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小言論·第三集 | 上頁 下頁
追悼殉難四童軍


  當暴日蹂躪淞滬,忠勇的十九路軍及一小部分的第五軍血戰抵抗的時候,有中國童子軍第五十團團員羅雲祥,鮑正武,毛征祥,應文達四君,因眼看著無數同胞被暴敵無辜殘殺,乃根據童子軍第二條——隨時隨地,扶助他人,服務公眾——的訓詞,隨著戰地服務團奔往戰地輔助紅十字會,救了不少受難的同胞的生命,乃竟遭暴敵擄掠慘殺,以身殉難。上海童子軍理事會特於本月十一日在市商會舉行追悼典禮,並舉行殉難四團員紀念碑揭幕典禮。四君年齡最幼者十六歲,最長者不過二十一歲,都是英俊有為的青年,為我們這個正在掙扎奮鬥的民族效力之日正長,遽遭非命,曷勝悼惜!但捨身救同胞于危難,為民族抵抗帝國主義的殘暴而犧牲,這是有意義的死!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死!

  舉行四位烈士追悼的《大會宣言》裡面有「撫念忠烈,益慚後死」之語,我們反復誦讀這八個字,尤不勝其感慨系之。但記者于追悼四君之餘,還有一點要和全國有志青年提出,加以鄭重的解釋者,即我們所以「扶念忠烈,益慚後死」者,其注意要點絕不在「死」字,而在乎他們四位所以死的意義。每見愛國青年,動輒想到死路,報紙傳述,屢見不鮮,即在記者執筆作此文的前一日,即有一位十六歲青年學生嚴世英服毒自殺於旅舍,遺書有「東北失陷,國事蜩螗,憤慨異常,生不如死」等語,這就只想到一個「死」字,以為只要一「死」,便足以風世,而不知道無意義的死,和死一隻貓一隻狗沒有什麼兩樣!或者有人說他為憂國而死,何謂「無意義」?其實所謂「有意義」,不僅指動機,尤重行為,像四君的死,所以有意義,不是他們躲在房間裡自裁所造成的,乃在捨身救濟危難中的同胞和抵抗帝國主義的殘暴的行為上表現出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