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小言論·第二集 | 上頁 下頁
逃失錦州


  我們忍痛回憶去年十一月初旬日軍大舉侵黑,對於黑軍本有滅此朝食之概,他們以黑軍器械既窳敗,軍實未充足,比之遼寧勁旅(?),何啻天淵,故十一月四日以重兵壓迫江橋站,原期兵不血刃,即可嚇走黑軍,不料遇著忠勇無匹的馬將軍和他的將士,以孤懸塞外數旅之眾,與強敵對抗首尾逾兩星期之久,驕恣無比的日軍竟再三再四敗績潰逃,電傳寰宇,騰笑萬國。最後日傾全軍向我總攻,巨炮飛機,掩護猛撲,我方孤軍應敵,前亡後繼,浴血抵禦,肉搏兼夜,彈盡力竭,始於十九日揮淚退守克山。馬將軍振臂一呼,奮不顧身,而黑垣終至不守,在表面上似乎「戰亦無益」(見下述電文中語),但此役之奮鬥,一可表示中華民族非劣等民族,非無恥民族,亦即尚有生存於世界資格的民族;一可愈益暴露暴日暴行於全世界,愈益顯示日本強盜行為之無恥於全世界。此非記者的懸揣虛擬,試複按馬將軍正在血戰之際,各國對我們的輿論如何便可明瞭。至黑軍之最後退守,我們國民猶加深諒者,以經過拚死血戰彈盡力竭而始出此,與自顧狗命,聞敵先逃,以國土讓人者迥異。

  我們若以上述數義而想到最近東北當局於一月二日之逃失錦州,無異揖讓奉送國土,不得不深深地感覺無限的恥辱與慘痛。

  我們在去年十二月三十日的報上看見一條專電,說「觀察大勢,錦州現狀,殆難久支,日軍計劃,若因攻打結果而占錦州,則將藉追擊之名,侵犯熱河,一面打山海關……則錦州孤軍,戰亦無益」,就已知道這是東北當局準備玉成暴日「兵不血刃」的空氣作用。日人常有叫我們到帕米爾高原老家去的滑稽論調,大概我們非被「追擊」到那個高原上去的時候,無須「攻打」,讓暴敵一步一步進來,因為張學良自九一八以後始終守不抵抗主義,日人亦始終未停「追擊」,是我們所共見的鐵一般的事實!

  各西報大載特載日兵未到,華兵先遁,這種極慘痛的記載,在國民看來難過已極,在旨在保全私人平津地盤的張學良,雖口口聲聲說「生命亦所不惜」,盡能處之泰然,但我們為全民族的人格與前途計,是否仍任其逍遙平津,依然過他「邊防長官」的安樂生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