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寄語·三集 | 上頁 下頁
七九 夜間療養院


  七月廿五日看了兩個機關:一個是教育實驗所(Pedagogical Laboratory),一個是夜間療養院(Evening Sanatorium)。前者雖附屬有實驗學校七所,因在暑假期內,都沒有去看,僅在實驗所內看了不少教材的分析研究及編制方法,並和該所主任談了許久關於教育實驗的情形。該所實驗範圍為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要點在:(一)革命後學童人數劇增,一時難得許多師資,有此實驗所,將實驗結果認為優良者,即實行於一般的學校,此為在質的方面增進師資之一法;(二)注重教材及教授法,在學童方面須能喚起親切濃厚的興趣;(三)注重啟發學童的科學的創造力。關於蘇聯的教育,記者由南俄回到莫斯科時,曾作較詳的參觀,將來還要作較詳的評述,在這裡便只這樣簡單地說一些。在本文裡偏重在敘述夜間療養院的情形。

  在蘇聯,教育和醫藥都已做到免費的地步(醫藥,還有少數地方只工農免費,其餘酌收費用,但極低;關於教育,不但免費,實業學校、大學、及大學研究院的學生按月還有津貼,詳情以後要談到),這可以說是在其他各國的學生和一般勞動者所夢想不到的!關於醫藥方面的設備,他們不但注意於療治,尤其注意於預防。預防的注重,是蘇聯在保護人民健康方面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像記者在這天晚上所參觀的這個夜間療養院,也屬￿這種預防設備的一個小例子。

  所謂夜間療養院,也是蘇聯在醫藥設備上一個重要的特色。這種夜間療養院是專備那些僅在初期的病者,或僅有疾病的嫌疑者,並未達到必須停止工作而用全部時間於醫院裡的程度,但在身體上卻感到有些不舒服。倘若在初期的時候不注意,也許由小病而大病,而成難於治癒的大病。夜間療養院就是用來補這個缺憾的,因為這樣的病人可于日裡的工作完畢之後,到夜間療養院去,換去自己的衣服,穿上醫院特備的舒適的外衣,洗個醫院特為佈置的澡,吃著醫院特為規定的適宜的膳食,經過相當的休息或遊戲,安睡在他所適宜的合于衛生的環境裡面(或須睡在露天的空氣中,或須睡在開著窗的房間裡,依情形而定),有看護照料,有醫生診視,並給與他所需要的藥品。到了第二天早晨,他們仍然可以照常去工作。在這種情形之下,工作並不致於妨礙他的健康;而這樣的工人反可不必擱置他的工作而同時卻能增進他的健康。

  我們這天去看的這個夜間療養院是在莫斯科的巴夢拉斯基區(莫斯科共分為十區),該區人口十五萬人,其中六萬人為工人,工人和工人的子女入該院當然有優先權。我們到時已在晚間八點鐘,進院後都須輕步低聲,不得擾及療養者的安寧。療養的工人于下午六點鐘到,兒童五點鐘來;第二晨工人仍往做工,兒童亦照常赴校上學。我們最先看到的是有四五十兒童,年齡大概自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在一個大房間裡唱歌遊戲,有一個大鋼琴,列做單人隊的那些只穿著短褲的男女孩子(時天氣仍熱)隨著琴聲步行,在步行時依歌調伸縮手臂作種種輕微的運動。

  他們在這集團中且走且唱且笑,其樂融融,活潑輕盈可愛,看上去好像是正在開著一個小小的歌舞會。該院有一花園,我們進去時見園中燈光輝煌,有七八十女工們正穿著紅色的「便袍」(這是我杜撰的名詞,英文叫dressing gown,用厚絨或厚呢做的大袖寬袍,腰際有帶縛著,專備夜裡脫去外衣後或晨起未穿上外衣之前穿的),在樹下坐著休息,有的作低聲的談話,在樹林裡有許多吊椅(粗繩網做成的,可坐也可躺),有網球場,有無線電播音(此時正播送著柔和悠揚的音樂,充滿著該園)。該院系專備有肺病嫌疑的療養者,故臥室空氣特別重要,在花園的一角造有大臥室,四面都是大玻璃窗,好像花棚,或玻璃室,各窗要開多少,以及其他種種的佈置,均由醫生主持斟酌。該院三個月備男的療養,三個月備女的療養,輪流交換(莫斯科尚有其他夜間療養院)。這夜所見的女工,看上去都很健適,毫無病容,我們這群參觀者裡面有幾位女同志還去和她們瞎談幾句,她們都欣然回答,笑容可掬。我們將出來的時候,看見這一群女療養者正在膳堂內吃點心,喝茶;那群男女小孩,則各人已穿上軟厚的小「便袍」,列成單人隊,正由看護婦領導著往花園內去休息去。

  該院在日間的上午十點至下午五點以前,還利用空的地位,收容五歲至七歲的兒童入院療養。

  我看了這個夜間療養院後,覺得就療養院的設備而言,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可以驚人之處,重要的意義是在:(一)勞動者和他們的子女都有免費療養的機會;(二)預防的效用;(三)在不妨礙工作之中獲得健康的增進。

  第一點尤其重要!我們只要想到占著資本主義老大哥地位的英國的倫敦,有失業的工人的妻子已生了肺炎,因沒有錢請醫生而延誤送命(見《萍蹤寄語初集》裡《如此救濟》一文),而在莫斯科的勞動者和他們的家屬在僅有疾病嫌疑的時候,就可免費入療養院療養,便可感覺到這點的重要了。

  我們看完將出大門時,有許多來自美國的男女朋友們都不自禁地驚歎著。驚歎什麼?我想在美國的療養院設備好的乃至更好得多的一定有,但是非錢莫入!勞工大眾當然更休想!同來的塞爾遜搖著頭在那兒出神,驀地對我歎道:「試想我們國家裡的勞動者所得的待遇怎樣!」

  蘇聯關於醫藥方面的設備,不再是由少數所謂慈善團體和私人所經營的了,已由國家負起責任為全國的民眾作統一的組織和積極的擴充!在一九一三年,全國的醫院鋪位(hospitalbed,即醫院裡病人睡的床鋪)僅有十七萬餘個(175,634);而在一九三二年,卻有了八十萬個了。這在一萬萬六千五百萬人口的蘇聯,當然還是不夠,所以在他們還仍在努力擴充中。

  關於蘇聯在醫藥方面設備的較詳的情形,以後敘述所看到的大規模的「治療院」時,還要談到。

  一九三五,一,七,晚。倫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