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社會科學與實際社會 | 上頁 下頁
第四章 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階段(1)


  就通常習用的意義說,帝國主義是開拓的政策,是征服落後的國家來構成帝國的政策。有些人以為這種政策不過是出於一種抽象的願望,要看見國旗在更多的土地上飄揚著;有人看出這種政策並不只是出於這種抽象的願望,認為還有某種經濟的理由。例如有的時候有人說,這種政策所以發生的理由是要尋覓市場,或是要爭取原料和糧食,或是要爭取本國過擠的人民可藉以得到出路的土地。

  上面所說的這些經濟的理由,倘若不和更深刻的分析合併起來看,沒有一個能充分使人信服的。外國盡可以成為很好的市場(譯者按:這裡外國是指獨立的外國;如僅僅為著市場,不一定要用帝國主義的開拓政策,侵略其他的國家,下面所提及的外國,也含有此意);英國雖然有了廣大土地的帝國,仍有大部分的貿易是和外國來往的。原料和糧食的供給,也常能從外國或外國的屬地得到;其實外國經常有著賣不出的剩餘,很迫切地要尋得購買的顧客。講到移民所需要的土地,殖民地的廣大面積並不適宜於任何歐洲人的移植;即使有適宜的土地,移植到那裡的人民所能得到的生活,也不見得就優於在某些外國所能得到的生活。這樣看來,法西斯主義者為著開拓政策的辯護,有時被和平主義者及其他的人不加思索地隨聲附和著,在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根據。

  第一個用卡爾理論對於近代的帝國主義加以分析,要推伊利奇。他指出,帝國主義的特點中有一個是資本的輸出,這和尋常商品的輸出有別;他並說明,這是由於資本主義本身發生了某些變化所造成的結果。因此,他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一個特別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大規模的獨佔已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發展起來了。

  在工業的資本主義較早的時期,工廠、礦、和其他企業,都是很小規模的。一般地說來,這些都是為家族群或小群的合夥所有;當時要開辦一個工廠或開掘一個礦,所需要的比較小量的資本,在他們是能夠供給的。但是每一個新的技術的發展,都使更多的資本成為必要;同時在別一方面,工業產品的市場經常地擴大著,——犧牲手工業的生產,這種情形首先發生於英國,後來也發生於其他各國。於是工業的企業規模迅速地發展起來。由於鐵道、輪船、鐵,以及後來的鋼鐵的種種發明,於是工業也隨著更為發展,包括更大規模的企業。無論是什麼工業,規模愈宏大的企業,經營起來也愈經濟,容易賺得更多的利潤,更迅速地擴充起來。許多較小的企業不能競爭,只得關門,或是被更有力的敵方所併吞。

  這樣,有一個雙重的過程在經常地進行著:生產一天天更集中於較大的企業,而由少數最富的人對於生產的控制,其比例也在經常地增加著。

  卡爾對於在他自己的時候已發生的這個過程,已經感覺到,已經叫人們要注意到技術集中之日漸增加(即生產集中於大的單位),其次要注意到資本的佔有或控制也集中於更少數人的手裡。他已看出,不可免的結果是獨佔代替競爭,而這件事要使內在於資本主義中的一切困難都是更尖銳化。

  本世紀開始的時候,在許多工業部門裡所已達到的強度的獨佔,已有經濟作家注意到(尤其是英國的霍布遜J. A.Hobson)。在上次世界大戰的期間,伊利奇(在他所著的《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裡)曾把已經知道的關於獨佔的種種事實,彙集起來研究;他不但注意到獨佔之單純經濟的特點,並且注意到獨佔之政治的和社會的特點。根據自從卡爾逝世以後所發展的新的形勢,伊利奇發揚光大了卡爾所達到的結論。伊利奇認為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階段約在一九〇〇年就在發展中;他指出在這個階段有五個經濟的特點值得我們注意:

  (1)生產和資本的集中所發展到的程度,已構成獨佔,在經濟的生活上發生重要的作用。

  這已在每一個高度的資本主義國家裡發生,尤其是在德國和美國。這個過程,自然是在繼續增高的速率中向前進行著。在英國,自從上次世界大戰以後,獨佔已有了很大的擴充。例如倫敦轉運局和帝國化學工業公司一類的公司,每個公司都有近於或超過一萬萬鎊的資本,便是顯著的例子。(卡爾並不把倫敦轉運局或任何相類的所謂公共機關認為是社會主義的,因為它仍是私人資本家所有。這也只是獨佔事業,有著巴立門的後盾罷了。)在每一個工業部門裡,全部貿易的最大部分,都是由少數的大公司把持著,它們由於彼此訂立合同,決定售價,各應參加的部分等等,而彼此發生聯繫,在實際上是實行聯合的獨佔。

  (2)銀行資本融合於工業資本,構成「金融資本」寡頭,在實際上統治著每一個國家。

  這一點有略加說明的必要。在較早的時候,工業資本家是和銀行家有區別的;銀行家對於工業的經營沒有直接的利益,雖則他們自然可以借款給工業資本家,在利息的形式之下分享一部分的利潤。但是後來由於工業的發達和「股份公司」的廣大的設立,據有著銀行的人也開始在經營工業的公司中加入股份,同時更富的工業家也在銀行裡加入股份。這樣一來,最富的資本家,無論他們開始的時候是銀行家或是工業家,都變成「銀行家·工業家」了(按即二者合併為一,有人把他叫做「金融資本家」)。這樣把資本主義的機能合併於一群之後,便很大地增加他們的勢力(在英國還有一個特殊的情形,即大地主也融合到這一群裡去)。由於這樣與工業的廠家發生聯繫的銀行,和這樣的廠家合作,不但可以借款給它,而且借款給別個公司的時候,也要附有條件,要這些借款公司都要向它有關係的廠家訂貨,以及其他等等。這樣,「金融資本」群能夠很迅速地增加它的財富,增加它對於一個又一個的工業部門的獨佔的控制;政府當局對於它的意見不得不特別尊重,那是不消說的了。

  關於銀行和工業的融合,最好的例證是銀行的董事同時兼任其他廠家的董事,其數量一天天增加起來。自然,這並不是說銀行就佔有了其他廠家;這裡所要指出的要點是:在銀行界有勢力的人物,同時也是在工商界有勢力的人物,——就英國說,他們構成最富的一群,這群的資本滲透了全部分的英國資本主義。在一八七〇年,英國各銀行(後來成為「五大」)及英國銀行(Bank of England)的董事,同時兼任了一五七其他廠家的董事職位;在一九一三年,他們同時兼任了三二九其他廠家的董事職位;在一九三九年,他們同時兼任了一一五〇其他廠家的董事職位。這些數字所包含的全部的力量更要擴大,倘若我們要想到一九三九年的上述數字中包括有倫敦轉運局和帝國化學工業公司一類的公司,這類公司本身就已併吞了很多較小的企業。

  (3)資本的輸出,有別於商品的輸出,其重要性較前逐漸增加起來了。

  在資本主義的較早時期,英國把紡織品和其他製造品輸出到其他國家裡面去,以所得的收入購買當地的土產帶回來;這樣,在實際上是把英國的製造品去交換英國所需要的原料和糧食。但是在上世紀的下半葉,尤其是在上世紀的末了,金融資本家逐漸更為注意於資本的輸出,其目的不僅在貿易上的交換,卻在年年從這個輸出的資本上取得利息。這種資本的輸出,是借給外國的國家或外國的公司,或借給英國的屬地,作為鐵道、船塢、或礦的資金。不過這種資金的輸出,通常都附有如下的條件,即借款的方面所需要的材料等等須向銀行有關係的英國工業廠家訂購。這樣一來,金融資本好像有著兩翼,共同合作,彼此都從這裡面得到很厚的利潤,同時排斥其他的競爭者參加這種生意。

  (4)各國資本家建立國際獨佔的聯合,分割世界,實行壟斷。

  這種國際獨佔的聯合,發生於鋼鐵、油、以及許多其他的工業;由各國的獨佔群彼此商定,在全部分的外國貿易中,各人應分享怎樣的部分;往往彼此分配著特殊的市場,彼此同意於確定的價格。可是這種同意是有著它的限制的,以後我們還要另有解釋。

  (5)列強對於世界土地的分割,在實際上已經完畢了。(在一八七六年,非洲之被並於歐洲列強,其百分比僅十一,到一九〇〇年已到九十了。)

  這件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此以後,對於多少不能自衛的國家之容易的併吞,不能再繼續進行了。最富的各國裡的金融資本群,除非犧牲對方的利益,不能再開拓他們所控制的土地了,——這就是說,除非用大規模的戰爭來重分世界,使戰勝國得到便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