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小言論·第二集 | 上頁 下頁
滕烈士之身後淒涼


  漢奸之所以令人痛心疾首,與眾共棄,其罪惡在賣群自私;在相反方面,有不顧一身而為群眾效死者,其可欽敬亦超越尋常,群眾之所以報之者應何如,乃愈值得我們的鄭重注意。

  吳淞炮臺滕參謀長以身殉國,遺有老母寡妻孤兒,身後淒涼,令人酸鼻。據滕夫人楊佩瑤女士所泣告,謂滕烈士名久壽,號祺之,貴州江都縣人,年三十三歲,在吳淞要塞司令鄧振銓部下,任職三年,二月四日上午十時左右日艦轟擊吳淞炮臺,彈中左膀,隨身護兵請暫退避,烈士憤然叱道:「我輩軍人負有保國衛民之責,速還炮殺敵,退者立斬。」話猶未畢,不幸右腋又中敵彈,轟去右手,炸片洞穿胸腹,炮臺雖得保存,而烈士竟粉身以殉。家有老母八十一歲,寡妻三十歲,長孤十八個月,遺腹次子將屆兩月,一家孤寡,後顧茫茫。我國此次抗日之戰,躊躇赴援而保實力以自圖將來私人權利者,比比皆是,國民無絲毫力量治其罪而置於死刑,奮勇禦侮以身先士卒而一螟不視者,其身後慘狀,乃一至於此,倘社會再無同情之表示與實力之拯援,是何異於獎惡貶善,滅絕是非?記者以為滕烈士之慘狀,僅為此次以身殉國者之一例,我們應督促政府對於此次陣亡軍士均應有特優的撫恤辦法。以我國歲耗收入百分之八十以上以養二百余萬為私人爭權奪利的工具,今能以身赴國難者僅為少數的少數,應受特優撫恤,所謂「天公地道」,政府實責無旁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