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 | 上頁 下頁
九 作風問題與本店的個性


  最近我們提出作風問題的檢討,已引起諸同仁的注意和研究。我在《加強認識我們服務的廣大對象》一文中,已開了端,在第五十號所發表的《關於作風問題》一文,比較具體地提出了三點:(一)所謂作風並不僅是技術上的應付問題,而是與我們真正的目標相配合的,而我們事業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促進大眾文化。(二)所謂作風的改善,並不是應付一時環境的消極作用,而是具有開展文化工作與效能的積極的作用。(三)技術上應付外界的問題僅是副產物,而且不是僅在表面上敷衍外人,卻是說我們原來就是這樣,不要以不謹慎的作風使外人誤會我們的本來面目而已。關於這三點,我在那篇文章裡都有相當的說明。

  我們在作風方面這樣提高警覺性,對於本店的個性有否妨礙呢?換句話說,會不會因為作風上有這樣的注意而消滅了本店原有的個性呢?這是愛護本店文化事業的朋友所願得到解答的一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在作風上不僅顧到少數的前進分子,同時要更充分地顧到落後的群眾要求,要更充分地顧到各階層的文化需要,這不但不致消滅本店的個性,而且是更能發揮光大本店的個性。

  這個答案不是憑空製造的,是根據本店原有的個性下斷語的。講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比較詳細地說明本店的個性。本店事業的發展,是建築在廣大的社會信任與同情上面的。這只要看本店在發展過程中所做的幾件比較轟動社會的事情就可以明白。本店是發源於,《生活》週刊,當時《生活》週刊每期發行十余萬份,讀者遍各階層,深入鄉村,遠達海外僑胞,乃至在本刊上經常刊登廣告的廠店達六七十家,都對本刊表示熱烈同情,成為本刊好友。這顯然是本店的廣大的社會信任與同情的最初基礎,也是形成本店個性的重要成份。因為有了這樣廣大的基礎,所以後來有幾次廣大的號召,都能有聲有色,發生相當大的影響。舉例來說,一次是馬占山將軍在嫩江發動驚天動地的抗日戰爭,本店在上海響應募款慰勞,在一二星期內達現款十余萬元,捐款由數萬元一人到幾銅板一人,由銀行大亨到挑菜老太婆,我們店門口的人山人海,熱鬧情形,使我們全體同事感到空前的興奮。每晚十幾架算盤滴滴答答,算個不了,算到深夜,趕著名單與結數奔往報館發次日的廣告,——大幅的廣告——而這大幅的廣告卻不費我們的一文錢!是幾個素來對我們事業同情而富有經濟力的廠家所捐送的。同時上海市商會也發動為馬將軍捐款,但是捐的人及銀數不及我們多,登的廣告不及我們的大,他們登了兩天,覺得幹不過,索性不登了!這顯然又是本店的廣大的社會信任與同情的表現。後來我們為著要籌辦《生活日報》而召股款,為支持十九路軍淞滬抗戰而參加後方工作,都隨處有相類的情形,都可以看到本店的廣大的社會信任與同情。我們因為有著這樣廣大的基礎,所以在全面抗戰爆發以前,對於全國團結一致對外的提倡,盡了我們相當偉大的貢獻。我們固然不能自滿於已往的成就,但這種歷史的事實卻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誠然,我們是前進的書店,但是在上海和我們同時或先後成立的前進的書店不止一家。何以我們的書店會比較有更廣大的發展?這固然有賴於全體同仁的努力,但也在乎我們從開始及過程中就有著廣大的社會信任與同情,這是我們的最可寶貴的傳統的個性。所以我說,我們在作風上不僅顧到少數的前進分子,同時要更充分地顧到落後的群眾要求,要更充分地顧到各階層的文化需要。這不但不致消滅本店的個性,而且是更能發揮光大本店的個性。

  我當然不是說我們在今日還能機械地照抄《生活》週刊時代或已往過程中的一切辦法。時代變遷了,文化食糧的內容當然也要變化,但是我們應注意,就是在今日,廣大範圍的文化運動還是迫切需要的,我們既有著傳統的廣大基礎,根據「各盡所能」的責任,我們這個書店在這方面應該有著義不容辭的任務;這正是要運用我們的個性,對於民族復興的廣大基礎,努力竭盡我們的一份力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