲沒阿娘。

  遂走家中報慈父,「汝等因何沒阿娘?」

  「當時賣身葬父母,感得天女共田常。」

  如今便即思憶母,眼中流淚數千行。

  董永放兒覓父(?),往行直至孫賓傍。

  夫子將身來誓掛,「此人多應覓阿娘。」

  阿耨池邊澡浴來,先於樹下隱潛藏。

  三個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邊傍。

  脫卻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

  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時縱見小兒郎。

  「我兒幽小爭知處?孫賓必有好陰陽!」

  阿娘擬收孩兒養,「我兒不儀住此方。」

  這裡也似闕失了幾句。底下應該敘述天女抱了董仲到天上去,但又放了他下凡,給他一個金瓶。

  將取金瓶歸下界,撚取金瓶孫賓傍。

  天火忽然前頭現,先生央卻走忙忙。

  將為當時惣總燒卻,檢尋卻得六十張。

  此因不知天上事,總為董口覓阿娘。

  這結束,非常的有趣,人間的不知天上事,原是為了董仲覓母,而把孫賓的天書燒掉之故。

  句道興的《搜神記》,有一篇較長的田昆侖娶得天女的故事,寫:田昆侖見三個天女在池中洗浴,抱得了一個天女的衣服。她不得乘空而去,只得嫁了他。但後來得到了衣服,便又飛去。這和董仲事頗相類。

  句道興(生卒不詳),唐人,撰有《搜神記》,具有與傳統志怪小說很不相同的敘事風格。

  最好的一篇敘事歌曲,乃是《季布罵陣詞文》,這篇宏偉的詩篇,著者用了四種不同的本子,互相校勘,勉強整理出一本比較可讀的東西來。那不同的四本,都是零落的殘文,經了整理之後,卻可連接成為一篇了;但可惜仍有殘缺,不能完全恢復舊觀。

  季布事,見《史記》卷一百(《季布欒布列傳》):

  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于楚。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陽周氏。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願先自剄。」季布許之。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並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女與同食。」朱家乃乘軺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滕公待間,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

  這裡沒有敘及季布罵陣事,只是說他「數窘漢王」,《漢書》布傳(卷三十七)也是這樣說。但《罵陣詞文》卻把季布罵陣事很誇張地描寫著,而于後半季布被赦的經過,寫得也很生動。

  此歌首部已缺,但缺失的恐怕並不很多。今存的最先的一部分,乃是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的一卷(P.2747)。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